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对美军训练体制评估分析(节选)
以效果为导向的训练体制制度
上世纪后半期,美军便提出了以追求训练效果为导向的陆军训练体制(ATP),即以实际表现为标准,要求部队在进入下一阶段训练之前,必须证明它们有能力完成这一阶段大纲的任务,才能转入下一训练科目。这改变了美陆军一直沿用的以时间为基点,每项任务都规定具体训练小时的训练体制。以效果为导向的训练体制,将关注点放在效果上,即“效果到,任务了”,不仅解决训练水平不高的问题,而且也将竞争引入到训练领域,调动各级人员的训练积极性。
全程评估的训练机制制度
美军认为:“评估是训练管理周期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强调对训练的全过程实施评估。首先,训练前评估。根据必训课目,将部队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要达到的训练水平进行比较,然后列出要做的事情,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即美军所说的“反向制定计划”。同时美军在每个计划制定周期的开端和重大训练科目部署之后,还要更新训练评估。其次,训练中评估。美军十分重视严格组织考核和对考核情况反馈,包括非正式考核、正式考核、内部考核、外部考核等形式,考核时考核人员不仅对被考核单位的实际表现作鉴定,而且帮助他们进行训练,利用一切剩余时间和资源,对那些在某些没有达到熟练标准的人员进行辅导。只要可能,指挥官就要在2至6周内把考核结果吸收进本单位的训练计划。再次,训练后评估。通过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对收集的各类训练信息,分别由训练数据与分析中心进行分析、评估,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训练考核报告制度
训练考核报告制度并非训练法规,而是其它领域法规在训练领域的延伸,将训练的成绩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主要包括士兵训练考核报告制度和军官考核报告制度。士兵考核报告制度是评定士兵掌握规定技术熟练程度的主观考核方式,是对“技能合格考核”方式的补充,考核结果填入报告表送交有关部门,从而使士兵晋升、入学和专业分配管理等有依据。军官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内容包括:履行职责情况、个人素质和发展潜力。考核结果填入报告表,呈报各军种部。各军种部根据报告结果将军官分为四类:如期晋升、提前晋升、延期晋升、不晋升。训练考核报告制度有利于解决训练动力不足的问题。
部队训练报告制度
这是根据美国“国家安全法”的要求,由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各军种部共同建立的。该制度要求报告四个方面:满员情况、齐装程度、装备完好率、训练进度。以营为基本报告单位,报告途径的上级司令部不得对报告作任何修改,但可以附上必要的评语,为修改训练方针、分配训练资源、调动各级人员积极性、减少影响训练因素提供重要的依据。
工作手册制度
工作手册制度是部队一线教练员用记录士兵完成士兵手册规定科目的情况。当士兵调离本单位时,其工作手册随同带到新单位。这可以使新单位的领导及时了解新来人员的训练水平,以便制定训练计划。
军官合格标准制度
军官合格标准制度由美军种部队与院校合作,共同培养初级军官的措施,使其成为精通本兵种专业的合格军官。军官合格制度分别对少尉、中尉、上尉提出了训练要求和应达到的标准,使军官能够明确自己需要训练和培养哪个方面的素质,为军官的自我训练提供了依据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