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月球着陆区正式命名“广寒宫”
人民网记者1月5日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经过3个月的公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4日正式批准了我国嫦娥三号着陆区4项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分别是广寒宫、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体地图中使用。这是在2010年我国首次命名月球地名之后的又一次获批。
嫦娥三号着陆区月球地理实体分布图
探月工程二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介绍,“广寒宫”是嫦娥三号月球着陆点周边方圆77米区域,包括玉兔号月球车巡视路线及其东侧重要地貌,取自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和玉兔居住的宫殿”。
而“紫微”、“天市”和“太微”,则是紧邻嫦娥三号着陆点周边区域三个较大的撞击坑。李春来介绍,“中国古代天文星图有‘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星官名,这三个撞击坑的命名,就是取自其中的‘三垣’,比较符合命名原则,而且不容易引起歧义和争论。”
广寒宫、紫微、天市和太微四处月球地理实体
“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作为月球科学与应用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我国当前月球探测的综合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我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表示,“为规范统一嫦娥三号着陆区地理实体的名称,促进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我们及时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出了命名申请。而这种以中国古代天文成就来命名我国当代月球探测成果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对中国古代天文工作者和天文科技成就的敬意。”
据悉,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必须遵循IAU的各种规则和程序。李春来说,“一般来说,谁先取得了最清晰的辨析图像,谁就获得命名权。这和国家实力是非常相关的。”
据了解,此前,嫦娥一号发现的“蔡伦”、“毕昇”和“张钰哲”3个撞击坑命名于2010年11月获得正式批准。另外,此次还有12项命名申请,由于地理实体的尺寸偏小,达不到月球命名的要求,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认可这些命名在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的使用。至此,以中国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达到了22个。
目前,IAU共批准了两千余个月球地名。其中,与月球探测器着陆相关的月球地名主要涉及到美国“阿波罗”(Apollo)系列任务、前苏联“月球”(Luna)系列任务和中国“嫦娥三号”(Chang’e 3)任务,共计86个月球地名。
另据了解,此次命名过程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行星系地名命名委员会表示,鉴于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邀请1名中国科学家作为月球地名命名委员会的委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员成为在该委员会任职的中国科学家。(赵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