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国宝”野生中华鲟再度未监测到自然产卵现象
作者:刘紫凌 梁建强
新华网宜昌12月31日电(记者刘紫凌 梁建强)2014年度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联合监测活动31日结束。监测结果显示:未能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
此前,每年的10月底或11月初,中国水生生物研究的多家权威科研单位都会启动联合监测活动,对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情况进行监测。2013年,联合监测活动首次未能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博士王成友介绍,今年11月1日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及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进入中华鲟核心保护区中华鲟产卵场附近,开始了2014年度的监测工作,监测范围为葛洲坝水电站坝下80公里江段内。
然而,为期61天的监测中,尽管各单位综合采用了水下摄影、水下声呐探测、解剖食卵鱼以及走访渔民和组织人工在葛洲坝下放网等多种途径,却始终未能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这是继2013年之后,近33年中第二次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多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数年份会在11月下旬。
中华鲟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1.4亿年,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成,野生中华鲟逐渐在长江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1981年起,相关科研机构开始对该江段的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开展监测。
多位长期从事监测工作以及中华鲟保护研究的受访专家介绍,近年来,野生中华鲟的数量已呈现逐年减少趋势。野生中华鲟再次未监测到自然产卵,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人类活动以及大量水电工程建设,改变了长江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得野生中华鲟产卵场的适合度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秋季产卵场附近区域的水温异常偏高,制约了野生中华鲟的正常产卵。
专家建议,中国应尽快按照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国际惯例,统筹建立各科研、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机制,共同开展野生中华鲟种群的挽救、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