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可能在中国遭遇气流不稳 - 彭博社
Carol Matlack, Frederik Balfour
看起来这是空客的一次伟大飞跃。这家欧洲飞机制造商即将宣布在中国建立一个组装厂,这是它在欧洲以外的首个工厂。该设施可能建在北京或香港附近,预计将在2008年开始生产A320飞机。该工厂是空客在中国快速增长的航空市场中与波音公司(BA)平起平坐的重要举措。空客去年12月首次披露了该工厂的计划,当时它与中国签署了一项价值100亿美元的协议,购买150架窄体A320。考虑到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提供免费土地的承诺,以及空客的投资可能会激发更多中国订单,该工厂似乎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也许并非如此。分析师表示,空客在中国建造飞机可能不会节省成本。机翼、机身和其他组件仍将在空客的欧洲工厂制造,然后运往中国进行组装。运输这些部件的费用以及建立复杂的供应链,加上招聘和培训中国工人的成本,将抵消劳动力成本的节省。空客高管因正在进行的敏感谈判而拒绝评论。但一位发言人承认,空客设立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中国的工厂可能会加剧空客的问题:过度依赖低利润的窄体销售,而波音则赢得了更多宽体飞机的订单。因为空客去年记录的1055个订单中有85%是窄体飞机,所以其订单总额比波音少了100亿美元,尽管波音少卖了53架飞机。这一模式在中国同样成立。波音在4月12日宣布与中国达成一项价值64亿美元的协议,出售80架更纤细的737飞机,而其最近的中国订单则在窄体和宽体飞机之间分配。波音的订单中包括74架新的787宽体飞机,总价值约90亿美元。相比之下,最近空客在中国的销售中,超过四分之三是窄体飞机。中国的A320工厂将进一步激励官员将窄体订单转向空客。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的Teal Group航空航天分析师理查德·阿布拉菲亚表示:“这是一种巨大的自我伤害。”
为什么空客不尝试在中国制造更大的飞机?毕竟,它正在推出一款新的宽体飞机A350,以与波音的新787竞争。问题是中国的工业既没有技术专长,也没有财力来参与新飞机的开发。在日本,波音长期以来依赖于三菱重工业、富士重工业(FUJHY)和川崎重工业(KWHIY)等巨头。这些公司在复合材料和其他技术方面都有专业知识。而且,在日本政府提供的贷款支持下,他们还承担了787开发成本的约40%。
象征性举动。
空客已经从中国供应商那里购买组件,包括紧急出口门和发动机支架。它还承诺到2010年将中国采购额翻倍,达到每年1.2亿美元。尽管如此,该公司估计新A350的组件中只有5%将来自中国公司,而这些公司尚未能够提供复杂的部件,如机翼。
即使在中国进行基本组装,对一些西方飞机制造商来说也没有成功。巴西的艾姆布拉尔(ERJ)在2002年在哈尔滨开设了一家工厂以制造区域喷气机,但迄今为止只交付了九架飞机。麦道公司,这家后来被波音收购的美国航空航天公司,在1990年代在上海设立了一家工厂以生产MD-80和MD-90喷气机。由于质量问题和物流混乱,它在2000年关闭之前只生产了55架飞机。
空客认为,冒险是值得的,以便在中国获得竞争优势,而它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30%。预计中国航空公司将在未来15年内订购近2000架飞机。
中国也明确表示希望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因此,空客可能认为通过在当地建厂可以阻止中国竞争对手的发展。香港航空供应商代表组织航空论坛亚洲的主席马丁·克雷格斯表示:“空客是有远见的。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象征性的举动。”但目前,空客进入中国的门票看起来确实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