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陈品:我为什么不回台湾投票
2016年1月16日,台湾人民迎来第六届台湾地区领导人直选暨“立法委员”选举,也是我年满二十岁有“选举权”之后,第三次遭逢“大选”。早早的,观察者网编辑就问我要不要回去投票。很遗憾,即便有钱有闲,这次我也没有回去的打算。如今“大选”结果揭晓,国民党惨败,更让我忧心,觉得手中这张选票即使回去了也不知道该怎么投。
想起在拥有选举权之前,我印象较深刻的是2000年,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击败国民党的连战,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发生首次政党轮替。当时我就读初中三年级,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除了每天听窗外“选举”宣传车不绝于耳地奔走于大街小巷,在中正纪念堂广场时而举办的造势晚会也锣鼓喧天,班上同侪受“选举”氛围影响分为两派:一派以C姓同学为代表、支持国民党的连战,另一派则以Z姓同学为首、支持民进党的陈水扁。C姓同学由于其父、祖是两代忠贞的国民党员,他的政治立场也理所当然的偏向支持国民党,认为政党轮替会带来政治动荡;Z姓同学虽然与民进党无家族渊源,纯粹只是因为厌弃国民党的黑金政治与官僚习气,期待政治上“改朝换代”带给台湾新气象。
投票日当天,笔者晚上从补习班下课返家,在搭车回家的公车上听着广播报导开票结果,竟然是陈水扁当选了?!全车乘客一片静默,气氛非常诡谲。待周一上学时,听到C、Z两位同学因选举结果继续在教室中争论不休。在上美术课时,C姓同学受不了Z姓同学继续对国民党的冷嘲热讽,暗自落泪的同时竟将彩色铅笔一根根折断,又羞又怒溢于言表。生平第一次感觉大选,却能在初中生的心里留下如此强烈的蓝绿对决胜败感,谁知这也成为十多年来台湾政治生态的现状。
2000年,陈水扁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
到了2004年,笔者时年19岁,正是就读大学一年级的年纪,对政治也热衷了起来,但非常不巧,我只差一岁就能行使投票权,所以只能哀怨地听学长姐们讨论“选举”投票之事。记得投票日前一天是3月19日星期五,当天下午我正在学校上课,在课间休息时听到系上同学说着最新消息,并且人心惶惶: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与吕秀莲在台南扫街拜票时遭遇枪击,陈腹部中弹、生死不明,吕则是被击中脚趾,两人双双送医急救,史称“三一九枪击案”。
当时为求胜选,连战、宋楚瑜捐弃前嫌,以国民党、亲民党两党合作之姿对战民进党,声势高涨,大有国民党重返执政之势,奈何选前一天“三一九枪击案”发生,舆论同情伤者(弱者),“连宋配”的民调丧失领先优势,使“陈吕配”再度当选,民进党得以继续执政。
台湾从1996年起开始由公民直选领导人,2004年“大选”却发生候选人在选前一天受伤,而且是遭到枪击的大转变,最终使投票结果逆转,跌破所有政治观察者的眼镜,于是坊间“阴谋论”甚嚣尘上。有人认为,这是民进党自导自演的苦肉计,因恋栈权位使出的“奥步”(下三滥、不正当的招数);也有人依据现场鉴识报告提出五个不知道:“子弹穿过陈的衬衫并划伤肚皮,不知为何夹克却没有破洞”、“陈外穿的夹克没有破洞,不知衬衫为何会出现六个小洞”、“不知道作案枪枝型号”、“不知道火药用量多寡”、“不知道车辆当时行驶速度”,使得此案更加扑朔迷离。2004年“大选”就在真相不明、疑点重重中落幕了。
三一九枪击案(资料图)
