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基金经理扎根大陆
随着中国大陆股市的持续震荡,基金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要不要赎回,要不要“抄底”?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把握老百姓钱袋的基金经理中,还有一些是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
感叹大陆市场规模大
采访富兰克林国海收益的投资总监张惟闵,记者可费了一些周折,不是他架子大,而是作为投资总监兼富兰克林国海中国收益和富兰克林国海潜力组合的基金经理(11月22日起,张惟闵不再担任上述两个基金的基金经理),张惟闵在每天收盘后,要开大量的会议,只能抽空接受记者的采访。这位最早供职于台湾媒体的基金经理,来大陆已经4年,是最早来大陆的“台湾基金人”之一,也是少数直接操作A股的台湾基金经理。谈及当初到大陆发展的理由,张惟闵连用了几个“大”字来表述:“大陆的市场大,人口基数大,基金规模大,舞台自然也大,潜力也更大。”对于收入,张惟闵并不讳言:“目前在大陆做基金经理,收入远远超过台湾同行。”
相比较张惟闵的“老资格”,同样来自台湾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基金经理杨逸枫女士就是一个大陆基金市场的“新人”了。虽然她今年7月才到大陆工作,但却有13年亚太区域型基金投资运作经验。目前管理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也是大陆4支QDII基金之一。当记者问她为什么到大陆来,她说:“当大陆股市的重要性在一天天接近美国股市时,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她告诉记者,在台湾,规模超过8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的基金不多,如果规模超过150亿新台币,该基金一般就会停止申购。而在大陆,规模超过百亿人民币的基金比比皆是,她自己管理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就有40亿美元的规模。规模大了,基金经理也就更能施展拳脚,体现自身价值。当然,手里的钱多了,身上的压力也就更大了。
沟通上的零障碍最为重要
随着大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民众手中闲钱的增多,大陆民众有了更强的理财需求,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台湾基金人来到大陆。目前,大陆仅有的4家QDII基金中,有3家的基金经理是台湾人,除杨逸枫外,还有华夏全球精选基金的杨昌桁、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谢伟鸿。“随着大陆基金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台湾基金人来大陆,我们在联谊会上共同交流在大陆的感受”,杨逸枫说。
大陆看重台湾基金人,原因很多,但两岸相似的文化背景,在沟通上的零障碍是最重要的一点。对新的工作环境,台湾基金人一般能很快适应,“从饮食、生活习惯到语言都没有差别”。有的还把家人接了过来,或者在大陆置了房产,做好了扎根的准备。对周围的大陆同事,张惟闵和杨逸枫都认为他们非常优秀、勤奋,工作也相当默契。此外,相对而言,台湾更早接触到海外经验,与全球基金业的接轨更深入。借用台湾市场的经验教训,大陆基金业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特别是在QDII投资的海外股市方面。而且,台湾基金人的到来还给大陆市场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两岸投资各有不同
大陆和台湾的投资市场和投资人有何不同?杨逸枫认为,台湾的基金业发展比大陆早了十几年,岛内民众对基金的熟悉程度要比大陆民众高,对海外市场也更熟悉;而大陆市场是这几年才火起来的,投资者相对年轻,眼光更多是盯着A股市场,对海外市场研究不多。从行业结构上看,台湾股市高科技较多,大陆市场的行业则非常多。“以前在台湾做基金,对食品行业是不太关注的,来大陆后,我惊讶地发现这里的食品企业也能赚这么多钱,大陆的市场太大了”。张惟闵则说,台湾投资者多看重长线投资,买股票、基金就像存钱一样,而大陆股民、基民倾向于短线,希望收益能一直快速增长,但这是很难实现的。
此外,台湾的基金业由于发展早,市场营销与产品设计等方面经验丰富。在台湾,基金公司要求从高管到普通员工,都要有行销观念,要走出去。每次新发基金,基金公司都有市场人员下到一线,去沟通产品情况,了解客户反应,比如问客户最近想买些什么产品,对本地市场、海外市场哪个兴趣大。这一点与某些大陆基金公司坐等客户上门是不一样的。杨逸枫就告诉记者,她来大陆后,工作轨迹总是从机场到会场,一线接触投资人,因为做一个新市场,一定要花时间去了解投资者,要相互了解,这一点很重要。
目前,大陆股市出现了深幅下调,不少投资者对未来的发展也产生了怀疑,但张惟闵和杨逸枫都认为这是正常的调整,对大陆市场的长期走向还是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