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粤门槛难降 华媒望高考能真正突破户籍障碍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截至今天,包括京沪粤在内的14省区市已先后划定各自的“门槛”。海外媒体对此问题予以持续关注,评论认为,北京、上海和广州,对异地生源,仍设置了重重门槛,希望中国高考可以真正突破户籍障碍,各地教育做到公平对待。
香港《文汇报》文章《异地高考 京沪粤未撤门坎》称,被认为方案出台难度最大的“北上广”三地,30日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三地均要求随迁子女父母在当地缴纳社保,北京、上海还将为随迁子女父母设定其他门坎。
台湾《联合报》文章称,大陆各大学招生对本地生与外地生采取不同标准。三大都会区“北上广”近日分别宣布将实施改革,允许在本地居住一定年份的外地生,可以“异地考试”;但资源最多的北京,仍将范围限制在技职体系,显示改革艰难。
英国BBC中文网文章称,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推出旨在放宽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异地高考的规定。新的规定虽有所放宽,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仍未能与本地生同等待遇。一些本地生家长也表示忧虑,认为人数众多的外地生抢占了本已资源紧张、名额有限的中高考教育,放开随迁子女异地考试会激化矛盾。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北上广异地高考依旧难》称,作为户籍制度的一个“衍生品”,中国大批随迁子女难以实现就地高考,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公平性问题。
文章称,在外来人员集中的北京、上海和广州,对准予参加当地高考的异地生源,仍设置了重重门槛限制。部分地区目前公布的异地高考条件较为苛刻,对大多数外地生源来说,就地高考仍遥不可及。
文章称,异地高考被认为将有力地促进教育公平,但对于外来人口集中的区域而言,在大量考生流入之后,将面临着资源调配的压力与承载能力的考验。尽管北上广的异地高考方案被批为“保守”,设置的门槛并不低,但各地出台的政策,应是在教育资源情况和外来务工子弟入学需求之间做出了艰难的平衡,同时也照顾了当地人对教育资源竞争的恐惧。
文章称,在现行户籍制度成为阻碍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障碍之下,被称作户籍改革“破冰”之举的异地高考,毕竟跨出了较具实质性的一步,被视为教育改革的进步表现。外界也表示,在各地前期过渡阶段结束后,希望中国高考可以真正突破户籍障碍,各地教育做到公平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