从2005年起,陈水扁身陷女婿涉及的内线交易案,夫人吴淑珍被控收受某百货的礼券并介入该公司经营权之争、炒作股票,以及其自身的国务机要费案等种种弊案之中,2006年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运动”(又称红衫军运动),占据凯达格兰大道长达一个多月,保守估计至少成功动员30万人上街抗争、并募得资金新台币1亿元(约人民币2千万),要求陈水扁即刻辞去台湾领导人职务,负起政治责任、下台以示负责。“倒扁”声浪使民进党政府支持度一蹶不振,又逢台湾经济不景气、失业率节节攀升,台湾人民普遍对民进党执政已经失去信心,到了2008年“大选”时,民间已掀起第二次政党轮替的舆论。就在这种政治气氛中,而笔者已是可以参与台湾地区领导人投票的23岁。
陈水扁执政后期台湾经济萧条,加上他本人与亲信的一连串弊案,拖累了民进党选情是可想而知的,人心思变,最终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以摧枯拉朽之势,总得票数超越达220万票之多获胜,也缔造迄今台湾领导人大选的最高得票数纪录:765万票。笔者也受当时政治气氛影响,认为民进党执政造成台湾社会不安,在投票通知单与选举公报寄到家里时,内心除了喜悦,也认真研究选举公报上载明的“候选人”信息与证件,希望自己的首次投票不会因为选错人而浪费。
到了投票当天,我略微有点兴奋所以早早起床,找出了投票通知单、身份证和印章,梳洗一下就去了投票所。经过身份验证,我拿到了选票,选务人员看我一脸困惑,特别提醒第一次投票要看清楚了再在选票上空格盖戳记,没有第二次机会、不能重来。我在布帘后的圈票处虽然很快圈选,又担心印泥未干,选票若折迭会印到另一格去,成为废票,于是吹了又吹、甩了又甩,才走出圈票处走到票箱投下神圣的一票。
该次“选举”总投票率有76%,虽然低于2000年的82%以及2004年的80%,但在民主政体中已经是非常高的投票率,也代表自从2000年政党轮替以来,台湾人的政治参与热情相当踊跃,而我首次完成“大选”投票,也见证了支持的“候选人”当选。在马英九就职典礼结束后,当天随即召开中外记者会,面对记者他对答如流、充满自信,我也期待他能够带领台湾走出困境,相信他能改善两岸关系,能一一兑现他的政见,证明自己并没有投错人。
到了2012年,我再一次迎来“大选”,但此次略有不同。这次我参与了选务工作,也就是担任台北市某投开票所的工作人员。当天早上6点半我就已经到了指定的地点布置投票所,粘贴“选举”公报、投票法规,设置发票处的桌椅、圈票处布帘,以及投票处的票箱,等一切准备就绪,8点钟准时开放民众进来投票。
投票秩序大致都很平稳,但有一名带着全家人的身份证件代替其他家人投票的男子被制止,也发现了上午投过票下午还想再投一次的民众,以及投错票马上把选票撕毁要求再发一张重投的现象,我们工作人员马上让现场警察带走处理,此外没有其他太多复杂的情况出现。待下午4点一到,随即关闭投票程序,并在墙上黏贴计票纸、摆放票箱,并设置隔绝民众与开票、唱票(喊某某某一票)、计票(划正字)工作人员的桌椅后,打开大门开始点票。为避免灌票及其他黑箱作业,各个党派都派了党员到每一处投开票所监票,等一开完票就立即回报党部。我们之中较资深的工作人员说,开票绝对要谨慎,若每个投票所差10票,全台湾近1万5千个投开票所将会使最后得票结果相差15万票之多,不可不小心应对。所以即使是废票也要喊“废票一张”、“空白票一张”或是“无效票一张”,并亮票给群众看,以示公正。
开完票之后,必须核对发给选民的票与所有开出的总票数是否符合,若有出入,则必须重新开票;若是无误,选票会统一送至该县市的选举委员会保管,等到选举结果公告,后选人没有提出当选无效或是选举无效的行政诉讼,这些选票才能够被销毁。
我虽身为选务人员,同时也是拥有投票权的选民,但未申请工作地投票,所以只能从台北市返回新北市户籍地所在的投票所投票。因为是第二次参与“大选”投票,知道除了有“总统/副总统”选票,尚有区域“立委”以及不分区“立委”政党票的选票,总共有三张,可说是驾轻就熟,没有第一次投票那么紧张。尽管如此,民进党本次派出形象清新、打着改革旗号的蔡英文,亲民党宋楚瑜亦投入选战,对马英九恐会产生分票的作用,也就是说马英九要连任成功,身为支持者的我还是不免有些担心。
