芯片热潮?至少在亚洲 - 彭博社
bloomberg
半导体行业在经历了漫长的科技衰退后终于复苏了吗?看看大型芯片公司的财务结果,很容易让人感到困惑。对于每一个英特尔公司,其第三季度收益增长超过50%,达到17亿美元,还有摩托罗拉公司。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这家总部位于芝加哥的电子巨头的芯片部门遭受了7600万美元的损失,销售额下降了4%。
然而,在亚洲,几乎没有人怀疑芯片复苏已经到来。问问上海半导体制造国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Richard Chang,这是一家为英飞凌、东芝和富士通等公司定制生产芯片的“代工厂”。在仅仅两年的运营后,SMIC的两座制造设施正在全力运转:“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的产能不足,”Chang说。因此,SMIC正在扩张,向其位于上海的工厂添加设备,并在北京建立一座新工厂。在10月20日公布的一项交易中,SMIC计划收购摩托罗拉在中国最大的芯片工厂,这是一座价值10亿美元的天津工厂。如果这笔交易获得中国的批准,摩托罗拉很可能会获得SMIC的股份以及一个保证的芯片来源,香港的消息人士表示。
这笔交易反映了芯片行业正在进行的更广泛的重组。尽管英特尔和德州仪器等顶级芯片制造商通过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最先进的工厂保持领先,但二线芯片制造商却在挣扎。绝望驱使他们投向亚洲蓬勃发展的代工厂。“这将是一个代工厂的世界,”C.D. Tam说,他在摩托罗拉工作了33年,直到2002年退休,成为香港科技园的首席执行官。
结构转变
对于最大的代工厂来说,业务正朝着2000年,他们有史以来最好的年份,迈进。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台积电预计今年的收入将达到59亿美元,盈利为13亿美元,来自美林证券的报告显示。第二大代工厂,台湾的联华电子,18个月前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如今,他们的工厂已满负荷运转。长期亏损的新加坡 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td. 也出现了回升。而马来西亚的代工厂 Silterra,自2000年开设唯一的晶圆厂以来一直挣扎,现在也没有多余的产能。“出现了快速的转变,” Silterra的执行董事 Ahmad Pardas Senin 说。
这里有一个周期性的因素在起作用:美国对各种小工具的需求回升——从DVD和平板电视到MP3播放器和手机——意味着对这些设备所需芯片的订单增加。但同时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对于越来越多的芯片制造商来说,建设一个当前一代的晶圆厂的成本——高达30亿美元——实在太高。因此,即使是过去几乎没有外包的老牌芯片制造商也开始采用“轻晶圆厂”策略,外包出相当大一部分的生产。“我们从上一次经济低迷中吸取了教训,”在新加坡运营英飞凌亚洲业务的 Loh Kin Wah 解释说。这家德国芯片制造商现在希望将外包量增加三倍,至少占其总生产的30%。
得益于一点自律,代工厂在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方面处于良好位置。在上一次经济回升中,过多的产能同时上线,导致价格崩溃。这一次——尽管市场逻辑迫使芯片制造商在低迷期间增加产能,以便在需求强劲回升时做好准备——亚洲厂商并没有过度建设。联华电子的首席执行官 Jackson Hu 表示,企业在1990年代末的繁荣时期吸取了教训,当时顶级代工厂在新的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厂上挥霍了数十亿美元。
在未来,如果中国继续加速生产能力的建设,世界上所有的约束都无法抑制芯片价格。中国的大多数大型代工厂仅成立了几年。因此,他们在上一个繁荣与萧条周期中没有受到影响。现在,他们表现出极少的谨慎。九月份,中芯国际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了6.3亿美元,并计划很快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如果中国真的孤注一掷,正如许多分析师所预期的那样,其他亚洲代工厂将面临两难局面。Semico Research Corp.的分析师乔安·伊托(Joanne Itow)写道,中国的快速扩张将“为2005年的过剩局面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复苏真的有基础,其他亚洲国家可能会后悔将业务拱手让给中国。
目前,台湾人正享受着获得长期以来应得利润的前景。台积电不想失去市场份额给中国,但其创始人张忠谋(与中芯国际的张汝京无关)也不想过于激进。“我们不会参与军备竞赛,”他说,并补充道,台积电2004年的资本支出预算不会与今年的12亿美元有太大变化。联电也采取了相同的立场。
大陆的策略
然而,台湾人正在将一些制造转移到大陆。台积电将把明年预算的一部分用于在上海建立的工厂,这是其在中国的第一座工厂。芯片行业内部人士表示,台湾资金正在支持在中国东部城市苏州建设的一座工厂。其他台湾企业也在计划在其他地方建设工厂。
坐在上海办公室的中芯国际张汝京对竞争对手的担忧不以为然。他预测,一些已宣布的项目将不会建成。张还认为,中国对芯片的内部需求将远远超过新的产能。中国目前生产的芯片不到其消费量的20%,因此大陆上更多的工厂不会扰乱全球平衡。
无论如何,从Richard Chang的角度来看,过剩是人们最不应该担心的事情。全球大部分芯片行业终于开始理解外包的好处。如果大公司需要两个晶圆厂,“他们会建一个并外包另一个,”他说。一旦他们选择了这条路,他相信,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来自上海的Bruce Einhorn,纽约的Adam A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