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酿酒商全球扩张以寻求增长 - 彭博社
bloomberg
世界两大啤酒制造商——比利时的百威英博和荷兰的喜力——的高管们这个周末肯定会享受一两杯自己的啤酒,因为他们的公司报告了两位数的利润增长数字。但尽管这些数字令人印象深刻,这些和其他酿酒巨头可能会面临让派对持续下去的困难。
喜力以其瞬间可识别的绿色瓶装啤酒而闻名,9月6日报告称,其上半年的营业利润增长了14%,达到7.26亿欧元(9.2亿美元),销售额增长了11.6%,达到57亿欧元(72亿美元)。它将这一增长归因于高端啤酒的强劲销售和更紧凑的运营。
第二天,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百威英博表示,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了8.3%,达到33亿欧元(42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拉丁美洲和中欧的强劲增长。拥有贝克啤酒、斯特拉·阿尔托和200多个其他品牌的公司,营业利润飙升了23%,达到8.17亿欧元(10.3亿美元)。
但这些令人振奋的增长掩盖了一个更加严峻的现实。酿酒商们早已无法仅仅依靠人口增长带来的有机收入增长。如今,随着消费者转向葡萄酒和烈酒,或者因饮食和健康问题减少酒精消费,美国和西欧的啤酒销售平稳或下降。
整合冷饮。
为了在停滞的西方市场中寻找增长,欧洲的啤酒制造商们正在释放创新思维。比如,百威英博在德国推出了一款橙味贝克啤酒,并意外地获得了消费者的热烈反响。在比利时,啤酒消费正在下降,该公司同时采取了两个方向:推出了一款额外酒精含量(9%)的Leffe啤酒,称为Leffe 9,以及一款低酒精含量的Jupiler,称为Jupiler Blue。“在成熟市场中,产品创新是推动增长的关键,”加利福尼亚州食品和饮料咨询公司Bevmark的总裁汤姆·皮尔科说。
但真正的奖品在发展中国家,那里酿酒商在未来几年可能会看到最大的增长。大多数人正在通过收购来扩大他们的足迹。“在整合中仍然可以赚钱,而控制这一切的是欧洲公司,”Bevmark的Pirko说。“任何人都可以酿酒,但只有资源丰富且强大的全球公司才能打造一个关键的国际品牌。”
当然,整合已经进行多年:今天前五大酿酒商占全球销售的45%,而十年前约为20%。但这些巨头仍在寻找收购目标。据报道,全球第三大酿酒商InBev和总部位于南非的SABMiller都在关注澳大利亚的Foster’s(见BusinessWeek.com,8/30/06,“Foster’s: 苦涩的真相”)。分析师表示,Diageo的(DEO)健力士品牌和菲律宾的San Miguel也可能在考虑之中。
InBev的进展。
最大的奖品是中国,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英国饮料研究咨询公司Canadean预计,未来两年该市场将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从2007年到2010年每年增长5%。
毫无疑问,所有这些趋势的领导者是位于比利时鲁汶的InBev,该公司是由Interbrew和巴西的Ambev在两年前合并而成。其第二季度的业绩促使许多分析师提高了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直接源于其控制成本的努力和针对新兴市场的战略。
例如,InBev在拉丁美洲的销售在第二季度增长了30%,因为它增加了对该地区最大啤酒制造商巴西Quinsa的控制。实际上,在大型酿酒商中,InBev是从新兴市场获得最多利润的公司,“他们的市场曝光率最好,这很难复制,”Kepler Securities的分析师Marcel Hooijmaijers说。
米勒:薄弱环节。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SABMiller,前身为南非酿酒公司,自种族隔离结束以来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酿酒商之一。在过去十年中,该公司扩展到欧洲、中国和非洲,2002年收购美国的米勒酿酒公司使其成为继InBev和安海斯-布希之后的第三大酿酒商(BUD)。去年,SAB获得了拉丁美洲第二大酿酒商Grupo Empresarial Bavaria的控股权(见BusinessWeek.com,06年5月29日,“当啤酒帝国碰撞时”)。
不过,该公司的致命弱点是米勒。母公司一直在努力扭转其美国业务的颓势,该业务约占利润的17%。米勒品牌被视为过时,公司在抵御国内更大竞争对手安海斯-布希的激进降价方面成功有限(见BusinessWeek.com,06年5月29日,“米勒酿酒:是诺曼时代”)。根据ACNielsen对美国啤酒市场8月的数据,米勒的收入下降了2.1%,而安海斯-布希的收入持平。“SAB在全球范围内玩得相当不错的啤酒垄断游戏,”Pirko说。“但它在美国的问题是无数的。”
全球第四大酿酒商喜力,自2002年创始人弗雷迪·喜力去世以来,经历了显著的管理变动。不过,最近它享受到了某种程度的转机。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推出的新款喜力优质轻啤酒,迅速在该国引起了轰动,帮助其上半年销售增长了20%。喜力还在增加市场营销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增长了10%,达到了7.46亿欧元(9.47亿美元)——以确保其继续成为全球最具知名度的品牌之一。
家常的安海斯布希。
与此同时,这家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公司正在大幅削减开支,目标是在2008年前削减2亿欧元的供应链和其他固定成本。它也在迟迟之后开始更多地进行收购。去年,它收购了五家俄罗斯酿酒厂,成为当地的第三大玩家。但分析师警告说,喜力可供收购的大规模机会不多——仅剩约10到15个小型到中型的目标。
尽管如此,欧洲酿酒商在全球化方面远远领先于安海斯布希。这家美国巨头仍然有76%的收入来自美国。诚然,安海斯布希可以声称在海外取得了一些成功:例如,它在2004年收购中国第四大酿酒商的竞争中击败了SABMiller,并且在中国最大的酿酒商青岛啤酒中拥有股份。但它的一些努力却未能取得成功。今年夏天在德国举行的世界杯上的一项重大赞助活动,因德国人拒绝这种啤酒为无味而引发了一阵负面宣传。
到目前为止,欧洲酿酒商避免了这样的尴尬。但随着他们继续扩展到发展中市场并在国内推出新颖的饮品,他们只能希望,促进增长的努力对他们的客户来说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