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见证极端天气“常态化”
“这场寒流把整个俄罗斯都冻僵了。”连日来的极寒天气让俄罗斯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同样遭遇极寒的波兰,天气又在两三天内反复无常,骤寒骤暖上演“冰火两重天”,而法国、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的人居然可以在20摄氏度的“春天里”过圣诞节。极端天气就像一个人格分裂的患者,众多国际媒体把2012年定性为“被极端天气致命的、代价高昂的和到处屡创纪录的一年”。天气异常也让科学家产生对立,有人认为“极端天气将成为常态”,有人认为“人为的全球变暖是一场闹剧”。不管怎么说,正像一名美国气象学家期盼的那样,在熬过多个天气恶劣暴躁的年份后,但愿2013年是平凡的一年。
“致命寒冷”重创俄乌波等国
进入12月以来,俄罗斯、乌克兰、中国、蒙古国等北半球国家遭遇罕见严寒。受冷空气袭击,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部分地区气温低至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俄气象学家称,自1938年以来俄罗斯还未有过这样的异常寒冷天气。有报道说,蒙古国西部某些地区降至零下50摄氏度。日本北海道24日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28摄氏度。乌克兰近期也大雪不断,积雪厚达半米,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0摄氏度左右。自12月寒流入侵以来,乌克兰已冻死83人,其中57人死在大街上,15人冻死在家中。
俄罗斯被冻死冻伤的人更多。截至12月25日,极寒已造成123名俄罗斯人死亡。据俄新社27日报道,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公布一组数据:2012年俄罗斯因自然灾害死亡的人数大幅增加,与去年相比增加近93倍。其中后果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库班洪水,仅在克雷姆斯克市就夺走170余人的生命。同时,今年俄罗斯有7.081万人受灾,是去年的3.2倍。极寒天气或许会影响到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预计对秋播作物造成的损失在8%到9%,在个别地区还会达到25%到30%。近几年俄罗斯的极端寒冷天气频繁出现,2006年西伯利亚等地气温出现过骤降,最低接近零下60摄氏度,一天之内就有24人冻死。
在东欧,极寒天气也让波兰人感到恐慌。12月中下旬,连续几场大雪将波兰完全覆盖。18日夜间,华沙部分地区的积雪厚度达70厘米。仅12月上半月,波兰就有30多人冻死,比去年同期多出一倍。22日和23日两天,因道路结冰,波兰警方共接到510多起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另有200多名行人摔伤后被送进医院治疗。但从24日上午开始,波兰全境气温迅速回升,华沙的气温达到5摄氏度。短短两天时间内气温骤升,令很多波兰人非常不适应。
波兰气象专家在TVN24电视台的天气节目中分析,圣诞节前后出现罕见的“冰火两重天”现象,原因是波兰先遭遇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流,再遇到从西南部吹过来一股暖空气,“瞬间将寒流吹走”,造成气温回升。气温回升在欧洲中西部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圣诞节期间,在法国、德国、瑞士等国都出现20度以上的反常天气。阿尔卑斯山地区一些滑雪场被迫暂时关闭。在德国南部的慕尼黑等地,年轻人甚至跑到河里洗澡。
人类被逼适应极端天气
严寒的天气让人们学着去适应。美国《连线》杂志20日建议美国人“储备好热巧克力和备用铁锹吧,因为世界大部分地区包括美国东部将遭遇一个寒冷和多雪的冬季”。在俄罗斯,讨厌寒冷的人会想起《日瓦戈医生》中那句“暴风雪充斥着整个世界,无法抗拒,也无法战胜”。不惧严寒的人会想起普希金的那句“严寒和太阳,这是多么美好的日子”。为抵御严寒,很多俄罗斯人养成酗酒的习惯。在俄罗斯,医生警告说,3岁以下的孩子在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以下时就不要再出门了。鉴于一些俄罗斯人计划在新年假期远离寒冷、到温暖地区度假,医生也建议说:“从极端寒冷地区到极端炎热地区,对人身体的适应性要求很高,因此尽量不外出度假,抵抗寒冷最好的办法应是滑雪和睡觉。”
极端天气更是对很多国家市政管理、应急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考验。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危机局势国家管理中心21日宣布,因气候异常,俄罗斯有6个联邦区的18个联邦主体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莫斯科等大城市的用电量也达到历史新高。由于俄罗斯的供暖管道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化严重,遇到寒冷天气容易发生爆裂。仅19日一天就有25万俄罗斯人受到水暖电系统故障的影响。列宁格勒州约6000人和弗拉基米尔州的1200人停暖。图瓦共和国、车里雅宾斯克州等偏远地区都出现供暖事故,一些学校和幼儿园停课数天。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25日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提醒那些经常出现供暖问题的地区的官员说,“这种现象应该值得警惕”。针对极寒天气,俄加强公交运力,为避免交通堵塞,俄紧急情况部出动400多个机动小组,在各地公路危险地段巡逻,在一些道路两旁设立帐篷营地,向司机和乘客提供取暖、食品和医疗服务。
为抗寒,华沙市政管理部门在市中心主要路口放置取暖火炉,密切关注无家可归者、独居老人和醉酒者的行踪,严防这些人被冻死。早在今年入冬前,华沙市政府就新购置50辆除雪车。18日晚暴雪过后,在仅有170万人口的华沙,市政部门就出动170辆除雪车,保证市内交通畅通。
尽管如此,难以预测的极端天气还是让人们束手无策。2012年一年,肆虐欧洲的寒流造成800人丧生;大西洋中部的强对流风暴造成美国数百万人遭遇断电窘境;超级台风“宝霞”导致上千名菲律宾人死亡……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局长简·卢布琴科无奈地表示:“每年都发生截然不同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这些“显然并非‘反常’事件,而是‘系统性的变化’。”德国波茨坦研究所气象学家斯蒂芬·拉赫姆斯托夫认为:“随着近十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出现各种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人将意识到气候异常带来的不利影响。”
