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东之行:中沙四代核电合作文件签约 访沙特十大收获
当地时间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其中东之行首站沙特的国事访问。其间,在习近平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见证下,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下称中核建)董事长王寿君与沙特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城主席H.E. Dr. Hashim A. Yamani分别代表中核建和沙特能源城签订了《沙特高温气冷堆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然而,想要向这个沙漠中的王国出口核电站,中方还需面临国际核电界激烈的竞争。各个核电出口大国都很看好沙特核电的巨大市场,仅就中方此次签署的谅解备忘录(MOU)而言,两国的核能合作还处于较为前期的阶段。
自主知识产权第四代核电:任何情况下不会发生堆芯融化和大量放射性释放事故
高温气冷堆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具有固有安全性、多功能用途、模块化建造的特点和优势。
所谓固有安全性,指的是高温气冷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堆芯融化和大量放射性释放的事故。此外,其与生俱来的产业化优势,可满足沙特电力供应和海水淡化以及石油化工产业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沙特的核能发展需求。
通过多模块组合的方式,高温气冷堆可以建设20万千瓦、40万千瓦、60万千瓦、80万千瓦、100万千瓦等系列装机容量的核电机组,灵活适应市场,满足不同电网的需求,适合建设在靠近负荷中心以及拥有中小电网的国家和地区,尤其适合沙特等“一带一路”沿途中小电网。
2006年,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被确立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该专项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要以清华大学2003年建成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为基础,攻克工业放大和工程实验验证、高性能燃料元件批量制备等技术,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万千瓦级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用示范电站。按照此前的进度计划,示范工程将在2017年底建成发电。
超级经济体沙特的核电蓝图:2032年前建成16座核反应堆
有预测指出,未来十年沙特国内的能源需求将增加两倍。目前,沙特的能源消费保持着6%-8%的年增长率。虽然作为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地位稳固,但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如果沙特仍保持着当前能源消费的高增长率,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该国每天生产石油的2/3将被国内消耗掉。
为了满足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这个阿拉伯世界最富有的经济体拥有明确的核电发展计划,希望到2032年建成16座核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为17GW(1GW=1000MW,1MW=1000KW),总造价将在1000亿美元左右。届时,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在沙特整体电力结构中的贡献率将提高至50%。整个庞大的工程预计将需要9至11年才能完成,首座核反应堆将在2020年建成。
沙特雄厚的财力足以保证其核电计划得以实现,巨大的市场蛋糕令世界各国的核电设备供应商摩拳擦掌。除中国外,目前沙特已与法国、俄罗斯、韩国、阿根廷等国签订核能利用合作协议,日本也在积极向沙特推销本国核电技术。
在国内,中核建已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多个省市开展了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项目前期工作。海外市场方面除沙特之外,中核建还与阿联酋迪拜、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高温气冷堆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当地时间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雅得同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举行会谈。
人民日报客户端:习近平访问沙特十大收获
1月19日至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阿拉伯王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其担任国家主席后对中东国家的首次国事访问,也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7年再访沙特。
对于习主席的到访,沙特是“高度重视”:战机护航、王储继承人接机,该出来的重磅人物都出来了。虽然访问只有短短的两天,但却收获颇丰。我们概括了10句话,读了你就知道,啥叫不虚此行。
1、中国和沙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深耕朋友圈,是习主席此次中东之行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一点可以说,做到了。
在到访沙特的第一天,中沙就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双边关系正式从“战略友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虽然只是几字之差,但内涵差别却不小,这意味着中沙关系进入更高水平,伙伴程度更密切,政治互信更强,合作领域更宽广。一句话,中国和沙特的关系“更铁了”。
2、中国和沙特将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合作。
沙特是产油大国,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如今中国每进口6桶原油就有1桶来自沙特,由此可见沙特对中国的重要性。中国非常希望能扩大两国原油贸易规模,有更稳定的能源来源渠道。
