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筠:道德危机、婚姻衰败与“美国梦”的幻灭
自1999年起美国开始发布婚姻年报,追踪婚姻的变化情况并对关于婚姻问题的全国性讨论提出见解,2010年度报告《当婚姻衰退时》(When Marriage Disappears)由弗吉尼亚大学和美国价值观研究所联合发表,试图将焦点集中到“美国中等人群”(Middle America)这一群体上,其中对美国中等人群的定义是:具有高中学历但未受过4年大学教育的群体(Moderately Educated People),他们占美国成年人口总数的58%。报告指出,美国中等人群曾是“美国梦”的追寻者和代表者,而今他们的婚姻却大大衰败,非婚生育比例陡增,单亲家庭渐成主流,而美国上层阶级的婚姻却显强固。两者之间婚姻状况的区别,也反映了他们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差距。
非婚生育比例陡增
美国中等人群的成年男女保持第一次婚姻的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的73%下降到21世纪初的45%,25—44岁的女性同居者人数从1988年的39%上升到68%。最令人震惊的是非婚生育比例飙升:14—44岁的女性非婚生育比例从1982年的13%上升到2008年的44%,而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上层女性的非婚生育比例仅从2%上升至6%。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中等人群的婚姻幸福和稳定程度与上层阶级差不多,但如今美国中等人群的婚姻生活状况却向下层贫困人群看齐了。
单亲妈妈和非婚生育在美国中等人群中如此普遍,无疑与这个群体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福利政策都有直接的关系。哈佛大学公共政策研究者艾丁(Edin)教授指出,当前美国的非婚生育很少是因为少男少女对避孕方法的无知导致“非意愿”怀孕的结果,而多半是成年男女自愿的选择,他们并非不懂避孕。
在非婚生育的低收入女性中,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孩子可以充实她们的生活,无论孩子是否在计划之中,都被视为一件礼物、一个玩伴或给迷茫的生活带来快乐的元素,而不是将养育孩子视为一种责任。她们并不认为结婚是生孩子的前提,有人甚至在恋爱几个月后就生了孩子——反正有社会福利可以依靠。虽然有一半的未婚妈妈在生孩子时是与孩子的父亲住在一起的,但这种同居关系往往脆弱而短暂,彼此缺少了解与承诺,多半在孩子出生后就分手了。在大多数美国中等人群看来,性与婚姻和做父母无关,生孩子也未必需要结婚,甚至很多人把非婚生育用作获得福利援助的手段。但从关系的长久性和养育孩子的环境来看,非婚生育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孩子的降生通常导致同居关系更难持续下去,分手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不忠、意外怀孕等现象在美国中等人群中日趋普遍,使他们很难相信也没有能力成就婚姻。尽管他们中间有些人对婚姻也有期待,但实现婚姻理想的能力却很低下。另外,经济转型也加剧了美国中等人群的婚姻衰退。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的制造业大量转移到国外,劳动技能的价值降低,而智力、文化素养、社交能力等的价值大大提高。许多职业都要求大学以上学历,那些没有大学文凭的“蓝领”们开始失业。越来越多的男人因为挣不到体面的工资去养家而自卑,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资格结婚,女友也无心与他们天长地久。于是,婚姻在“蓝领”群体中衰退,同居关系激增。某些同居男女原本也怀有一个“美国梦”,他们之中一部分人挣扎着去结婚,想过上体面的生活,但却无法维持婚姻,往往是结了离、离了结,成为社会上的“多婚一族”。
单亲家庭渐成主流
在美国,约有半数婚姻以离异告终,而60%的离婚者是有孩子的。大多数离异家庭会出现收入水平降低的情况,这又是孩子辍学的潜在因素。此外,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延续到孩子成年后,他们成年后患抑郁症、自身的婚姻难以维系、受教育水平低等情况比在完整家庭中长大的人更严重。
多数离婚者后来还会再婚。据统计,1/3的美国儿童有可能在其成年之前与继父或继母生活,其中90%是与亲生母亲和继父生活,这给孩子的心理、行为、健康以及受教育都带来了许多问题。而美国的未成年人经历父母分手、家庭变故和与陌生继父或继母相处的情况,其普遍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8%的美国孩子在15岁之前,家里进出过父亲或母亲的三任同居伙伴,这个比例在瑞典只有2.6%,在加拿大则不到1%。
大量证据表明,稳定和谐的婚姻、双亲同在的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和福祉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婚姻制度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要确保父母双方把抚育下一代这一困难而又长期的责任担当起来。在最近若干年的家庭变化趋势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这是因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包括受虐待、抑郁、学业失败、违法犯罪等,比完整家庭的孩子要高出两到三倍。1960年,只有9%的孩子在单亲家庭中生活,到2009年,这个比例上升到25%。绝大多数单亲家长是母亲,近年来单身父亲的比例虽有上升,但仍不到18%。
奥巴马总统执政后一度倡导“父亲责任运动”,并建立了一个父亲责任与健康家庭工作组,来自非洲裔黑人群体的他曾呼吁:“在非洲裔美国人社区中,父亲缺失的家庭所占比例之高,已成为一种真正的危机!”然而,美国家庭中父亲缺位的情形已太过普遍,“无父的人生”已是积重难返,总统的呼吁并无回天之力。
总之,就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危机而言,仅从经济本身去谈论病因和开具处方是不够的。经济危机的背后是一场灾难性的文明危机,其中包括了婚姻家庭文明的危机,两性关系中的道德失范、极端个体主义、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价值观泛滥,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