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行面临上升的利率 - 彭博社
bloomberg
来自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
受到日本经济持续复苏的推动,日本银行(BOJ)正式结束了其量化宽松政策。尽管在日本银行实施实际加息之前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政策的转变预示着市场利率将开始逐渐上升。
较高的短期利率通常改善银行在存款和贷款上的利差,从而在短期内提高其盈利能力,最近国内银行股价的上涨反映了这些预期。然而,银行的收益也取决于竞争环境和存款人的需求。考虑到这些因素,利率上升的净效应可能以多种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标准普尔构建了几种情景,探讨货币市场利率上升如何影响银行收益,特别是竞争因素和债券损失如何可能抹去贷款利润。
较高的短期利率扩大贷款利差
较高的短期利率基本上改善了银行在存款和贷款上的利差,增加了毛利润。大多数国内银行贷款采用浮动利率,随货币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在主要银行中,80%的总贷款余额适用浮动利率。大约50%-60%的浮动利率贷款是基于东京银行间拆借利率(TIBOR)或其他货币市场利率加上设定的利差来确定的。其他类型贷款的利率则基于短期基准利率来确定。这些利率适用于一年或更短期限的贷款,并且向信用质量高的企业提供。然而,贷款利率并不完全与货币市场利率挂钩,因为银行可能根据各种商业策略调整其贷款条款。
另一方面,活期存款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并不高。活期存款占银行总存款余额的超过一半:主要银行为67%,地区银行为50%。活期存款的未偿余额超过了银行当前资产负债表中的浮动贷款,因此预计更高的货币市场利率将导致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改善。如果中长期利率也上升,银行在日本政府债券(JGB)持有上的损失可能会增加。JGB持有的收益或损失已经相当微薄。因此,利差扩大带来的影响可能会压倒JGB的损失,从而导致利润的净增。
一些银行已经宣布了包含更高利率影响的盈利预测。例如,三菱UFJ金融集团(MUFG)在2006年2月宣布的管理计划以2005财年至2008财年短期利率(3个月TIBOR)增加36个基点(bp)为前提。MUFG估计其零售和企业部门的合并收益将比2005财年的收益增加约1700亿日元。这一增幅相当于2005财年净利息收入的12%。
贷款利差对市场利率的反应
最近一次利率上升阶段是在2000年8月日本银行解除零利率政策后,未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上升20个基点。然而,在中央银行于2001年3月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利率很快开始下降。
利率从1988年到1990年持续上升。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在1988年触底,随后跟随海外利率的上升。1989年5月的官方贴现率为2.05%,日本银行(BOJ)四次上调,最终在1990年8月达到3.25%。短期优质贷款利率也从1989年的4.25%上升至1990年12月的8.25%。在此期间,存款利率并没有大幅上升,因此主要银行和地区银行的平均利差逐渐改善,1991财年达到2.33%,而1988财年为0.76%。
在泡沫经济的尾声,金融环境截然不同。1991年土地价格达到顶峰,私人借贷需求强劲。全国银行贷款在1988年至1989年间增长了13%,银行可以轻松地用高利润的房地产贷款来充实其贷款组合。此外,存款利率的放松仅限于特定账户类型,如大额定期存款,这在1989年仅占总存款余额的41%,因此银行在存款利率上并没有激烈竞争。
影响收益增长的因素
更高的利率在多大程度上会促进收益,主要取决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结构。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关联程度也很重要。
虽然大多数企业贷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挂钩,但对中小企业(SMEs)发放的贷款利息通常基于短期优质贷款利率,并不会自动随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如果一家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低贷款利率,竞争压力将促使其他银行效仿。在设定企业贷款利率时,银行还必须关注来自其他融资方式的竞争,例如债券发行和证券化。
目前,投资于活期存款的资产比例创下纪录,原因在于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间的利率没有实质性差异。然而,随着利率开始上升,预计活期存款者会将资金转移到提供更高利率的替代金融产品,如定期存款或货币管理基金,因此银行的资金采购成本可能会增加。
存款者对储蓄缺乏利息的投诉正在迫使银行提高利率,特别是在收益恢复的情况下。放松管制改变了市场的竞争动态,随着市场利率的上升,存款者可能会越来越多地要求银行提供更高的利息。
个人存款的利率过去是由监管机构在所有银行之间统一设定的,基本上消除了基于存款期限的竞争。然而,存款者似乎开始意识到利率差异,正如互联网银行的成功所示,它们通过提供更高的利率收集了超过1000亿日元的存款。不同银行之间利率差距的扩大可能会刺激存款者转向不同的金融机构。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邮政储蓄即将私有化。邮政储蓄的利率设定略低于商业银行存款,以平衡邮局作为政府实体的优势。然而,邮政储蓄在2007年私有化后可能被迫采取更积极的立场,从而进一步推动存款市场的竞争。
预计债券持有的重估损失增加
如果中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上升相一致,将会贬值银行的债券持有。证券持有的重估损失不会对收益产生直接影响,但会削弱银行的资本状况。
如果中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上升相一致,将会贬值银行的债券持有。证券持有的重估损失不会对收益产生直接影响,但会削弱银行的资本状况。
地区银行债券投资组合的平均久期约为3.5年(根据投资者关系信息),长于主要银行的2.5%的平均水平。假设地区银行债券投资组合的平均久期为三年,利息收入的下降幅度将从0.2%扩大到3.8%。根据收益曲线,如果中长期利率的上升幅度大于短期利率,净收入下降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上述模拟告诉我们,利率上升对银行债券持有的负面影响相对于对贷款业务的正面影响并非微不足道。债券效应特别显著,取决于银行债券投资组合的到期结构及其收益曲线。
国内银行承受的利率风险高于海外同行。这主要是因为日本银行倾向于将其大部分盈余资金投资于日本国债。美国银行通常在其资产组合中持有较低比例的债券,并通过对冲和证券化来减轻利率风险。美国银行的风险控制的一个共同标准是将利息收入的变化控制在对利率变化1%时的5%以内。
债券持有的重估损失如果债券持有到期或银行持有足够的资本,可以被视为微不足道。然而,当利率大幅上升并预计将继续上升时,金融机构面临着是否继续持有债券或以亏损的方式清算债券的压力。例如,瑞穗金融集团在2005财年上半年审查了其债券投资组合,并在出售债券时记录了800亿日元的损失,以为更高的利率做准备。
债券损失也可以通过股票持有的潜在利润来抵消,因为企业利润往往与利率同步上升。然而,利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并不稳定,因此银行应警惕利率与股价之间的背离。
日本国债市场受到日本大型银行购买的强力支持。如果大型银行改变其投资政策并停止购买日本国债,可能会导致债券价格下滑。借贷需求一直疲软,迫使银行将现金存放在日本国债中,但现在贷款需求显示出回升的迹象。
面对可能的利率上升,银行应监控风险并审查其资产和负债的平衡。此外,他们可能还需要通过更加关注增值服务、改革成本结构以及增强资本化来增强收益,以作为应对利率不利变化的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