就这一问题,习近平在与沙特国王萨勒曼举行会谈时,双方同意“加强能源政策协调,提高能源合作水平,构建长期稳定的中沙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并把这些会谈内容写进了联合声明。如果一切顺利,那么中国在石油进口上就有了更加安全、可信、可靠的供应方,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3、沙特明确表态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沙特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位优势明显,中沙两国务实合作潜力巨大。在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愿在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框架内深入开展合作。两国元首还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沙特阿拉伯王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开展产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签署。
沙特能源丰富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经验丰富,有能力为沙特提供帮助。这对希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市场。
4、沙特“力挺”刚刚开业的亚投行。
习主席出访前,亚投行刚刚开业。他强调,亚投行将有效增加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改善亚洲发展中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中长期发展潜力,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提振作用。
沙特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次访问,中沙双方同意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成互利共赢的融资平台,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亚投行有了中东大国沙特的支持,未来发展的前景肯定会更好。
5、铁路、道路桥梁、通信、港口等行业将迎来巨大商机。
联合声明里,有这么一句话:“扩大相互投资,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领域合作,重点做好铁路、道路桥梁、通信、港口等方面的互利项目。”
这些领域中国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此前中沙两国已经有所合作,包括中国铁建为沙特建设轻轨铁路,华为为沙特提供手机和通信服务,合作中沙特也感受到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优势。另外,环境、文化、航天、科技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这次也一并签署。未来,双方的合作必定会更加深入,基础设施的承建也将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6、在反恐上,中国和沙特的合作会更加紧密。
中沙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强调坚决反对威胁世界和平稳定的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在该领域加强安全合作,反对将恐怖主义与任何宗教或教派挂钩。
有人或许会觉得,反恐领域的合作跟我们老百姓的关系不大吧,这无疑是错误的。暴恐听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一旦发生,受伤的大多是无辜群众。因此,中沙加强反恐方面的交流合作,相互借鉴经验,这对保护中国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好处多多。
7、教育、旅游、体育等合作,老百姓将从中受益。
习近平此次访问沙特,中沙提出鼓励两国官方和民间文化交往,支持在新闻、卫生、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国青年、体育和职业技术领域合作。
看到“体育”两个字,估计爱足球的朋友要兴奋了。沙特男足实力不俗,多次挺进世界杯,该领域的交流想必对我国足球是大有裨益的。除了体育,还有旅游等。沙特是什么样子?中国老百姓将有更多机会、更便捷方式去看看。
8、海合会提出升级双方关系,中国外交“朋友圈”更大了。
19日,习近平在利雅得会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扎耶尼。扎耶尼说,海合会各成员国都赞成建设同中国更加紧密的联系,主张将海中关系提升为特殊战略伙伴关系,增进双方政治互信。
海合会是个什么组织?它的全称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立于1981年5月,成员国包括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6国。这6国是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全球第二大承包工程劳务市场和第二大工程建设市场。
如今,他们主动提出要跟中国建立特殊战略伙伴关系,这无疑是个大利好。
9、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有望年内达成。
还有一个大事不能不说。在中国和海合会的推动下,目前,双方已经重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加快谈判节奏,以期在2016年年内达成一份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
对老百姓而言,自贸协定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实惠。拿中韩自贸协定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过去很多受欢迎的韩国商品,如今变成了零关税。韩剧里流行的化妆品、电子产品、服装、汽车、旅游等,都将变得“物美价廉”。自贸协定带来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对中国企业家来说,自贸协定带来的还有许多造富机会。
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想必同样会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不少好处。
10、在中东问题上,“中国声音”更响亮。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习主席的2016年新年贺词展现大国气度、大国担当。
以行践言。习近平此访沙特,针对叙利亚、也门等热点问题,都开诚布公地亮明了中国态度,发出了中国声音,也赢得了更多认可。在中沙联合声明中,双方一致认为,支持地区国家和人民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实现地区持久稳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这样的中国声音,正是动荡的中东所需要的。1月19日,习近平在利雅得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伊亚德时,伊亚德就表示,感谢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秉持公正立场。
沙特是习主席中东之行的第一站,后面他还将到访埃及和伊朗,相信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中国老百姓也必将从中收获更多外交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