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青年薇薇眼中的中美关系-观察者网
薇薇是第二代美国华裔,刚刚从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政府系(相当于中国的政治系)毕业,主修国际关系。她也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培养外交官闻名的乔治城大学读过2年书。中国人可能难以想象这是一所天主教会办的教会大学,但是有许多美国外交官退休后在那里教书。学校和美国政界关系密切,学生中有许多世界各国元首和高官的子女。上周,观察者网邀请她做客观察者网会客室,分享她这一代年轻美国华裔眼中的中美关系。
“我还在找工作。虽然我是美国籍,但因为小学三年级时在中国念过一学期,因此要在美国找外交方面的工作仍然受到很多政治审查的限制。美国外交官重点语言要求是阿拉伯文、中文和韩文,但是这三个族裔的美国公民通过的‘安全审查’(类似中国文革时的政审)要1-2年。大家都知道,泄露美国机密的主要是单身的白人男子,但是,美国的安全审查依然有明显的族群差别。”刚开始自我介绍时薇薇就苦笑着解释美国实际生活中的“政治”。
现场有中国网友问她,有没有来中国找工作试试?“有啊,我在美国驻华领馆的商务处实习过,可是中国的竞争好像比美国更激烈,毕竟除了本土的大学生外,这几年回国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了。我实习时遇到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我说:哇!你英语比我还好,他们的发音真是太标准了,中文当然就更比我好了。我回来在语言上其实没多大优势。”
比起上海,薇薇说她更喜欢北京。“上海太国际化了,到北京才能看到更中国化的东西。”会客室里有位嘉宾接着她的话问:中国媒体对美国的报道都很笼统,模糊了个性,只留下了一个群体印象。我们想知道普通美国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最近有国外媒体说,中国的外交已经开始背离邓小平时代韬光养晦的政策。那么在美国人眼里,中国如今是不是一个雄心勃勃准备崛起称霸的姿态?
薇薇认为,在北京能看到更多中国化的东西。图为故宫
“我觉得和中国以前的领导人相比,普通美国人可能更喜欢习近平,他和他夫人的形象更容易被他们接受,亲民的作风更像他们熟知的西方总统的行事方式。他用的一些词汇,像Chinese Dream,听上去就像模仿美国梦,让大家很受用很放心。这给国际社会一种感觉:中国不会另搞一套,这其实就是一种韬光养晦。”薇薇说。可能在一些中国人看来,美国是一个被一小批精英把持决策方向的国家,但其实媒体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利益集团。你会发现西方媒体更喜欢习近平这样有西方式个人魅力的领袖,更像个民选政治家,能获得广泛的民意支持。
“这就是毛泽东讲的群众路线。”有人插了一句。
“美国和欧洲现在的重心是吸收中国投资,拉动他们国内的经济。从这个方面来讲,在报道中国的消息时,美国的财经媒体像《华尔街日报》可能就比一般媒体比如《纽约时报》更客观些。其实在西方,‘中国威胁论’并不是主流,《纽约时报》会骂中国,会一直报道陈光诚。许多美国人相信,中国道路的结果可能只有两个:要么崩溃,要么走向和他们一样的普世政体。到过中国的美国人会说中国比美国更资本主义,竞争更多,福利更少。”
说到这里,在场有人提问薇薇:“美国人有没有觉得自己正在各种麻烦中走向崩溃?他们有没有危机意识?”薇薇回答说:“确实有一种声音觉得美国应该收缩,不应像以前那样过多干预他国事务陷入战争泥潭,而应该致力于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也是奥巴马上台后承诺要做出的调整。”薇薇很肯定地说:“但美国不会崩溃。奥巴马的医改法案一定会推行下去,美国不会分裂。”
说到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以及中美日三国关系,薇薇讲起东亚包围圈。“现在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也很矛盾,一方面她希望借日本力量平衡和牵制中国,另一方面又害怕日本坐大,自己无法掌控。美国人对安倍还是有怀疑的。但美国也讲过,如果中日开战,他们一定站在日本这边,这一方面是吓唬中国,一方面是给日本安慰,不过美国人还是希望不要发生战争。”
“他们猜会是中国先动手还是日本先动手?”
“美国人总是猜中国会先动手。”薇薇笑了。
本科时,薇薇曾写过一篇论文《红色的中产阶级》,受到大学老师的称赞。她用西方流行的“中产阶级”概念来分析中国社会阶层,她注意到中美“中产阶级”的观念很不相同。在美国人眼中,一直觉得中国中产阶级正在兴起,最终会形成稳定的政治力量,走向美式民主道路。但她到中国的实地观察是,中国人包括白领很少有“中产阶级”的概念,普遍不认同自己是中产阶级,你要说谁是中产阶级估计他还会跟你急,也并没有想做什么来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更在意的是你祖籍在哪里,父母以前是干什么的这样一些问题,而不是以现在自己的经济状况来构成身份意识。
“中国中产阶级身心分离,其实美国人也一样,美国人说的和美国人做的也是两回事。”
现在薇薇尽量一两年回一次中国。和她父母那一代中国移民相比,她这代人不那么关心中国政治,而更关心亚裔美国人的权利。“我父母有时会在家说:啊你看,中国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有什么新的东西美国没有。我会告诉他们,我们这里其实也有。”
美国的议会政治其实是不同族裔的人口政治。她解释说美国政治目前只可能争取亚裔而不是华裔的权益,因为美国不平等的移民族群限制,造成华裔选民太少,大约只占全美人口的1.4%,全部亚裔人口不到5%,和白人、西班牙、黑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政治力量。美国历史上的大陆铁路,三分之一是爱尔兰人修的,三分之二是华人修的。爱尔兰是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但是美国爱尔兰裔的人口有11%,不但远远高于华裔的1.4%,甚至高于英裔的9%,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移民政策造成的。修铁路的白人爱尔兰移民有配额的优待,修铁路功劳更大的华人却受移民的歧视,华工配额和子女不许移民美国,因为华工太勤劳吃苦,不会和老板争待遇。华人的“优点”成为美国政治的弱点。使华裔参与美国选举政治的热情比黑人还低。“美国资本家喜欢雇佣华人来取代加入工会的白人,这使美国白人工会发起反华运动,因为华人的竞争力太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排斥移民的法案就是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直到1943年太平洋战争中才停止。美国歧视华人的态度要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有教育的台湾人去美国后开始改变。1984年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的表现,才让普通美国人对华人刮目相看。”
说到选举,她向大家推荐一部美国纪录片The Choice,这部记录片真实记录了一直到奥巴马的历次总统选举的争议。要了解美国政治,就要了解美国选举是如何运作的。新一代华裔美国人对参与美国政治,争取自己族群的权益,比老一代华裔移民更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