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制造:车轴、雨刷和刹车 - 彭博社
bloomberg
乍一看,韩国似乎不是一个适合在竞争激烈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设立公司的理想地点。这个国家夹在高质量的日本和低成本的中国之间,国内市场每年仅有超过100万辆汽车——不到日本的五分之一,与中国的潜力相比微不足道。但表象可能会欺骗。近年来,韩国已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磁石,目前有超过200家外资制造商在该国运营。
名单上包括所有的大牌:美国的维斯汀(VC )和德尔福(DPH ),德国的罗伯特·博世,日本的电装(DNZOY )——实际上,全球前30名玩家中只有三家不在韩国。涌入韩国的原因是什么?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资产变得便宜,因此许多中型公司被全球巨头收购。“危机使许多零部件制造商濒临破产——外国收购稳定并帮助提高了他们的质量,”国家资助的韩国工业经济与贸易研究院的汽车行业专家赵哲说。尽管日本以质量著称,但在那里制造往往对外国运营商来说成本过高,难以盈利。与此同时,中国的成本较低——一根中国制造的车轴可能只需韩国制造的车轴一半的价格——但该国缺乏韩国的设计和工程能力。“在韩国,你可以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德尔福韩国的总裁李大云说。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韩国汽车制造商的成功。现代汽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起亚汽车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增长了12%,达到320万辆——其中四分之三的汽车出口到海外。今天,这些公司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到2010年将销售额提高到500万辆。而曾经不幸的大宇汽车——在通用汽车公司(GM)于2002年接管后更名为通用大宇汽车与技术公司——去年售出了90万辆汽车,其中大部分也是出口到国外。“世界各地有几个低成本的替代制造基地,但在泰国或墨西哥没有现代这样的公司,”位于首尔西部富川的韩国天主教大学汽车产业经济学教授金基灿认为。
当然,韩国人也得到了外国零部件制造商的支持。现代曾因其劣质工艺而成为笑柄,但在过去两年中,它已成为全球质量的领导者之一。这一转变部分归功于现代对质量的持续关注,同时也得益于外国供应商提供的优质零部件的增加。金教授表示,如今,外国控股公司提供了韩国汽车制造商使用的三分之一零部件,而在1990年代这一比例不到五分之一。
这一行业正在加速发展。根据韩国汽车工业合作协会(KAICA)的数据,韩国汽车零部件的销售预计今年将激增至364亿美元,较去年的342亿美元和2002年的271亿美元有所增长。德尔福在韩国有七家工厂,生产从安全气囊到燃油喷射器的各种产品;其在韩国的销售去年增长了33%,达到15亿美元,占其亚太地区收入的约45%。在去年一次访问中,德尔福董事长J.T. 巴滕伯格三世预测2005年韩国销售将增长高达20%,并表示他对韩国“乐观且充满信心”。
出口增长得更快。KAICA预测,2005年零部件出口将达到72亿美元,较去年59亿美元有所上升。这些零部件大部分供应给维修韩国制造汽车的车库,但越来越多的韩国零部件制造商直接向外国汽车制造商销售。例如,通用汽车去年从50家韩国公司购买了价值4.9亿美元的方向柱、车灯、雨刷系统和其他零部件。现代摩比斯,韩国最大的参与者,也是现代汽车的子公司,7月份开始每年向戴姆勒克莱斯勒供应30万个方向柱,并将在2006年开始每年向这家美德汽车制造商销售价值1.7亿美元的完整底盘模块——包括车架、发动机、变速器、刹车、转向和悬挂。Halla气候控制公司,70%由Visteon公司拥有,表示去年向外国汽车制造商发运了超过4.5亿美元的空调压缩机,主要是福特汽车公司(F )和戴姆勒克莱斯勒。
短暂的繁荣?
外国人给许多当地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例如,韩国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Mando公司在1997年宣告破产,但在两年后被摩根大通(JPM )以9850万美元收购了76%的股份,从而拯救了公司。在摩根的精明管理下,Mando的销售额自2000年以来几乎翻了一番,去年达到14.2亿美元,而利润在同一时期从5000万美元跃升至1.29亿美元。去年,Mando开始向现代汽车供应最先进的刹车系统,并在过去两年中赢得了29亿美元的合同,为包括底特律三巨头在内的外国汽车制造商提供刹车、转向单元和悬挂系统。
这个繁荣,然而,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中国的竞争对手很快就会缩小与韩国在工程和设计方面的差距——也许只需两三年。“我们已经看到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的投资远远超过在韩国的投资,”韩国汽车电机公司(KAMCO)的高级常务董事郑河胜说。KAMCO是博世的全资子公司,生产用于雨刷、座椅滑轨和电动窗的微型电机。这意味着韩国必须不断创新,并引入自动化以保持竞争力。
与此同时,韩国常常激进的工会可能会对这些努力刹车。例如,在2003年,KAMCO的工会反对全面自动化和引入三班制,促使博世将用于防抱死刹车系统的电机生产线从韩国迁往中国,这导致KAMCO的销售额从去年的2.83亿美元减少约1800万美元,今年的销售额为2.65亿美元,郑说。“除非韩国迅速行动,否则很快就会被中国超越,工厂的搬迁将是不可避免的,”他忧虑地说。
至少目前,许多跨国公司仍在韩国积极扩张。博世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49亿美元,在大田市建设一座生产柴油发动机组件的工厂,而哈拉气候公司则在今年拨出约9000万美元,作为其计划到2006年将压缩机生产能力从目前的400万台提升至520万台的一部分。而德尔福在首尔东南80公里的文马克镇生产气囊系统和安全带的工厂,计划建设一个计算机模拟碰撞测试实验室,费用高达2000万美元,以帮助其服务于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汽车制造商。“德尔福可以利用其在韩国的业务来帮助增加在中国的业务,”德尔福的李说。也许被夹在日本和中国之间并不是那么糟糕。
由月光·伊尔欢在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