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文科生怎么就不如理科生了?-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近期刊登了留美博士生冷哲的文章《文科生为啥不如理科生?》,引起网友的激烈讨论。文理之争由来已久,从未争出个所以然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冷哲何苦掺和?原来事出有因,近日麦可思等机构联合发布《2013中国数理化(理科)基础教育白皮书》,调查显示起薪靠前的专业中理工科占据多数,而起薪垫底的十个专业却都是文科。作者于是梳理一番数据,提出文科生不如理科生的几方面原因:“专业壁垒”阻挡文科生转行步伐,学不动理科才学文科,文科生更容易“想当然”。
2009届毕业三年后薪资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引自《2013中国数理化基础教育白皮书》
冷哲的文章虽然基于数据作出分析,意在提醒文科教育的缺陷,可仅仅是旗帜鲜明的标题就足够激起读者的强烈反应了。有网友对文科生理科生的一刀切两分法“义愤填膺”,“毁梦者一号”说:按照作者的逻辑,就是我因为爱好而学了文科,从此就工资也不如人了,智商也不如人了,逻辑也不如人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就低人一等了。作者想阐述的是理科生比文科生更有逻辑,而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却在自我反驳这个观点,或者说自打脸,为什么呢?因为有逻辑的人,怎么可能直接用学科把活生生的人分成两类,扣个帽子就定性“文科生不如理科生”呢?
有网友对此为作者解释说:作者并没有否定具体的某个人,没有否定你,而是用统计论证两类人的差异。甚至有人调侃,当理科生每次用数据说话,就有文科生把自己作为个例代入其中,反而暴露出不懂统计的缺陷。冷哲端的挖得一手好坑。
理科生玩数学,文科生就没有“高大上”了吗?上哲学。一位网友思索起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天底下还有这样的道理?难道个人不是在整体里吗?既然整体都否定了,还谈什么不否定个人,简直是可笑之极。
然而,冷哲的文章是不是对文科生“整体”的否定呢?一些网友指出作者针对的不是文科生而是某些有害的文科生思维,并认为文科生思维在媒体中已经造成了很大危害,网友“贠宁872210347”说:有些“文科生思维”正在造成社会危害,文中举出的拿茶水当尿液化验就是一例。拿茶水当尿液化验至少出现了两次,一次是2007年,一次是2012年,两次都是记者搞的,都造成很大的轰动效应,严重损害了医生和医院的名誉。新闻报导不是个人行为,众多跟风起哄者也有过错,而且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足见“文科生思维”不是个别人的问题。
网友“卫邦”点名批评“文科生思维”的典型:特别是某些公知,天天炒作着概念。时不时就背上一段,没有点原创的。
但也有网友对此不敢苟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都搞不清楚,理科生还好意思争辩么?网友“家邦”回应称:但是他们代表所有的文科生吗?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错误,就判其他的文科生都有问题吧。这貌似有点不客观吧。媒体代表文科人?复旦投毒是不是可以代表理工科人?我无意冒犯逝者。文理工,本身所面向研究对象不同,这种差异不代表优劣,文理工思维本身因对象不同而不同,本身并无危害,如果你一定有证明其有危害,你的初衷是有问题的,我只能这么说了。就像一把刀一样,你能简单说它是邪恶或是可以雕出美食的工具。完全是因为用他来做什么。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本身并没有你所说的危害,是你认为他有害了,所以你觉得就有害了。
在文科生小清新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豆瓣,网友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文章,有豆瓣网友就指出作者的论据缺陷:文章说理科生在很多行业,甚至文科典型的行业都强过文科生。田忌胜过齐威王的场次确实更多,但因此就说田忌的马强过齐威王,则论据不足。文科生中的精英完全可能集中在某几个文科垄断行业,在这些领域甩理科生几条马路。网友虽然没有什么数据支撑,倒也不失为合理想象。
还有的豆瓣网友则表示作者给出的标准不够明确:文科生表示,看到“文科生不如理科生”这个命题,立刻会想到是以什么为标准?随着标准的不同答案自然可能不同,大而化之地讨论没什么意义。不过,冷哲既然从前述的调查出发,标准想必是收入吧。
尽管豆瓣网友普遍支持文科生,但网友BastardSword等表达了对作者的支持:毫无疑问,单纯的文科和单纯的理科都有自己的思维缺陷,比如理科生的呆板和文科生对科学的无知。所以,同时具备两种思维方式的人往往占据优势。但是从中国眼下的情况来看,能文能理的人大部分都选择了理,在一个依然是理工为王的社会,理科生占据优势不奇怪。当年我纠结了很久,最后选择了理科,而和我的选择恐怕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文科生从总体来说缺乏理性,崇拜非理性的人实在太多,而许多记者更是在报道中暴露出他们缺乏科学常识的缺陷。
