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曲线 - 彭博社
bloomberg
当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在1990年代初进入中国管理教育市场时,政府刚刚授权大学开设自己的MBA项目,学校的管理者们引用了一句著名的谚语。“你知道的,那句是给一个人鱼可以喂他一天,或者你可以教他钓鱼可以喂他一辈子,”高级副院长艾伦·怀特说。“好吧,我们选择了后者。”
怀特和他的同事们接触了中国的两所顶尖大学,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和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发现他们的中国同行渴望教育。这种相互的热情催生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创新教师指导计划,使这两所中国院校的教师能够借助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年的西方教学方法的智慧。
“那时,这里没有人教过商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卢雄文说。“我们自然向美国寻求帮助,那里是MBA的发源地。”
复旦和清华的商学院都被视为该领域的创新者,但他们的教师仍然有很多关于如何教授新学位的知识需要学习。当时,中国的研究生商业教育主要是讲座——教师受到尊重,学生期望通过教师传授知识,而不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发展知识。
今天,部分原因是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教师指导项目,中国商学院的教学方法与美国的更为相似。讲座、案例研究和团队项目的结合主导了课程。
观看与学习
1996年启动的麻省理工学院指导项目将复旦和清华的教师与斯隆教授配对,以学习课程创建和教学法。中国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里待五个月,通过MBA学生的视角观察斯隆课堂的情况。
哈佛商学院为期一周的案例写作课程展示了案例教学法的力量。最后,在斯隆导师的指导下,他们还开发了自己的课程,以作为中国大学英语国际MBA项目的一部分进行授课,麻省理工学院提供所有课程材料。“这个合作关系彻底改变了复旦的MBA教育路径,甚至在中国,几乎与其他任何因素一样重要,”陆说。
这确实成为了一种共生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今天的强国,美国教授们很快意识到他们在中国同事身上拥有的惊人资源,这些同事对中国商业实践的了解是麻省理工学院教师所不具备的。现在,斯隆大约80%的教师至少指导过斯隆多年来接待的90位中国教授中的一位。
“我们在中国和亚洲的知识优势是其他学校无法竞争的,”怀特说。“我们从他们那里学到的和他们从我们这里学到的一样多。”
当然,所有这些学习的受益者是学生。在清华大学,副教授陈涛涛教授一门国际经济学课程,该课程是她在1998年与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图罗在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图罗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了35年。教学方法并不完全相同——陈将每个案例研究提炼出其基本教训,这一点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很少做到——但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
“在我们开始这个项目之前,尽管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但我们的课程远远落后于麻省理工学院,”她说。“我们从他们那里学习课程。现在我所在学校的课程是最好的之一。”
知识共享并不仅限于教师指导。自1999年以来,麻省理工学院每年春假都会派学生到复旦和清华,与他们的中国同行互动和学习。斯隆学院的教师经常访问这些学校进行讲座。“你会发现,他们对你和中国发生的事情同样感兴趣,就像你对他们感到敬畏一样,”复旦教授周玫在2000年访问麻省理工学院时说。
两全其美
随着复旦和清华教授的学习曲线不断提高,关系也变得更加深入。在早期,他们通常满足于模仿他们的美国导师。现在情况不再如此。中国教师在剑桥学习基本原则的同时,将自己的地方知识和与商业互动的经验融入课程设计中。
现在这三所学校最终希望在研究上进行合作。“就像在制造业和其他主要行业一样,”怀特说,“他们成功地创造了一个真正的中国MBA。”
这可能正是中国下一代MBA求职者所寻找的。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复旦大学的国际MBA项目而不是去美国或欧洲的学校时,学生罗杰·王耸了耸肩。“我为什么要在上海以外的地方学习商业?”他问。“我已经身处所有行动的中心。”
有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教师指导项目将西方的最佳资源送到他家门口,他没有理由去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