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设计美国商业 - 彭博社
bloomberg
作者:布鲁斯·纳斯鲍姆
中国正在让美国感到恐慌。与制造业相关的工作正在消失,从家具到精密工具的生产商纷纷关闭并外包到中国。更糟糕的是,高薪的工程、会计和软件编写服务工作似乎也将成为下一个目标(见《商业周刊》,2004年12月6日,“中国价格”)。
制造业只占美国经济的15%,它的衰退是一回事。如果美国经济的85%也遭受同样的命运,那将是另一回事。经济理论一直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继续向附加值链的上游移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美国就会繁荣。但中国——以及印度——似乎威胁到了这一理论。
创造产品的个性。
在我们陷入绝望之前,让我们看看受到中国崛起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产品设计。毕竟,当一切都在国外制造时,设计事物就变得很有问题。曾几何时,似乎随着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设计在美国也会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设计在这里蓬勃发展,这一行业的演变为美国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从2000年到2003年,美国的产品设计工作急剧减少。许多小型商店关闭,所有主要公司都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设计工作与制造工作一起转移到了海外。难怪中国开始涌现出成千上万的产品设计师,他们的薪水仅为美国同行的一小部分。
美国的设计无法竞争——除非它变成其他东西。而它确实如此。近年来,设计师们将几十年来在产品工作中磨练出的价值观和技能应用于创造新的信息、服务、体验,以及与中国和亚洲生产的“物品”相关的几乎所有事物。手机是在海外制造的,但图形、包装、广告——产品的个性——则由美国公司设计。
新提案。
过去三年出版的一些最重要的设计书籍证明了这一点。看看 创造突破性产品:从产品规划到项目批准的创新,作者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乔纳森·凯根和克雷格·沃格尔, 创新的艺术,作者是IDEO的总经理汤姆·凯利,以及 体验经济,作者是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信息是相同的:美国的设计不是关于形式,而是关于创新,以新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出现。
设计师正在教首席执行官和经理们如何创新。IDEO、ZIBA设计和其他参与者举办研讨会,帮助商界人士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正在创建“首席设计官”职位,设计师正在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创新中心。今天美国的热门设计公司自称为“设计创新者”,而不是“产品设计师”(见《商业周刊》,2004年5月17日, “设计的力量”)。
他们向企业推销自己,作为帮助解决影响战略和组织的广泛问题的资源——创建新品牌、定义客户体验、理解用户需求、改变商业实践。是的,如果公司想要在这里或国外制造的东西有个不错的外观,美国设计师也能做到这一点。
英国的道路。
伊利诺伊设计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以及辛辛那提大学的设计研究所等学校正在专注于教授创新策略、服务创新、消费者体验等内容。斯坦福大学甚至正在建立一所新的设计学院,将商业、工程和设计结合在一起,以体现该领域的新重点。
底线是:中国让设计行业感到恐惧,但这个行业找到了更高价值的服务来销售,现在对美国企业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在过去四年中,许多小型设计公司已经倒闭,但其他公司则发展壮大,变得更加强大。
这不应该让我们感到惊讶。英国在美国开始走这条路之前就早已从制造业转向服务型经济。整体而言,英国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转变。即使在过去二十年中,其工业核心被逐渐削弱,其经济年增长率接近3%(与美国的增长率相同),而欧洲大陆的增长率约为2%。其失业率也接近我们的水平。
欧洲大陆保留了许多制造业基础。但这有什么意义呢?法国和德国的综合增长率约为2%,失业率为9%。
短期担忧?
中国显然在给美国带来压力。但美国以前也经历过这种情况。在70年代,大家都在担心石油输出国组织控制了所有的石油——以及世界上的所有财富。我知道。我为商业周刊写过一篇封面故事。在80年代,日本被认为正在将美国打得体无完肤,接管一个又一个行业,似乎没有尽头。我知道。我也为此写过一篇封面故事。
也许中国会在经济上使美国屈服,而这是OPEC和日本无法做到的。但我不这么认为。曾几何时,我们担心我们的食物来自哪里。现在我们不再担心。曾几何时,我们担心我们的商品来自哪里。现在我们不再担心。今天我们担心我们的制造产品来自哪里。我打赌很快我们也不会担心这个。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如何为消费者创造新的体验。
设计行业将其核心能力从绘图转向思考,从造型转向创新,从塑造事物转向可视化新的商业范式。这是美国值得考虑的一条道路。
除了担任商业周刊的社论页编辑,Nussbaum还负责设计
编辑:帕特里夏·奥康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