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在香港卷土重来 - 彭博社
bloomberg
一年多前,几乎没有人敢在香港开设零售业务。非典使街道空荡荡的,这个前英国殖民地仍在经历19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通货紧缩使利润稀缺。然而,今年四月,作为城市最大百货公司的Sogo的老板,情况看起来足够乐观,可以上市。自他们上市以来,拥有10层Sogo的生活国际控股公司的股票上涨了24%。生活国际的董事总经理刘先生表示:“香港仍然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
刘先生并不是香港唯一的乐观者。在一月至六月之间,零售收入每月超过20亿美元,这是自1998年以来任何六个月期间的最高水平。现在,从九龙到铜锣湾的商店都在扩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经济复苏有所帮助,但最大的新闻是内地游客数量的激增。在2003年中期,中国开始允许广东省的居民以及后来的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居民自行访问香港,而不是限制他们参加团体旅游。这引发了急需的旅游热潮。在非典之前,平均每月有70万名内地中国人访问香港。到去年年底,这一数字已跃升至超过100万。在2004年上半年,购物者消费了4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手表和珠宝等商品——这些商品在中国税负沉重,但在香港却没有——而2003年全年消费为44亿美元。
为了获利,香港店主开始迎合内地游客。购物区的商店在四月份开始接受以人民币计价的信用卡。消费电子和家电零售商Fortress在内地报纸上刊登广告,并附有剪报优惠券。快餐连锁店Café de Coral则在其部分菜单上使用内地使用的简体中文,而不是香港更为复杂的繁体中文。
为流量扩展
不过,香港零售商认为,他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扩展来服务游客和当地人。内地游客现在占本地化妆品连锁店Sasa销售额的35%——比一年前的25%有所上升——该公司计划在明年年底之前在其39家门店中增加11家新店。“随着流量的增加,我们更倾向于开设能够满足更广泛客户群的大型商店,”Sasa的执行董事Guy Look说。英国百货公司Harvey Nichols,由香港的Dickson Concepts拥有,正在建设一座价值1280万美元的五层奢侈品商店,这是其在英国以外的首家门店。还有服装零售商Bossini,去年关闭了31家香港门店中的四家。Bossini正在重新增长,今年开设了两家新店,并计划在明年三月之前再开三家。“我们希望抓住机会,变得比以前更强大,”Bossini的财务总监Kathy Chan说。
一些人怀疑这次繁荣是否可持续。零售销售仍然比1997年英国将香港归还给北京统治之前的峰值低近20%,而今年内地游客的数量增长不大。不过,乐观者表示没有太多担忧。预计北京将继续放宽旅行限制,允许更多省份的居民自由访问,而香港政府在8月24日宣布结束了68个月的通货紧缩。与此同时,内地游客的消费能力预计将与中国9%的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同步。商店老板们或许终于可以考虑再次提高价格了。
由西蒙·卡特利奇与陈吴在香港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