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中科院院士王正敏造假:专著抄袭 仿造人工耳蜗骗取国家经费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其导师、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涉嫌学历造假、学术抄袭、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日前这一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据央视报道,王宇澄称王正敏至少有57篇论文涉嫌抄袭。
但论文造假跟王正敏的其他行为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央视调查后发现,王正敏“克隆”国外“人工耳蜗”样机冒充自主研发。王正敏团队以各种名义报项目,仅2012年就获经费4000多万。而他仿制的劣质人工耳蜗,让患者备受煎熬。
王正敏的专著涉嫌抄袭。
“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一:院士遭举报 论文造假专著抄袭
去年11月14日,《南方周末》曾刊载报道《学生举报导师披露院士评选内幕》,对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被学生举报一事进行了调查。南周发现,王正敏申报院士前,共发表论文271篇。但其中有88篇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发表。这88篇“论文”中,除了14篇是从《耳显微外科》一书摘取之外,还有40余篇文章是作为非研究性文章发表在“发刊词”、“专家笔谈”、“我如何做”等栏目的小品文。
在王正敏当选院士时提供的271篇论文中,记者发现,其中还有6篇文章属于“一稿多投”(一篇论文在国内外两处发表,在计算学术成果时,却当成两篇学术论文)。
而央视的调查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据央视报道,王宇澄称,在王正敏的271篇论文至少有57篇涉嫌造假。其手法之一就是将自己的专著《耳显微外科》一书的内容,拆分成14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
在王宇澄提供的材料中,王正敏的书和杂志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书的第一章是《耳聋手术》,而他的论文也叫《耳聋手术》,内容一模一样。
据王宇澄介绍,王正敏造假的另一个手法是一稿多投。同样的论文发表在国内杂志上,又去国外杂志发表,这样就可以算作两篇论文。
王正敏论文造假的手法之三是,把他担任主编的、发表在《眼耳鼻喉科》杂志上的非研究性论文,包括发刊词、专家笔谈、我如何做等栏目的小品人也列入院士增选论著复检材料。王宇澄称,他甚至把给学生做的选择题、医学史的介绍也当成正式的论文。
王宇澄告诉记者,王正敏的第一本专著《耳显微外科》的一百多幅耳部手术的手绘图跟王正敏的导师Ugo Fisch教授专著中的图片相同,但未注明图片来源。书中参考文献里,也没有提到FIsch教授的专著。王正敏的另两本专著《颅底外科学》和《耳显微外科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003年,王正敏开始撰写他的第三本专著《耳显微外科学》,王宇澄参与了编辑工作,目的了王正敏抄袭的全过程。据王宇澄介绍,王正敏拿出了很多外国专著,然后让他们去扫描,扫描之后,将英文注解翻译成中文,便成了自己书中的内容,其中大概有200多幅,但并未注明出处。
复旦大学在2011年的《复旦大学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规定》中明文规定,“将他人论著中的内容,录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明出处”,“将外文作品的全部或部分翻译或改写作为自己著作的内容,而不加明显的注释的行为等”均属于抄袭。
吊诡的是,在接到举报后,复旦大学去年11月回应称,未发现王正敏存学术不端,仅称有学术不规范之处。
此外,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候选人行为守则也明文规定,不得做虚假陈述,不得提供研究材料等方面的不实信息。
“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二:王正敏仿造外国人工耳蜗骗取科研经费
王正敏的人工耳蜗是劣质的仿冒品。
随着央视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2003年王正敏领衔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整个过程也令人质疑。
人工电子耳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聋人康复新技术,重度听力言语障碍病人植入后,通过言语康复训练以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用听觉和言语与人交流、融入社会。1982年,澳大利亚科利尔22型人工耳蜗通过FDA认可,成为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蜗装置。王正敏作为中国最早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医生之一,他最早提出了研发中国的人工耳蜗。于是,他找到范宝华,让他想办法得到了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人工耳蜗样机。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范宝华:澳大利亚产品是我想办法问人家要了一个样机。
记者:澳大利亚人工耳蜗样机?
范宝华:嗯,参考参考。
那么,王正敏研发团队接下来做了什么呢?记者找到了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沈义虎。
沈义虎是王正敏研发团队的主要研发人员之一,具体负责破解国外人工耳蜗样机的芯片。这位研发人员承认,他们的人工耳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而是模仿了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产品。
“他(王正敏)说完全知识产权谁考核他,有人考核他吗?国内没有人考核他的。自己说了算的。你说那些专家委员会他们知道什么?他们不知道的。”沈义虎说。
这位研发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对科利尔人工耳蜗芯片内部电路的提取、分析、整理,研究他们的芯片技术原理、设计思路、工艺制造和结构机制,然后依葫芦画瓢做出了自己的芯片,这个过程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但为了避免科利尔公司找麻烦,他们在外观等和线路等环节做了修改。
1997年,王正敏团队研发的“多道程控人工耳蜗”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对国产人工耳蜗进行产业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了争取国家、省市科研经费,王正敏研发团队和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各种名义向有关部门申报项目。
记者了解到,仅在2012年,他们就获得国家级项目两个,获得专项经费4000多万,其中,“国产人工耳蜗及临床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卫生部专项科研经费2171万元;“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工信部经费2138万元。
