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各大财经媒体纵览
2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破6.30关口至6.2937,带动盘中汇价最高报6.2884,升至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的新高,引来各方热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陈建奇今日在FT中文网撰文《人民币升值预期能否再现?》,从经济角度分析道:“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双向浮动的基础正在形成,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所制约的汇率制度改革出现转机。……未来政府有望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比如增加汇率弹性或者适当扩大浮动幅度,然后逐步过渡到汇率市场化的目标模式”。
《华尔街日报》将此拔高到了战略高度,其昨日刊文《人民币能与美元抗衡吗?》,作者康乃尔大学教授兼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Eswar Prasad估算:“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推断,未来十年,人民币将逐步成为可挑战美元地位的储备货币,但不会完全取代美元”。英国《经济学人》同样认可了这一基调,“在未来十年似乎不太可能看到人民币本位取代美元本位”,而其文《中国——全球金融体系的新庄家》的推测则更为大胆:“如果说是英国奠定了金本位制的基础、美国主导了布雷顿森林协议,那么下一个金融体系的规则就可能由全球最大债权国中国制定”。
当各界智囊还在为人民币是否会取代美元纠结不已时,香港大学经济学博士、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米格一针见血地指出:《国际金融亦是政治》,其在《财经》杂志撰文分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认为这不仅仅是纯经济因素,还包括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西德对美国安全承诺失去信心、法国退出北约、英国再次被欧洲共同市场拒之门外等一连串政治诱因。其文道:“必须承认,国际金融的确是一种政治。永远的朋友与敌人都不存在,‘保卫美元’或‘保卫欧洲’,归根结底都是美国在保卫自己的利益。”这也为中国决策层提了个醒儿,人民币国际化绝不会一帆风顺。
2月9日,安徽省芜湖市突然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房地产新政,为在芜湖市区购买新房、二手房的购房者提供了一定的优惠。在当下房地产调控的敏感时期,此令一出,引发舆论界一片哗然。尽管12日芜湖市政府已宣布暂缓执行该政策,但这丝毫不妨碍21世纪网重提中国崩溃论,其今日头条评论沉叹《地产泡沫:社会不可承受之重》,字里行间满是焦虑之情:“中国政府不应该继续在地产行业中吸收过多的民间财富,过高的房价不仅影响到了经济安全,还制造了巨大的社会矛盾,并让国家的未来陷入暗淡。无论如何,中国社会都已经无法承受这个人造‘泡沫’”。
当然,热衷于高唱中国崩溃论的并非只此一家。自1月末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去年四季度连续三个月货币当局外汇资产下降以来,“热钱流出”、“外资抽逃”等字眼屡现报端。《财经》杂志近日刊文《无须过度担心外汇流出》,该文作者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认为仅凭数据就得出结论未免显得过于武断,其分析最近几个月外汇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现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在岸和离岸价格之间的价差,造成短期跨境货币流动加剧。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自2011年7月份升值幅度开始放缓,国际投资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开始改变。再加上去年9月下旬国际金融市场避险需求上升,使得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货币都遭到一定程度的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