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高官称大陆重视谈判技巧对台造成压力
台海网12月9日讯 台湾的前“总统府国安会”副秘书长、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荣丰前天表示,中国大陆文字的模糊性、重视谈判细节与技巧,对台湾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荣丰在海基会主办的“两岸交流开放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题为“中国对台湾谈判策略之探讨”的演讲。张荣丰具体建议,未来两岸谈判不应纯粹界定在两岸,应有国际眼光,凡涉及台海和平、国际空间,应适时引进第三者;谈判地点尽量选在第三地;与中国大陆谈判程序性磋商很重要,不应祇重视谈判桌上的表现。
张荣丰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许(John Nash)的赛局理论及谈判逻辑深入分析,中国大陆的谈判策略。他强调,台湾对中国政府提出的谈判前提、原则与议题必须破除文字迷障。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裴敏欣坦言,中国大陆政府确实是谈判高手、很会谈判,从游戏规则的设定到许许多多的细节,中国大陆都很重视。
裴敏欣观察,中国大陆历次与外国谈判成功,多半是中国政府处于弱势时期,例如,美中建交、2001年进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强势时期,因为国际地位提升、筹码也多,谈判反而不成功,如最近的美中贸易谈判。他认为,强势时期的中国政府,对原则性相对坚持,导致对手不愿上谈判桌,中国政府应该学习“强者让步”。
裴敏欣也透露,中国大陆政府对台湾的谈判目标很明确,那就是统一。他记得已经去世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曾说过,要与台湾谈判就是要谈统一,否则,就没意思。台湾方面跟中国大陆谈判则担心被吃掉,导致双方很难有互信。
台湾学者杨开煌则说,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上一直没有共识,正代表双方完全不信任的关系,一边要“国与国”的关系,一边坚持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他认为,两岸谈判时,台湾不见得完全处于不利地位,台湾也可以主动出击,提出多样性议题,例如,中国大陆提出“一个中国”,台湾可以谈两岸定位问题;台湾也可以出奇不意及创造性议题,增加台湾的谈判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