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修缮:尊重历史、原汁原味(图)
作者:晓凡
中新网海口12月31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口骑楼老街博爱北、水巷口街景街廓整治工程与骑楼集散广场建设即将完工,参与修缮的专家和工匠畅谈修缮的过程和心得,尊重历史、精雕细琢的原汁原味成为共识。
海口骑楼老街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是欧亚混合风格。2009年6月,骑楼老街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骑楼老街修缮方案设计团队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常青介绍,早在1936年,老一辈著名建筑师、同济大学教授吴景祥即设计了中国最早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之一——海口老海关。1992年同济大学建筑系对骑楼老街进行了首次测绘。2010年同济大学再次对骑楼建筑进行系统测绘和调查,取得了中山路街廓的历史依据,通过实验室分析对原有建筑材料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改良和提升了海南传统灰塑材料,探索了适当的修缮技术。
常青说,在海口骑楼历史街区中,博爱北路和中山路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山路在上世纪多次进行修缮粉刷,再造了很多花纹;博爱北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骑楼,后期扰动较少,原始立面花饰等保留较好,因此对这两条街道的修缮手法就有所区别。
他介绍,目前对中山路、博爱北路修缮分别代表了国际上在修缮实践当中的两个倾向:中山路模式是倾向“整旧如初”:是最初色彩的一种尝试,试图恢复到骑楼出现之初呈现的形态;而博爱北路是倾向“整旧如旧”:是骑楼上一次修缮后的形态,以此体现历史的变化,展现沧桑感。
他说,在骑楼老街的修缮过程中,对“留”和“新”须恰当把握,建筑的商业价值要符合今天的要求,局部需要打通。在新建的旅游集散广场上,没有简单仿古,而是大胆采用简约线条、大斜线等要素进行设计,横向风格与纵向肌理和老街整体相符,体现了“新旧共生、和而不同”的理念。
材料及修复专家,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主任戴仕炳教授负责研究骑楼建筑的材料和颜色,通过研究和历史资料的梳理,他发现这些建筑对于石灰的运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石灰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灰、白两种颜色,而是彩色的。
戴仕炳介绍,经过对20多栋骑楼窗户进行颜色分析,逐层剥离后找到了最原始的墨绿色和蓝色、浅蓝色,据此确定了“墨绿色、蓝色、白色”色系和“褐色”色系。不过通过对灰塑面层和原始物证分析也发现,海口骑楼不是特别艳丽,它的色彩基调是“素色为主,局部出彩”。
戴仕炳说,博爱北路灰塑的颜色有四种到五种,除了通常见到的白色石灰之外,还有浅黄色、黄色里加铁黄和黄土,甚至红色。“一种是把红土掺进去,一种是把红砖磨成粉,掺合到石灰中。这两种红色有颗粒感有质感,完全不同于涂料。”
他说,博爱北路骑楼在历史上不是整齐划一的颜色,而是多彩的,每栋楼颜色都不一样,通过剥离的方法骑楼的原始面貌得到了恢复。中山路进行选择性剥离,在有依据的基础上尽可能修复,没有依据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骑楼修缮要有三个原则,修旧如故、减少干预、赋予其生命,修缮是为了把建筑的生命延续下去,使价值得到提升。”
老街修缮在工匠选择上注重多元化,现场工匠来自海南、广东、福建、广西不同地区,这些地区都有骑楼建筑的存在。海南工匠潘先良介绍,在修复过程中,他使用的是本地的泥雕工艺,“用传统方法雕刻,在雕刻刀法和造型面上有特点,雕刻图案是以花鸟为主。”
“比如这朵花,先用想象力自己手工画出来,再画到墙壁上,然后打钢钉,用水泥做粗坯,再用纸筋灰光面压,压完上颜色,一朵花要很多层次慢慢做出来。”从业20年的福建工匠蔡华利说,他采用当地传统技法施工,但整体效果会与整体风格统一。
海口市骑楼办副主任、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爱华说,骑楼老街修缮完工后,骑楼办将组织、专家、工匠等一同编制《海口骑楼建筑立面修缮导则》,把运用到修缮上的主要技术、方法、流程和灰塑工艺规范下来,指导未来的修复工作。同时也将深入挖掘整理老字号背后的人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