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的全球回响 - 彭博社
bloomberg
将其称为全球双赢。金融市场最近认识到,中国和印度的新兴经济体正在推动全球增长,同时帮助保持全球经济中的通胀受控。全球化通过不断增长的进口和外包,被视为导致美国等地通胀和工资增长保持低迷的一个因素。正如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观察到的那样,中国和印度(以及前苏联)融入世界市场将“大约使整体劳动力供应翻倍”。
这一现象的第二个相关维度已经显现。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对核心通胀的“传导”是有限的——这与早期原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的影响形成鲜明对比。当然,我们不应忘记方程式的另一面:需求。来自中国和印度的激增需求促成了能源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
出口激增。
但是这些趋势是否可持续?答案对全球债务和股市有深远影响。如果中央银行相信不断增长的进口和外包可以抑制工资和价格,那么他们可以将利率保持在低于其他情况下的水平。
如果市场对控制通胀的能力保持信心,这可能有助于维持今天许多国家明显的平坦或倒挂收益率曲线。如果世界能够维持最近加快的增长步伐,这将有助于支持全球的股市。
中国和印度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长的存在感不容忽视,过去几年它们共同贡献了全球GDP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作为10%年GDP增长的反映,中国在2005年的商品出口较前一年飙升了28.3%,而在前两年则实现了超过30%的增长。
主要合作伙伴。
其他国家的数据强调了中国作为许多全球产品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地位,显示中国在2005年已经与墨西哥并驾齐驱,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在2004年,中国也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如果包括香港,中国在2004年将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印度在商品贸易中仍然是一个较小的因素,其基础设施的不足更是一个障碍。然而,它能够利用电信技术的进步和公民的英语能力,在外包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些新兴巨头能否维持其戏剧性的增长,特别是在商品和服务出口方面,对全球价格产生抑制影响?它们会遇到产能限制吗?在这两个国家,产出的显著增长是由生产力驱动的,得益于吸收世界技术、市场改革以及从传统农村地区向新兴工业化城市地区的转变。
增长空间。
这些因素已经体现在关键经济指标上。中国在2001年之前的20年中,声称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2%,而2004年的最新年度数据显示,农村家庭的实际年增长为6.8%,城市家庭为7.7%。这种优越的表现主要代表了在多年孤立后的基本“追赶”。所有迹象表明,这一过程应该还有超过十年的时间来发展。数据——虽然确实不够详尽——表明,即使在更发达的中国沿海省份,人均收入仍仅为马来西亚的一半左右,接近台湾的15%(更不用说香港了)。
新技术的吸收正在通过大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得到促进,2005年中国的外资总额为603亿美元。这比2004年的创纪录水平下降了0.5%(2004年FDI增长了令人瞩目的13%)。外资企业推动了出口繁荣,约占外贸的60%。特别是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公司已经将其大部分低端组装转移到中国。
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业的外资投资应会继续,尽管预计增长会放缓,特别是随着中国容忍其货币的逐步升值,导致跨国公司寻求在孟加拉国和越南等国家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来源。然而,代表着13亿中国人口的国内市场将继续吸引日益增长的外资,可能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服务业。
商品价格压力。
进一步推动平均生产率增长的是农村地区向更工业化城市地区的持续迁移。在中国,这主要发生在沿海省份,那里的人均收入平均约为农村地区的三倍。数据显示,劳动力短缺不会阻止过去二十年强劲经济增长的持续。城市登记失业率(每年可用)在2004年为4.2%,比2003年低0.1%,城市居民年均增加了980万个就业岗位。
在印度,类似的过程显然也在以更温和的规模进行,1980年至2001年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3.6%,其中大部分发生在第二个十年。根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自1980年代以来,城市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比率一直保持在1.5到1.6之间,城市人口比例从1981年的23%上升到2001年的28%。
讨论几乎不完整,如果不承认另一面 -- 中国和印度的增长也在全球市场上产生了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对商品的需求。这两个经济体帮助推动了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达到5%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是几十年来的最快增速。我们估计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为4.6%,与1984年以来的数据相比,排名第三。因此,全球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偶然。铜、铅和锌等金属的价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对石油的渴求。
最显著的是,2005年原油和煤炭价格飙升,因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它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发电厂燃烧的煤炭数量不断增加。2004年,它是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在1994年才成为净进口国),而印度是第六大消费国和第九大进口国。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石油消费量翻了一番。这一水平占全球需求增长的40%。
因此,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在近年来全球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世界市场上产品价格的抑制中都发挥了作用。这一影响有助于解释许多国家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与核心CPI增长之间的差距扩大。
考虑到可持续性,似乎这一基本过程还有几年时间可以发展——即使真实的轨迹可能会比可用的中国数据所暗示的平稳增长要曲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