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选择,明天重述? - 彭博社
bloomberg
关于1990年代市场泡沫的传统观点是,执行股票期权在很大程度上应为其负责。由于期权享有有利的会计处理,公司董事会像发糖果一样发放这些期权。但批评者表示,这些期权并没有提供创造长期股东价值的激励,反而鼓励首席执行官在短时间内夸大收益和股价,以便迅速套现。
事实证明,批评者可能是正确的。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梅斯商学院的研究表明,执行股票期权可以被指责为助长近年来会计重述潮的原因。
直接相关性。
会计教授爱德华·P·斯旺森与博士候选人Jap Efendi和Anup Srivastava比较了在截至2002年6月30日的18个月内宣布重述的100家公司与没有重述的100家类似规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薪酬。他们发现的结果应该让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以及全球的投资者认真思考。
斯旺森及其团队发现,首席执行官持有的大量实值股票期权与会计重述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直接相关性。首席执行官的期权等于其年薪五倍的公司,比同一行业中首席执行官几乎没有期权财富的类似规模公司更可能重述财务报表,概率高出14%。而首席执行官的期权持有量达到其年薪52倍的公司,其重述财务报表的可能性则高出70%。
在1990年代的一些高科技公司中,大量期权持有与会计重述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明显。研究人员没有对特定高管提出指控。但研究表明,一些最大的会计混乱发生在那些高管积累了巨额期权库存并行使大量期权的企业中。
机会主义CEO。
例如,在JDS Uniphase(JDSU)时,时任CEO Kevin Kalkhoven在公司于2001年4月宣布对并购的商誉进行387亿美元的重述时,已经积累了13亿美元的期权财富——几乎是他薪水的3300倍,这导致公司的股票暴跌,至今尚未恢复。在Computer Associates(CA)时,时任CEO Charles Wang在2002年2月时拥有超过5亿美元的期权,当时会计问题的初步迹象开始浮现。两年后,CA宣布对2000年和2001年的收入进行22亿美元的重述。
更重要的是,宣布重述的CEO在公告前两年行使的期权显著更多——平均多出约180万美元——而在同一时期内未重述公司的CEO则行使的期权较少。例如,在科技公司Nvidia Corp.(NVDA)中,CEO Jen-Hsun Huang在公司于2002年2月宣布启动对其2000年和2001年与准备金和费用记录相关的财务进行内部审查的两年内,行使了超过1200万美元的期权。
公告导致股票暴跌。两个月后,公司宣布了一项重述,增加了2000年和2002年的净收入,并减少了2001年的净收入。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积累了大量期权股票的首席执行官可能被激励人为地抬高股票价格,然后迅速兑现。“这篇论文提供了证据,表明首席执行官在1990年代市场泡沫之后采取了机会主义行为,以支持被高估的股票价格,”他们在一篇尚未发表的论文中写道。“我们的证据表明,首席执行官的主要动机是维持或提高股票价格,以便从价内股票期权中获益。”
激进会计。
严厉的话语,但研究人员并不是唯一持这种看法的人。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数据,随着泡沫经济的停滞,会计重述增加了178%,从1997年不到1%的上市公司增加到2001年的惊人2.5%。在政府问责办公室研究的5年半期间,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美国证券交易所近10%的公司至少有一次重述。
这一时期恰逢高管股票期权的全盛时期。在1990年代,企业董事会——从初创公司到科技巨头再到传统经济的支柱——向高管们大量发放期权。到十年末,许多高管积累了巨额的股票储备,随着每次股票上涨而价值飙升。随着股价的上涨,首席执行官有很多机会兑现他们的期权,获得数百万美元的薪酬。
直到崩盘发生,事情的真相才变得明显。过于激进的会计做法,使用了不当确认收入、虚构资产和未能正确处理收购等技术,使得首席执行官能够随意将期权变现。
历史可能会重演。
没有证据表明每位获得股票期权的首席执行官都参与了激进的会计做法。但这是首个学术研究表明授予股票期权在不当会计活动中发挥了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治理不善的做法——特别是缺乏具有财务专业知识的独立董事——以及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使得会计操控得以滋生。但这并没有将股票期权作为可能的动机。
新的研究则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具体得令人震惊。随着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要求从2005年开始对期权进行费用化,并且由于这一原因期权奖励已经在下降,今天的新知识比起10年前疯狂开始时要少得多。但历史总是有重演的方式,当首席执行官在许多年后再次开始呼吁期权时,薪酬委员会最好随时准备好斯旺森教授的数据。
作者:路易斯·拉维尔 在纽约
编辑:帕特里夏·奥康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