待开票工作一结束,我随即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等待着最终结果公布。在路上时,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盯着电视看开票结果,时而蔡英文领先、时而马英九票数冲高,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鹿死谁手。最后,我在国民党党部前见证了马英九成功连任,他淋着大雨中携夫人和竞选团队向支持者多次鞠躬道谢,马同时也说:“这不是马英九个人胜利,这是台湾人民的胜利”,这番话也十分激励人心,笔者也认为四年太短,再给马英九做四年领导人,所有政策才有延续性。
图为马英九(中)在胜选后,与夫人周美青一起出席台北开票晚会
经历过首次投票的战战兢兢,也见识选举晚会的种种激情,如今的我已对选举活动相当关注且熟悉。然而,笔者却放弃行使选举权,没有在今年“大选”去投下那神圣的一票。
首先,国民党执政期间的许多难题始终延宕。2014年地方公职人员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大败后,该党内高层虽然宣称矢志进行政治改革,赢回台湾民众的支持,但是国民党党产问题未解,未让更多青年力量进入决策层,各种福利政策资金告罄,仓促草率的推动两岸政策(如《两岸服务暨贸易协议》)等因素,都使我感觉国民党的暮气沉沉,是尸位素餐的既得利益者,面对困境没有改革的前进动力。
第二是国民党高层的私心自用。2015年国民党开始“大选”的党内提名作业,除了洪秀柱愿意抛砖引玉、挺身而出,其余“大佬”如朱立伦、吴敦义、王金平纷纷避战、作壁上观,过于爱惜羽毛也是没有自信的表现。结果洪秀柱顺利通过党内民调等诸多提名程序,跌破众人的眼镜,此时“大佬们”底下的人不满洪将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泛蓝共主,以洪民调始终未见起色的理由纷纷酝酿“换柱”,洪秀柱就在国民党只开一次大会的情形下被剥夺正式参选人的身份。笔者认为,这是国民党自毁长城的一个关键,包括许多朋友都认为此举违反了“程序正义”,也代表国民党鼠目寸光,没能坦然面对即将失去执政权的事实,简单来说就是“输不起”。岂料“换柱”之后朱立伦的民调还是萎靡不振,更让人感觉“换柱”是多此一举。身为新北市民的我,也会质疑朱立伦当时答应会将新北市长任期“做好做满”的承诺只是一句空话。以往就算再不满蓝营施政也会为了阻止绿营上台,选民的“含泪投票”给国民党,这次也没有出现。
第三,经过多次选举洗礼,笔者除了政党倾向、候选人特质等因素以外,更看重政见的论述过程。例如,朱立伦提出的台湾“新经济驱动模式”和蔡英文在2012年提出的政见雷同;“国防带动民间产业”这项政见,与蔡英文在2015年10月所发表的“振兴国防产业政策”相关内容相似。虽说政见并不是非要标新立异才能获得选民青睐,但若是在舆论批评蔡英文政见空洞的同时,仿佛又提了换汤不换药的政见出来,笔者也担心朱自身是否会变成与蔡英文一样的“空心菜”呢?
2016台湾“大选”选举结果已经揭晓,蔡英文以689万票力压朱立伦的381万票当选。选举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除“总统”换党做之外,113席当选的“立委”中有68席是民进党籍,占了60%,可以说是“蓝天变绿地”,政治大洗牌,台湾的前景是否真能如蔡英文所说可以被“点亮”呢?(仿佛指国民党执政时期都是黑暗的)。选前不断宣传“国民党不倒、台湾不会好”,如今国民党“倒了”,台湾的未来就会好吗?选举烟硝味逐渐散去,心有不甘者、四年后重新再来便是,国民党不需要输不起;也希望获胜者能慎用手中权力,否则四年后不是没有落选的机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