豆瓣理科生果然沾些文科情怀,BastardSword不仅顺带批判了后现代主义,还承认文科有理性,只是太多文科生缺理性。这种认可文科、更深“打击”文科生的招术着实精彩。他说:且不说社会本身的偏好,单说从人类整体而言,具有理性的一群人,在总体上,相对较为非理性的人具有竞争优势。而理科生在总体上较为理性。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反理性”的口号,其实本身是可笑的,他们只能说是对现代社会不满的一种发泄,根本没有任何建设性、指导性和可行性,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而且事实上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什么新东西,大抵也能从过去找到踪迹。在每一次现代化中都会出现对理性的反叛,但是有什么用?无非是发泄不满罢了,和那些“怀才不遇”的古诗一样,偶尔被人观赏。社会的主流一直是理性主义,并且在可见的将来会一直主导下去。文科并非没有理性因素,事实上真正的学问都是包含了理性在里面的。不幸的是,太多文科生的理性实在是有限的,至少在中国是这样。比如说白岩松反对转基因,他按说已经是文科生里的佼佼者了,但是他在这一过程采访报道的许多明显具有巨大漏洞,缺乏说服力。
诸如此类在理性和非理性二元对立里争论的例子数不胜数,观察者不一一枚举,可能这是一开始就被论题设定好了的,跳出陷阱的人并不多。
文理科的差别不独国内有,冷哲一文也引来了不少在国外念书者的关注,他们讨论的积极性也很高:有网友表示大部分人选择了理科表明了理科的吸引力:当年那些文科理科都差不多的人,大部分都选择了理科,从此就可以看出理科本身对人才的吸引。
海外留学的理科生也占了大多数,但理科生就真是个个怀揣理想远赴重洋么?另一位留学生说NO!一位哈佛的学生沁冰结合自己在国内的经历回应,称选择理科大部分人是随波逐流:“但是当年那些文科理科都差不多的人”这一标准本身就大错特错,什么叫“差不多”?高考分科前文理科分别考出来的分数差不多?可笑,也不看看中国的文科考试是否能真的检验一个文科生的水平。中国的理科是一分钱一分货,文科绝对不是,文科生的诗书满腹才华横溢根本不是中国小中大学的考试能体现的。很多我们会的东西考试根本不涵盖,很多考试涵盖的东西我们根本不屑于会。就算标准不是中国教育体制内的,换成教育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如果那些“但是当年那些文科理科都差不多的人”都选了理科,也是因为所谓投资回报率吧?如果记者的平均收入大于程序员,IT公司才不会比报社吸引到的人多。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的,在中国外国都一样,选理科跟他们的才华毛关系没有,只是因为稳定,play safe而已。而且我倒觉得理科生才是庸人普通人更多,他们自知没有过人才华,不敢像李安一样甘冒奇险把整个青春赌在电影之类文科行业上,理科如果不够聪明也可以靠勤奋和积累求上进,文科如果没有才华,再怎么勤奋也就那样了,同样没有才华的人当然还是选理科保险了。
而另一位奥克兰大学的毕业生朝菌则对文理科的选择条分缕析,揭示出的竟是中国文科教育的问题:
1.选择理科的学生的数量远超过文科。高中二年级分班,我们班80个学生,只有3个选择了文科。我们年级12个班,每个班选择文科的人被挑出来,组成了一个13班,最终结果就是12个理科班+1个文科班。
2.文科和理科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几乎全都会选择理科。甚至文科成绩比理科好一些的学生,也会选择理科。
3.确实有很多学生,因为理科很差而选择了文科。文理都差的学生,则可能会考虑学艺术。我那个时候,班里好像还没有转去学艺术的。
4.我个人在中学里感受不到文科的任何乐趣。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科大部分是死记硬背一些“标准答案”。我自己随笔写得比较好,语文老师经常在班里读,我熟读《三国》、《水浒》,但是这些对于在应试教育中取得高分数并没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最终促使我选择了理科。文科的乐趣,只有等我出了国,在国外的汉学系旁听了一些课程才体会到。我从理科转到文科,中间耽误了几年的时间。
5.文科和理科要求的素质不同,因此很难比较文科生和理科生谁的素质更高,就像我们难以比较医生和诗人一样。用就业率或者就业后的薪水来衡量是一种方法,但是它们受到国家政策、社会结构、经济形势、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影响,未必有说服力。
6.庄子谈到过“无用之用”,一个人学文科,可能是出于喜欢文科,而不是为了在将来取得好的就业机会,就好像艺术家所说的“为艺术而艺术”一样。而一个人学理科可能怀了一种功利的目的。当然,很难说文科生和理科生谁更功利一些,正如我上面所说,一个人选择文科可能是因为理科学得不好,也就是说,同样是一种谋生的策略。
薪水、就业固然是方便称手的尺子,但网友们深入而各有侧重的讨论,已经展现出这把尺子的局限,也超出了冷哲文章的内容。文理科教育的优劣,以及造成的现实影响,是说不尽的话题。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已经预示文理分科将取消,但偏文偏理者恐怕还会继续在文理之争中战斗下去。而在大学阶段,文理综合教育是否会有更多的探索创新,以培养素质更全面的人才,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