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一年因欺诈损失近亿澳元 多栽于“爱情骗局”
作者:程颖 谭利娅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澳大利亚“新快网”12月29日报道,澳大利亚人2014年因为欺诈而损失的金额达到90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略多于去年。这份由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遭遇爱情骗子而造成的金钱损失。
ACCC数据显示出,澳大利亚当局接到的最多宗投诉,则是和要求受害者预先付款有关,例如骗子声称需要有人帮自己先付一笔钱,才能从某个外国银行账户中提款等。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2014年以来报道了众多欺诈个案,而且每次民众都认为受害者“太蠢才上当受骗”,可还是会有那么多人掉进陷阱。
澳大利亚昆州警方反欺诈及网络犯罪组的侦缉督察海伊(Brian Hay)认为,与社会脱节、有钱以及网络活动多,是澳大利亚人沦为诈骗受害者的主要因素。他认为澳大利亚是众所周知的富国,而且互联网发达,所以骗子也就更容易在澳大利亚寻找下手目标。
此外,澳大利亚还是个被海洋围绕的国家,因此骗子会在这儿“试验”新骗术,如果奏效的话,再“推广”到世界其他地区。海伊还认为,澳大利亚人本来就容易相信他人,和某些文化背景的人士相比,澳大利亚人比较少与家中的长者联系,而老年人又是骗子容易得手的对象,所以“如果没有每天和家中长辈联系,那些海外的犯罪分子就会专门寻找这样的老人来下手。”
海伊还指出,和世界其他的英语国家相比,澳大利亚沦为诈骗受害者的机会并非特别高,因为在英国或美国,每年也会因为诈骗而损失惨重。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的消费者习惯资深讲师哈里森(Paul Harrison)则认为,觉得自己对诈骗免疫的想法“很傻很天真”,因为“事实上我们所有人在不同的方面都是易于被骗的。”
哈里森以那些遭遇约会骗子的受害者为例,指出这些人并非处于相互信任的关系之中,而是希望能彼此信任且易受伤害的人。人类行为以及沦为诈骗受害者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信任他人的心理,如果不相互信任的话,人类都不可能存在,“所以要是有人说‘(骗子)这一套对我绝对不管用’,他要么就拥有反社会人格,要么就是轻视了现实。”
ACCC副主席莉查德Delia Rickard)指出,2014年有9万人向ACCC报称受骗。但是其中真是诈骗受害者的仅有12%,低于2013年的14%。
截止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因为诈骗而损失了781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4亿澳元),但预计今年的诈骗总金额应该会和去年差不多,也在9000万澳元左右(约合人民币4.6亿澳元)。此外,ACCC估计这还只是澳人真实损失的十分之一而已,但具体数据根本无从知晓。
莉查德认为,某些人可能被骗了都浑然不知,有的人则觉得受骗难以启齿,或是觉得报告了也无济于事,还有的人可能报告了其他的部门,所以很难去估算澳人被骗金额的确切数字。
3位专家一致同意的是,要预防被骗,沟通是关键。海伊指出,要防止民众上当受骗,单纯加强教育是不够的。因为“果有人愿意把钱交给别人的话,就好比篮子上的窟窿,始终都是会漏水的。”
海伊称,美国爱荷华大学神经科学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大脑额皮质的某个部分是管理怀疑的,而在年满60岁之后,这个部分就开始退化,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对那些退化得更严重的人所进行的研究显示,他们沦为欺诈受害者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高了一倍。(实习编辑:程颖 审核:谭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