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长可能带来更紧的货币政策 - 彭博社
bloomberg
中国经济到底有多强?经济增长在第二季度进一步加速,政府在7月18日报告称,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3%,而第一季度为10.3%。这一强劲的数据表明,年增长率可能从2005年的9.9%加速至2006年的10.5%或更高。
虽然这样的增长仅比过去十多年年均9.9%的水平略高,但与官方和半官方智库对2006年增长放缓至9.0%的初步预测相悖。加速的GDP增长加剧了对进一步政策收紧措施的预期。这可能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延续其4月的加息,并可能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
强劲的GDP增长与近期数据的强劲表现相呼应,6月出口同比增长23.3%,进口同比增长18.9%。这使得中国在2006年前6个月的总贸易同比增长23.4%,提醒人们全球贸易正在蓬勃发展。
城市投资。
即将发布的6月数据预计将显示工业生产的同比增长从5月的17.9%略有加速,零售销售也将从5月的14.2%同比增长中加速。
官方数据显示,城市投资支出在6月累计同比增长31.3%,较5月的30.3%加速,且高于2005年的27.2%。这意味着6月的同比增长超过33%,引发了对某些行业(如钢铁、水泥和铝)可能出现“过度投资”的担忧,这可能会影响稳定增长。
GDP增长的回升,就像2006年第一季度10.3%的同比增长,超出了预期。仅仅一年前,政府官员和经济专家曾预测2005年的年增长将有所放缓——接近8%。然而,实际增长达到了9.9%,在去年12月的重大修订后,2003年的增长被提升至10.0%,2004年的增长被提升至10.1%(均由9.5%上调)。尽管仍然与过去十多年年均9.9%的水平相差不远,但这可能会引发对潜在过热的担忧。
积极的利率。
这表明人民银行进一步收紧政策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在4月27日意外提高基准一年期贷款利率27个基点至5.85%后。中央银行随后将法定银行准备金率提高0.5%至8.0%(自7月5日起生效),这是两年来的首次上调,此前官员们对抑制快速货币和信贷增长的必要性表示担忧。
4月是自2004年10月以来的首次加息,当时人民银行在九年内首次提高利率。早期加息的动机是为了维持积极的实际利率,因为2004年7月至8月期间,CPI同比上涨至5.3%,为七年来的最高水平,而2003年为1.2%。随后,CPI显著回落,到2005年9月缩小至同比0.9%——主要反映了食品价格的供给相关波动。
通货膨胀仍然温和,5月CPI同比上涨1.4%,预计6月CPI将上升至1.5%。尽管较3月的近三年低点0.8%有所上升,但由于通货膨胀尚未失控,近期内并没有加息的紧迫性。事实上,人民银行据报道一直在避免加息,部分原因是担心这样做会伤害脆弱的国有企业,或在近期投资浪潮之后产生新一轮的不良贷款,可能会 destabilize 银行业。
管理浮动。
除了2004年和2006年的加息外,抑制措施主要采取了行政控制措施,以遏制如房地产、钢铁、铝和水泥等炙手可热的行业。这包括拒绝特定投资项目,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限制对某些行业的贷款。加息可以被视为北京在更大程度上使用市场机制的又一步。
在另一方面,中国官员可能准备容忍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直到现在的升值速度一直非常缓慢。自去年7月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以来,在对美元重新估值2.1%之后,北京继续在货币市场进行大量干预,限制人民币在自去年7月以来对美元的累计升值为1.4%,而对一篮子其他货币的升值则更小,仅为0.5%。期货合约暗示人民币在12个月内升值不到4%,约为每美元7.7,仅为适度加速。
可能的强劲。
尽管七国集团反复鼓励纠正全球失衡的好处,北京已告诉世界,它将继续以自己的节奏推进汇率自由化。然而,它可能会担心,尽管美国国会今年表现得相当耐心,但随着美国11月选举的临近,保护主义关税的威胁可能会重新浮现。
随着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长超过两位数,区域经济应该对来自亚洲第一或第二大出口市场的持续支持感到振奋。从世界其他地方的角度来看,这种可能的强劲将再次提醒人们这一全球增长关键引擎的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