“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三 “仿制品”有隐患 志愿者受伤害
根据规定,人工耳蜗要上市销售,必须先要通过临床试验。2009年,上海力声特公司招募了49名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免费为他们植入了力声特人工耳蜗。4年过去了,人工耳蜗有没有为他们带来“福音”呢?记者最近对8名志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出乎意料。
家住山西朔州的梁珍失业已经快两年了,失业的原因是他的人工耳蜗坏了,耳朵听不见了,这让他非常痛苦。“它坏了之后就像又进了地狱一样,那种感受非常非常的痛苦,只能等待就是特别特别痛苦的一个过程。”梁珍说。
梁珍告诉记者,小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他双耳听力严重受损。2009年,他报名参加了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免费植入了这家公司生产的人工耳蜗。
“他们就是说产品终身不会坏的,就是坏了之后终身保修。”
但是让梁珍没有想到的是,植入的人工耳蜗仅仅用了2年就坏掉了。梁珍多次和上海力声特公司联系,希望能重新植入一个新的人工耳蜗,但对方称要等新的产品出来以后才能植入,这一等就是一年多。
“他们就开始拖延了,就是说产品需要慢慢的升级,升级了之后自然会通知你的,到后来就没有通知,再后来就联系不上了。”梁珍说。
梁珍说,在植入人工耳蜗以前,他的右耳还有一些残余听力,但是做了手术以后,完全丧失了听力。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梁珍这样的志愿者不在少数,记者通过互联网采访了湖南、河北、上海、新疆等地的7名力声特人工耳蜗志愿者,除了上海的一名志愿者因车祸撞坏了耳蜗以外,其余的6名志愿者人工耳蜗仅使用两年左右就坏了,使用时间最短的只有6个月。记者了解到,目前志愿者仍在等待力声特公司的新产品上市。他们坏掉的耳蜗至今仍残留在耳朵里,身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河北无极县一志愿者家人说:“做完手术效果一直不太很好,后来就一直没戴过,我只是听他说漏电。”记者:“漏电有什么反应吗?”志愿者家人:“漏电舌头发麻啊。”
有志愿者告诉记者,上海力声特公司为了掩盖事实,威胁他们如果把耳蜗坏了的事情说出去,公司将不会给他们植入新的耳蜗,很多志愿者因此不敢向外界透露他们的信息。由于力声特公司对外界封锁了志愿者的信息,记者只采访到了其中的8人,其他志愿者的耳蜗使用情况至今仍是一个谜。力声特人工耳蜗为何出现这些质量问题呢?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夏正毅认为,王正敏研发团队转让给力声特公司的技术早已过时了。
夏正毅:“这个产品是王院士发明的,2000年的产品。产品现在都15年,15年前的手机现在还会用吗?对吧,道理是一样的。”
记者在进一步的调查中了解到,在技术转让的过程中,范宝华成立了自己的耳蜗公司。他透露说,自己并没有把全部技术转让给力声特公司,而且还在技术资料里做了手脚。“转让给力声特的技术资料那么厚一摞,没有那么简单的。资料是死的,里面还有假的,能搞起来将就将就吧。”范宝华说。
“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四:人工耳蜗虚假炒作 上市公司成赢家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海南海药的控股子公司,王正敏研发团队研发的人工耳蜗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并没有给海南海药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反而拉动股价不断攀升,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11月初,海南海药董事长刘悉承发布一份公开资料称,公司新品人工耳蜗在今年12月份会规模生产,明年有望产生利润。此消息一发布,海南海药股票立马反弹,每股上涨了1.25元。那么,力声特公司12月份到底有没有规模生产呢?12月中旬,记者来到这家公司的生产车间,并没有看到任何规模生产的迹象。
记者看到,在生产车间,只有1个工人在工作;在公司的库房,记者看到的都是空包装盒,并没有看到他们生产的新产品。
经过调查,上海力声特公司发布的今年12月规模生产的消息并不属实。
夏正毅:“目前来讲不宜打得太开。因为一方面就像你所讲的,产品质量不是特别好,到时候弄得太多过两年,过五年不好还得召回,何必呢?对不对。”
今年4月中旬,海南海药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近期与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市慈善总会签署了《大连市夕阳复聪项目合作协议》,由上海力声特向大连市中心医院销售REZ-1人工耳蜗300套。此消息一公布,又一次引发了海南海药股票的波动。但是记者来到大连市慈善总会核实情况后得知,这又是海南海药发布的虚假信息。
记者随即又来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医院负责人也否认了向力声特公司订购300套人工耳蜗的事实。
大连市中心医院五官科主任张庆丰:“我们订了一个合同、意向,我们没有执行。当时我们就跟他讲,我们看了看他有好多情况,我们就说我们要进行一次临床试验以后才能决定。但是我们现在通过我们的临床试验发现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好。”
记者注意到,海南海药发布订购300套力声特人工耳蜗的消息之前,海南海药的股价是每股9.40元,但在一周之内就涨到11.29元,每股上涨了1.89元。
记者注意到,从上海力声特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签订人工耳蜗技术转让合同以来,在近十年时间里,尽管国家投入了数千万的科研经费,该公司至今没有研发出任何新产品,也没有显著的销售业绩,但海南海药的股票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增长。
夏正毅:“这就是他(海南海药的董事长刘总)高明的地方。他只要维持这个股票的稳定,给大家看到预期的增长,完全靠公司盈利是挣不了钱的,靠资本运作,(公司)10年六千万(元)变成六个亿。”
记者注意到,海南海药股票在2004年收购人工耳蜗技术到2013年的近十年时间,从最低的每股2.9元涨到了最高的近40元,每股涨了13倍多。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范宝华:“他这个公司不是为了生产(人工耳蜗),他主要为了上市骗钱。”
记者调查发现,从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发到批准上市,海南海药集团是最大的赢家,收益不低于6亿元;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除了拥有上海力声特公司20%的股份之外,他们还分享了国家投入的数千万元的人工耳蜗专项科研经费;王正敏院士因为国产人工耳蜗的发明专利,在2005年顺利的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不过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的志愿者,正在承受手术失败后的煎熬。
梁珍:“希望大家能够伸出双手的时候救救我,希望我能够康复起来,重新再做第二次耳蜗(手术),让我重新听到,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开始我自己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