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舰载机伙伴加油吊舱曝光 加油速度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2014年1月出版的《兵器》杂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办)公布的图片首次清晰显示歼-15战斗机挂载伙伴加油吊舱飞行。据推测图片可能是去年9月间在辽宁号上进行歼-15战斗机重载起降试飞时拍摄的。装备伙伴加油吊舱对于辽宁舰战斗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歼-15战机配用的伙伴加油吊舱
“伙伴加油”是一种从70年代后快速发展的空中加油方式,也就是不用大型专用空中加油机,而是在作战飞机上安装空中加油吊舱,作为同型战机的空中加油机。与传统的大型空中加油机相比,这种加油方式更为灵活,效费比高,尤其适合难以起降大型加油机的航空母舰来使用。美国海军在KA-6空中加油机退役后,就不再研制专用舰载加油机,而以F-18E/F舰载机携带副油箱和空中加油吊舱的形式来执行空中加油任务,此外苏联海军也在其苏-33战斗机上安装过UPAZ加油吊舱并进行过加油试验。
苏军Su-27UB使用UPAZ加油吊舱进行空中加油试验
从这次公开的图片来看,歼-15战斗机装备的加油吊舱外型与俄罗斯UPAZ吊舱基本一致,而不是此前国内曾展示的RDC-1加油吊舱。外媒报道,中国RDC-1吊舱是以80年代从英国获得的MK.32加油吊舱为基础研制的,目前已经装备在国产轰油-6加油机上。该吊舱的特点是头部有风力发电机用于驱动加油泵和加油管收放装置。美海军F-18E/F进行伙伴加油时就使用这一型号的吊舱。
《兵器》杂志中插
俄制UPAZ(俄文“通用加油吊舱”的缩写)吊舱是苏联时期研制的一种空中加油吊舱,其各种改进型广泛配用于俄罗斯各种型号军机上。与西方国家常用的Mk.32吊舱相比,UPAZ没有头部的风力发电机,但它在吊舱内设置有一个小型空气涡轮机用于驱动供油泵,因此可以更好的适应高速飞行的需要。此外,该吊舱供油速度较大,苏联曾在苏-27UB试验机上进行过试验的УПАЗ-1K型吊舱的加油软管长度26米,内径52毫米。加油速度可达2300升/分钟(配用于IL-78加油机的УПАЗ-1M吊舱达2900升/分钟),约相当于1.78吨/分。苏-33战斗机的机内燃油量约为9.5吨,歼-15与此基本相当,这意味着UPAZ吊舱只需要少于5.3分钟时间即可为一架歼-15加满油。相比之下,RDC-1吊舱每分钟只能供油1500升,加满一架歼-15战斗机的燃油需要8.2分钟左右。这一性能在世界上目前所有软管式加油吊舱中处于领先水平。由于空中加油状态下飞机的方向、速度、高度都要求稳定,此时的飞机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因此尽量缩短空中加油时间有很大意义。
类似UPAZ的加油吊舱出现在歼-15战斗机上可能意味着中国将会放弃仿制Mk.32的RDC-1吊舱,以后在国产软管式加油机上普遍采用类似UPAZ的新型吊舱。同时,加油速度更高的硬管式空中加油系统也已经在研发中,这种装置目前只有美国空军投入使用。
扩展阅读:航母舰载机空中加油的意义
对于航母舰载机来说,具备空中加油能力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对于“辽宁”号这样的滑跃甲板航母而言,歼-15战机巨大的载弹量和载油量两者无法兼得,如果需要组织对远距离目标的攻击,可以学习美国海军在越战期间常用的办法,即让攻击机满载炸弹,只带很少燃油起飞,随后在航母上空与伙伴加油机会合,加满燃料后实施作战。返航时如果燃料即将耗尽,还可以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
美国海军F-18F战斗机携带吊舱为EA-6B电子战飞机进行空中加油
其次,对于执行舰队防空任务而言,如果舰载机为了执行拦截任务,打开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超音速飞行时燃油消耗率会数倍于正常飞行,往往会迅速耗尽燃油,在没有加油机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昂贵的战斗机坠入大海。一般情况下,为保障安全,不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航空母舰舰载机都要控制作战半径,预留一部分燃料以免出现因燃料不足而迫降海面的情况,这意味着舰载战斗机的防空作战半径被迫减小。
第三,歼-15战斗机的原型苏-27设计时为了方便苏军执行在广袤的西伯利亚上空长时间巡逻的任务,设计了巨大的机内油箱,其正常油箱容量为5.2吨,满油时可载9吨,这方面歼-15与苏-27并无大的差别。但巨大的内油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歼-15不必携带副油箱,可以大大增加挂载武器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飞机过于庞大笨重,无法用丢弃副油箱的办法来提高飞机的敏捷性。而对于伙伴加油来说,这一特性却成了非常方便的优点,一架机内装满燃油的歼-15可以为两架只带很少燃料,挂满武器的友机进行加油到接近标准载油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