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雪萍:新年旧片,赞美私有化和贪婪
元旦那天,朋友群发的新年祝福里,发财加好心情,似乎没啥新意。
打开电视,想看看主流媒体新年有哪些新气象。某财经频道的预告栏里写着:“财富与梦想”,还是发财梦。打开一看,正播着“大型五集纪录片”:《中国股市1990-2010》。曾经看过一两集,是部旧片子。所以纳闷,为啥新年一大早便急切地重播这部片子?
尽管这次还是没头没尾地看,但从那两集半里,看出贯穿其中的“财富”与“梦想”,不是集体、公众、社会的财富或者共同富裕,也不是所谓的“中国梦”,而是“个人财富”的积累与“贪婪”之间的关系。通过为“股票市场”正名为后者“正名”,反之亦然。
表面上,纪录片聚焦“改革时期”的一段历史,关于“股票市场”的从无到有,跌宕起伏,以及所谓思想观念的斗争和政府政策的转变。
很多人都知道:“历史”同时不可避免的是一种叙述。叙述者的立场、观点、和历史观,直接或间接影响甚至决定“历史”如何被叙述被呈现。
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者立场鲜明,做出的片子直接印证上述道理:“叙述者”由被采访者和旁白两部分组成。被采访者主要包括两类人:“投资者”(包括最早的一些炒股人,被该片称为“早期投资者”,以及若干民营投资机构的代表)和某些相关国家决策部门的负责人,以男性为主。这一群“见证人”,无论受益多少,叙述的角度和立场基本一致:股票市场本身不是问题;是中国人原来的计划经济、“左倾”思想,及其所造成的一开始的“无知”和后来的“疯狂”和“无序”,有问题。
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片子的“旁白”不断穿插于“被采访者”所言之间,一步一步烘托出“财富”和“贪婪”是“千百年来的人性”这一主要观点,并且把“股市”简化成“财富”的发源地。
为此观点“正名”,旁白“言必称希腊”,抽象地、尤其是毫无批判分析地引用那些中国人这几十年来不断被告知的“普世的”西方名人名言。从富兰克林的“财富转变个人命运”到柏拉图的“财富带来宁静”,到达尔文,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到电影《华尔街》主角那句所谓“贪婪是好的”名言,到爱因斯坦关于长期持股的“秘诀”,到引用司马迁的“人去我取,人取我与”来赞美巴菲特这个所谓“股神”,等等,不一而足。
在类似不断的重复中,传递出的基本逻辑是,所谓“财富”就是“私人财富”,它是转变“个人命运”的唯一基础;“贪婪”是人的本性,“与生俱来”;“理性”和“合法”的贪婪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推动财富积累的动力,需要被作为“真理”来接受,也需要由“法律”来保护。
新年伊始,如此毫不掩饰地对“贪婪”大加赞美,都能让那些深谙资本主义本身之问题但又必须为其涂脂抹粉的西方政要、寡头、和文人墨客,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尽管他们一定私下窃喜。我想起两年前,哈佛教授Neil Fergeson在我所在大学作的报告。中心大意是,资本主义在美国出了点问题,但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正欣欣向荣。因此,他劝告美国精英不要担心甚至敌视“中国崛起”,因为后者在拯救资本主义。
Fergeson属于唱红脸的。1月2日,央视英文台的早间节目,主打中美邦交45周年。被采访者之一来自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这一位,属于唱白脸的。采访中,他对今后中美贸易关系的两点“展望”,直接了当:一,中国“国企”必须改革;二,TPP(跨太平洋伙伴组织)没有邀请中国参加,因为中国尚未达到足够的“高标准”。以后要参加,中国需要“申请”(如同当初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前提是中国必须达到该组织认为的“高标准”(high standards)。
习惯性的指指点点,毫不掩饰的傲慢。
无独有偶,那些在国内不断放言“国企”要私有化,“深入改革”就是进一步私有化的“经济学家”们,早就前呼后应了美国商会的要求。
新年伊始重播的“大型五集纪录片”对“个人财富”和“贪婪”的赞美,可以算是一种帮腔。
以纪录片《中国股市1990-2010》为底本出版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