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特内特发起攻势 - 彭博社
bloomberg
作者:斯坦·克罗克
对于美国情报人员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冬天,中央情报局被指控严重夸大了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同时低估了利比亚和伊朗核武器项目的发展。2月5日,在他母校乔治城大学的演讲中,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内特试图解释发生了什么,以及正在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失误。这是一场充满激情且在某些时候颇具说服力的表演,但最大的教训考验尚未到来。
特内特详细阐述了情报界如何得出2002年10月关于伊拉克能力的评估。然而,这些评估没有提到的内容,才是特内特演讲中最有趣的部分,也是对布什总统最具指控性的部分。根据特内特的说法,中央情报局从未得出威胁迫在眉睫的结论,正如政府所暗示的那样。中央情报局得出的结论是,萨达姆·侯赛因可能要到2007年至2009年才能制造出核武器。
还有一个变数:如果萨达姆设法获得裂变材料,他可能在一年内制造出一枚炸弹,机构的间谍们得出结论,但他们没有证据证明这种获取。然而,布什团队的官员,特别是副总统切尼,仅使用了最坏的情况——宣称巴格达可能在一年内具备核能力——并忽视了模棱两可的说法。切尼在某种程度上是准确的,但由于没有透露其余的分析,这一说法具有误导性。
筛选沙子。
中央情报局局长坚称,情报界在评估伊拉克导弹发展计划时是正确的,包括那些在联合国制裁下被禁止的项目。特内特表示,估计可能夸大了萨达姆在核武器方面的进展,实际上至今尚未发现美国认为伊拉克拥有的化学和生物武器的证据——尽管迹象表明萨达姆仍然对发展此类武器非常感兴趣。
在对武器检查员大卫·凯的抨击中,凯得出结论认为,在美国入侵前,WMD库存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特内特表示,调查这些库存是否存在的工作距离85%完成还很远。伊拉克是一个大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将需要很长时间。
当天稍晚,凯坚持自己的立场,回应称在伊拉克沙子中搜索每一个角落的策略是愚蠢的。他说,一旦你搜索了明显的可疑地点,就应该寻找可能引导你找到库存的人、地区和文件。他表示,经过激烈的搜索后没有任何发现,这就是他得出库存不存在结论的原因。
外交突破。
然而,特内特是在努力重新获得对批评者的反击。他暗示,英国和美国的情报官员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荣誉,因为利比亚决定拆除其核武器发展计划。间谍卫星、分析工作和人类情报结合在一起,提醒华盛顿和伦敦何时开始了炸弹计划,何时暂停了多年,以及何时再次启动。
所以当利比亚向英国人和美国人提出拆除其计划时,很快就清楚这两个盟友掌握了如此多的信息,以至于含糊其辞是不可能的。这导致了严肃而低调的外交,持有解除一个叛逆政权武装的前景。
特内特还声称,中央情报局在伊朗异议人士去年公开这些信息之前就知道德黑兰的秘密核设施。这促使国际原子能机构介入,并与德黑兰达成了进行深入检查的协议。这也是一项情报工作,促使布什政府对北韩的高度浓缩铀计划进行对抗,最近关于巴基斯坦科学家阿卜杜勒·卡迪尔·汗所经营的核黑市的披露证实了这一点。
怀疑的棱镜。
让我们相信特内特的话。这位饱受压力的中央情报局局长确实对情报过程中的一些缺陷非常坦诚。萨达姆多年来对武器检查员和国际社会撒谎,发展了被禁止的武器,并使用了这些武器,显然使分析师对他的行为产生了阴暗的看法。
面对这样的谎言,间谍们排除了其他解释——例如,制裁削弱了萨达姆的武器计划,而他是在虚张声势以保持对权力的控制。特内特及其同事随后低估了表明武器在1990年代中期被销毁的证据。对这个政权的怀疑是可以理解的,但怀疑的棱镜最终污染了分析。
这里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讽刺。用于伊拉克的预防性攻击理论需要出色的情报来证明无端攻击的合理性,但伊拉克的情报远非如此。另一方面,美国在利比亚、伊朗和北朝鲜确实拥有良好的情报时,华盛顿却采取了外交途径,武器控制专家贾娜·诺兰称之为“更复杂”的方法。良好的数据导致外交是件好事,但糟糕的情报却成为冲突的基础,这令人感到相当沮丧(见BW在线,04年1月15日,“一个更安全的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力量”)。
奥萨马在瞄准镜下?
在他的讲话中,特内特还试图驳斥一种传统观念,即中央情报局几乎放弃了人类情报,转而依赖间谍卫星和高科技窃听设备。 我间谍-类型的情报,拥有在现场的特工和代理人,并不是媒体常常描绘的死信交易,中央情报局局长说,回顾了不仅针对流氓政权的成功,还针对利用传统方式在地面上收集情报的恐怖组织的成功。他声称在过去七年里一直在重建负责秘密行动的行动局。由于它在阴影中运作,很难评估它所有的成功。
然而,重建的有效性可能很快就会显现出来。1月29日,美国军方发言人布莱恩·希尔费提中校大胆预测,联军将在一年内抓住奥萨马·本·拉登。如果他是对的——而情报将在决定结果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内特不仅应该保住他的工作,还应该加薪。如果相反,本·拉登仍然逍遥法外,恐怖袭击继续困扰美国国内外,布什总统下令的情报调查将变得更加紧迫。
克罗克负责 商业周刊 的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来自华盛顿。每月在商业周刊在线上关注他的观点《国家事务》两次
编辑:道格拉斯·哈布雷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