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利夫在高田气囊事件后脱颖而出 - 彭博社
Craig Trudell, Niclas Rolander
当致命的高田气囊充气器问题使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寻找新的供应商时,他们并不需要寻找太远。Autoliv,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零部件公司,向几乎所有主要制造商提供安全带、方向盘和气囊。庞大的生产网络——该公司在27个国家拥有78家工厂——意味着Autoliv能够介入并填补高田困境所造成的空白。“行业内的每个人都看到Autoliv将从高田的危机中受益,”来自Coeli资产管理公司的斯德哥尔摩基金经理安德烈亚斯·布罗克说。
自2009年以来,高田充气器破裂并向乘客喷射塑料和金属碎片的事件已导致美国至少九人死亡。在过去几年中,美国约有2800万个高田气囊充气器被召回;全球正在进行6000万个的召回。“我们致力于成为解决这一高度复杂问题的一部分,并感谢其他充气器制造商给予我们的支持,”高田发言人丹·安德伍德说。
2015年,Autoliv在气囊市场的份额:41%
与此同时,Autoliv预计将生产2000万个替换充气器;一些订单仍在最终确定中。生产始于2015年,预计将持续到2017年,甚至可能延续到2018年。该公司正在多个工厂增加十条生产线以处理这项工作。“这不仅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这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Autoliv首席执行官扬·卡尔森说。“我们应该记住,气囊是一种救生产品。”该公司在2015年的92亿美元总销售额中,超过一半来自气囊。该公司表示,去年它赢得了新车前气囊订单的一半。
这对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和密歇根州奥本山的Autoliv来说并不是一项新业务。它成立于1950年代,最初是一家汽车和拖拉机修理店,1980年开始生产安全气囊。几十年来,它为领先的汽车制造商生产安全气囊和充气装置。高田(Takata)于1983年首次开始为警察机构和美国测试车队提供安全气囊,生产在1987年开始加速。
在一系列安全召回事件中,Autoliv相对未受影响。2015年,超过4000万辆汽车因修复安全带、电子组件或安全气囊而被召回——这是Autoliv的三大业务之一。然而,自2010年以来,其产品仅涉及约1%的召回事件。
汽车制造商还转向日本的大成(Daicel)和德国的ZF弗里德里希哈芬(ZF Friedrichshafen)寻求替代充气装置。而中国的宁波乔森电子(Ningbo Joyson Electronic),一家领先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看到了一线机会:它以9.2亿美元收购安全气囊制造商Key Safety Systems。
虽然Autoliv预测到本世纪末整体销售将每年增长约7%,但首席执行官卡尔森(Carlson)表示,现在还为时已晚,无法判断这些增长的可持续性。“我们提供的高质量产品是坚固的,能够完成任务,这可能会让客户对市场份额的看法,至少在目前,产生不同的看法,”他说。
Autoliv还在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中,以防止或减轻自动驾驶汽车的碰撞。Autoliv预测,从雪佛兰Malibu到梅赛德斯-奔驰E级等车型中的雷达、视觉传感器和其他系统,到2019年底可能每年产生约30亿美元的电子销售,总收入将达到每年120亿美元。
“我们将拥有可以信赖的防碰撞系统……就像我们信赖安全带和气囊来拯救我们的生命一样,”卡尔森说。“它们必须完全可靠。它们将必须是以质量为先的产品。”
底线: 在高田召回事件之后,奥托利夫表示到2017年将生产约2000万个替换气囊充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