“极端天气2012年屡创纪录”
“2012年的极端天气是致命的、代价高昂的和到处屡创纪录的!”美国《赫芬顿邮报》12月20日一篇文章这样盘点即将过去的一年。实际上,2012年不仅有很多国家遭遇极寒天气,据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专家的统计,有5个国家今年的最高气温打破历史纪录,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2012年或成为全球第8个最热年份。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迈克尔·贾拉也表示:“据预测,此类现象将会更多。”美国也经历从一个极端转化到另外一个极端的现实:2011年的历史性洪水让位于2012年的灾难性干旱。美国国家气象局代理局长劳拉·佛吉欧尼表示,美国的正常天气已经改变,“极端即是常态”。
“极端天气成为常态”的说法被一些人认为是耸人听闻。按照环保组织“建设性的明天委员会”《2012年极端天气报告》的说法,有关极端天气是“新常态”的说法是一场闹剧。该报告最近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引来小冲突。报告作者之一、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顾问克里斯托弗·蒙克顿勋爵因公布报告被赶出会场。该报告引用的最具煽动性的材料是,今年11月29日125名科学家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声称“现有证据不足以表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或将要引起全球变暖”。一些人认为,所谓“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候崩溃”无非是征收碳税的诡计。
俄《共青团真理报》24日报道,对于严寒频繁袭击,俄罗斯科学家阿布杜萨马托夫表示,由于太阳活动的降低,未来将不是全球变暖,而是小冰河期再现。但也有专家认为这一理论没有科学依据。俄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气候学专家什马金强调,预言气候变化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实际上没有人知道答案,但目前我们还看不到任何变冷的迹象。正在变暖倒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无法预测太阳的行为。”美国大气和环境研究所的季节性天气预测专家科恩表示:“大自然所带来的天气恰好与人们预期的相反。”他认为,全球变暖,让北冰洋地区湿度较高的冷空气缓慢南下,造成部分地区出现极寒和多雪天气。
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监控主任德科·阿尔恩特说:“我们已经历两个天气恶劣暴躁的年份,但愿2013年是平凡的一年。”老天爷或许并不能如人所愿。俄罗斯《晨报》26日在题为“严寒天气一个月后再回来”的报道中写道:“笼罩整个俄罗斯两周时间的严寒天气终于过去了,这场寒流把整个俄罗斯都冻僵了。但俄气象中心专家扎沃德琴科夫预测,这场寒流并不是今年冬天最冷的,最冷天气将出现在明年2月。”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研究员祝从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今年在中国北部及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欧洲东北部地区发生的严寒天气和暴风雪是环流异常的结果,与入侵北方的冷空气非常频繁有关。最近两年冬天非常寒冷,夏天又非常炎热,对此现象,祝从文解释说,全球变暖不意味着全球所有地方都变暖,有些地方变暖得更厉害,有些地方反而还会变冷。这是因为全球大气环流整体上有相互制约和调整的作用,但整体趋势是变暖。北方地区过去10年变暖的速率降低,变暖的区域向南移动到北纬40度以南,而且变暖的状况更明显。据他分析,太阳活动周期从2012年开始逐渐从低谷往上走,是否能把“北边下降的温度给补上”很难说。根据今年情况,明年夏天中国可能会出现高温和持续降雨,但俄罗斯持续高温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不能用“全球变暖”以偏概全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气象学家迈克尔·曼恩提醒人们:“今年所发生的尤其是一种告诫。如果我们一如既往地使用化石燃料,我们目前看到的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内的常态。”俄新社援引一些俄罗斯专家的话说,人类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导致地球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失衡。虽然很多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当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之间出现矛盾时,仍然功利地选择前者。这样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可能将会出现更多的极端气候,人类的生存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对于近年在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北京大学专门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张海滨教授认为,并不是所有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都与“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有关。有些现象是“全球变暖”引起的,有些不是,不能以偏概全。张海滨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很快将在2013年公布最新的评估报告,该报告会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拿出经过国际评议的、可靠的科学结论,帮助人们判断哪些灾害和极端天气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波兰特派记者 谢亚宏 李增伟 ●丁雨晴 柳玉鹏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