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三位解放军新院士 为祖国打造了什么利矛坚盾?
今天(14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第五版刊登报道介绍军队新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报道中透露了其中三位新院士在我国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天基海洋监视系统和防核地下国防工程方面的重大贡献。以下援引部分报道内容,为读者解读三位院士为国家打造利矛坚盾的重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小刚
研究领域与代表性事迹:风洞专家,研制我国第一个“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平台”。
据《解放军报》报道,邓小刚院士始终站在技术领域最前沿,瞄准国家军队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勇于开拓创新,在几何守恒算法理论、大型软件研制及复杂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助推了我国空气动力学建设和航空航天新一代飞行器的研制发展。
情牵风洞,他先后解决了高阶精度紧致格式捕捉激波的难题,建立了高阶精度非线性紧致格式构造方法,构造了一系列高阶精度格式;提出了对称守恒网络导数计算原则,突破了高阶精度算法工程应用难题;主持研制“高精度数值风洞”,解决了包括大型客机、先进战斗机/导弹、高超声速飞行器等多项重大武器装备研制中的关键气动问题,为我国飞行器设计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平台”,在我国多项航天飞行器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新一代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创新设计工作。
邓小刚院士
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国家空气动力学大型基础设施(2020年)建设规划》制定工作,邓小刚在庄逢甘院士的带领下,具体组织全国专家,历时4年,完成了规划建设方案论证。该规划于2008年由国家七部委联合颁布实施,是指导我国空气动力学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被外媒称为WU-14的中国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想象图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指出,据外媒报道,我国从2014年开始已经进行了6次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器飞行试验,并推测其技术验证可能已经接近完成,接下来可能转入工程研制阶段,届时意味着这种新型飞行器真正实现武器化、实用化。据推测,中国的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器可能是一种用于突破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打击武器,一旦实现实用化,将让中国先于美国拥有“一小时打遍全球”的精确打击能力,甚至可以实现用常规武器对美国本土战略目标的“点穴式”打击;其技术也可用于制造新型的高超声速中远程反舰和精确打击武器。可以说是中国新世纪最重要的“杀手锏”武器之一。相比之下,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在研制类似的武器系统。美国去年进行的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器AHW试验失败爆炸,而俄罗斯的试验也被美国国防部认为未取得成功,此消彼长之下,可以说,中国已经在HGV系统武器化、实用化领域引领了世界新军事技术革命的潮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志鑫
研究领域与代表性事迹:卫星遥感专家,周志鑫及其团队系统研究并发展了天基海洋探测定位技术和典型地物自动检测方法。主持研制成功“空间遥感应用体系和一体化地面工程”和“空间信息直接支持应用试验系统”。
军报报道提到,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周志鑫带领科研团队,以神圣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瞄准遥感应用体系构建、目标高精度探测定位与识别等技术难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解决了诸多重大难题,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周志鑫院士
立足现实需要,周志鑫及其团队系统研究并发展了天基海洋探测定位技术和典型地物自动检测方法,发展了基于误差模型的卫星在轨误差校验方法,解决了卫星海量数据高效高精度自动处理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提出并建立了空间遥感数据存储、处理和应用架构,为构建我国空间遥感应用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主持研制成功**“空间遥感应用体系和一体化地面工程”和“空间信息直接支持应用试验系统”**,系统投入使用并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我国逆合成孔径海洋监视卫星想象图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认为,据外媒报道,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有多枚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海洋监视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我国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系统提供目标指示,利用卫星在茫茫大海上实时掌握敌方大型舰船是目前只有美国、前苏联和我国具备的先进技术,将这一技术与信息化系统相结合,再加上难以防范的远程打击能力,就能够成为一种克敌制胜的“杀手锏”武器。去年9月3日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大阅兵上,我国宣布射程4000公里的东风-26导弹具备了打击海上大型舰船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天基海洋监视能力比此前又有重大提高。今年1月11日,我国2015年科技进步特等奖授予了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任相里斌,但并未提及获奖的具体项目。据媒体推测,这一奖项很可能也和我国海洋遥感监控卫星项目有关。按照我国此类奖项授予的一般惯例,相里斌和周志鑫等专家曾经参与的项目虽然尚未公开,但已经取得了初步试验成功并已经投入实用。
如果说上述两位院士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奠定了我军两种“杀手锏”武器——“反航母弹道导弹”及“精确全球打击系统”的基础,那么另一位军队新院士则为我国战略国防地下工事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辉启
研究领域与代表性事迹:为取得抗爆试验第一手资料,不顾危险,钻进爆炸刚刚结束后的试验工程内,几乎用生命换来宝贵试验数据。在重点国防工程出现大面积塌方危险时,经常独自钻进塌方去,反复勘测,掌握了塌方规律,查明断层结构,解决了施工难题,避免了工程报废。
报道中提到,**一次,为了取得抗爆试验第一手资料,任辉启和战友在爆炸刚刚结束就钻进试验工程内。就在他们紧张地收集数据时,站在任辉启身边拍照的同事突然一头栽倒在地,任辉启来不及多想,背起战友就往外跑,不多时自己也晕倒了。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他们才苏醒过来。**值得欣慰的是,这组几乎是用生命换来的详细数据,为抗爆设计研究提供了可靠保证,也为实施新的研究拓展了方向。
任辉启院士
“冲锋,是军人应有的姿态。有的在前沿阵地,有的在科研战场。分工不同,使命一样,都需要付出或牺牲!”在任辉启的心里,生命早已和国防科研事业融在了一起。
那年,一项重点国防工程施工突然出现大面积塌方,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数家单位束手无策。一时间,造价高昂的工程面临报废危险。上级把抢修任务下达给任辉启所在的研究所。为摸清地质结构,他经常独自钻进塌方区,反复勘测,终于掌握了塌方规律,查明断层结构特点。
外媒报道的关于中国昆明附近疑似东风-31导弹隧道式掩体阵地卫星照片
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出现的导弹地下掩体画面
由于施工环境恶劣,加上长期加班加点,任辉启脖子上长出一个瘤子,医生要他马上住院手术。但他放不下工作,拿了几十包消炎药又继续回到工地。施工现场,他运用国内先进技术治理了4次大塌方和近百次小塌方,成功解决了施工难题。
“国防科研是为打赢负责,出现半点闪失就是历史的罪人!”铭记这沉甸甸的责任,任辉启从不敢有半点懈怠。近年来,他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7项,培养出的多名学生成为全国、全军防护科研领域的栋梁。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认为,任辉启院士如今年逾六旬,报道中提到的部分事迹可能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事。(我国80-90年代曾进行多次地下核试验,其中或许进行了用于验证防核地下工程破坏特点的试验;另一方面,与新一代洲际导弹配套的“长城工程”也主要在90年代展开施工。)20多年后,才在授予院士头衔时公开任辉启院士的部分事迹,足见项目保密程度之高,堪称国之坚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