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亮:帝吧骚年,你们读中学时候就已经超过金庸的武侠了
寒流来袭的日子里,表情包大战和帝吧远征四海扬名。90后身上挺自然的一件事,引起各方震惊。有的夸成花,有的骂成渣。我写了篇文章,将帝吧出征比做中国特色的原力觉醒。《星球大战》里的原力强大而混沌,挣扎于光明和黑暗之间,各方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它,最终走向何方难以预料。
我在文中特别说到,帝吧里三教九流都有,就是个小中国。其中包含不少学生。后来了解到组织者之一就是本科毕业生,在二线城市生活得不错。我还说九年制义务教育爆发了自己的力量,余光中的诗、七子之歌成了他们的流通话语。中学教育成了他们的最大公约数,可以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各阶层青年来一场有态度的狂欢。
这个点也有人跟上了。昨天,一位以读金庸、阅唐诗著称的才子在风平浪静之后,写了一篇《中学课本照我去战斗》:“他们一出手,我就第一眼识破了他们武功的师承来历:统统来自三本绝世武功秘籍:《中学语文课本》《中学政治课本》《中学历史课本》……刷来刷去,全不脱三本武功秘籍和中学学生经历的范畴:《歌唱祖国》《七子之歌》《亚细亚的孤儿》。”
作者吐槽人家忙来忙去就这么几招,“其实,这三本武功秘籍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就算你只读这三本书,也可以不贫乏成这个样子的。”于是他扒出了历史课本里的黄遵宪诗歌来续一秒。我觉得他应该去参加帝吧远征的,事后再来说,可惜了。
我平时蛮喜欢看才子的文章,这次我也觉得开头提醒不错。双方应该有更丰富的交流。帝吧远征第二天就把战斗变成了两岸青年美照交友,话题以美食为主。我是不赞同交流只以美食为基本法。像才子那样聊几句唐诗,也能增加交友成功率嘛。
但才子接下来的话就zuo了。“依我估计,他们中的多数人,其实在中学时也并没有把这三本秘籍学好。真正学好了的那些人,多半早就扔掉这些敲门砖,高飞远走、不顾横池了,哪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天天耗在贴吧里打口水仗呢。唯独被剩下的他们,当初只学了个半吊子,结果却反而最入脑入心,把别人早扔掉的敲门砖抱在怀里不放。”
**这话特别不好。首先你怎么知道人家是天天耗在那里?**现代人的特征就是总会有闲暇,用于耗在贴吧,和自媒体人耗在微信公号上没有贵贱差别。我说了人家是爱国主义云服务,通过网络组织,把大家零散的时间灵活组织起来,各尽所能。多读书是应该的,不过中学生参与者自然说中学生的话,大学毕业生为了组织大家也要迁就,况且还要考虑对岸那边的层次,逼格太高也不一定适合。就算中学没好好读课本,都去读金庸了,以后未必不能成为一个以金庸学为基础的自媒体才子。
**更不好的,是这句话当中的“鄙视链”。**好像读了大学就是为了鄙视没读大学的一样。人家蒋公还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怎么还要搞个学历划线?读书固然是为了远走高飞,更高的境界则是脚踏大地不忘本,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坦然向引车卖浆者致敬,不比现在的许多小知识分子动辄洋洋得意。
我不是说作者。这作者还是爱国的,不然不会把黄遵宪的悲恸之歌翻出来。只是嫌人家逼格不够,要优雅的爱国。优雅其实也有很多种。
**金庸笔下,门派林林总总,姿态各个不同。**武当算得上武林界的高等学府,能超然世外,也能经世济国,敬重凡夫俗子。五岳、少林则总有些势利眼的“大师”,姿态是高,但特别讨人厌。**最令人心头一热的大概还是丐帮,学历最低,但是最有侠气。**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帝吧可不是丐帮,大都是读书人,但是却能联系三教九流人民群众。
我上篇文章还转过一个帝吧里不久前的求助帖,是一个和尚的老婆(没领证)遭遗弃,发帖控诉和尚家长。还贴出没打马赛克的照片。这样做固然不符合主流规矩,却体现了那里的众生百态。想起在汶川地震时候,我在北川灾民安置点遇到一个很壮的和尚,从河南一座庙里跑来,救人干活特别卖命。喝了酒也会发威要打人,还好有当过兵的志愿者一起把他拉住(我这方面就没什么用了)。这就是中国。**如果继承了金庸的衣钵,真该好好写写这个江湖。**珍惜你的中小学同学吧,他们努力在各行各业坚持打拼,和他们多交流,会让你知道什么是中国。
**金庸笔下的大侠都爱国,这个也是中学生的公约数,不多说了。较真一点讲,即便这些当代的帝吧江湖人士,在某些方面也都超越了金庸笔下的人物。**人家食人间烟火,而金庸小说里的多数武侠都是不事生产的游民,靠贵人供给,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依靠大地主打赏的武士阶级。当然那是小说,讲个至情至性,不必计较他们的生活来源。何况那些武侠绝不会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招,连科学发展观都没有。(别忘了,那些不那么严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情包完全可能是同样一批人创造出来的。)按照北大教授陈平原的说法,千古侠客体现的都是文人梦。在今天,武侠生活方式对应的大概就是舞笔杆的自媒体人了。
**我们中学教育主流还是要学生踏实做人的。**前面提到那三本只是中学文科秘籍,中学数理化地理生物也都是上佳秘籍。学好了这些未来受益无穷。我看好多文科生就是缺在这些方面,但我也不希望出现这样一个鄙视链——学好数理化的早就建工程升科技造福百姓了,哪有那么多时间搞内容创业,唯独剩下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才子佳人在那写风花雪月文章。
**中国的中学文科教育在全世界都很特别,保留了历史大叙事,还讲经济生产结构。**你可以质疑它,但是它让你的质疑也有了一个具有总体性的参照系。那套话语在世界一片消极的时候,却往往出人意料地被激活,而且具有变通能力。
我看到的是,能翻墙出去的帝吧骚年已经是消费时代的网络新人,平时不一定关心政治,一旦有可能,还是更愿意谈美食谈旅游。只有中学课本保留下来的严肃性给了他们一些压舱石。沉湎于日常生活,所爱无非吃喝玩乐,资本所要求的自由无非如此。才子们责骂之,要求多读书,说明你们心中仍然有大叙事,这也是我保留敬意的地方。相信我,有那点严肃性,你们受不了,但如果连那个也没了,你们会更失落。
最后要提一本小学时候很爱看的连环画《岳飞传》,很多70后80后都看过。岳母在岳飞背上刻下“精忠报国”的一页几乎刻进了一代人的心灵。说到底,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无法磨灭的情怀,是我们心底的一道光。但我要说的是,我长大后才注意到绘画者的名字,是我姑父。他初中学历,业余学画。文革时候没去造反,参加了工农兵绘画班。还画过《虎门销烟》、《高夫人东征》等等,出版量都极高,堪称那时候的“大V”,但是默默无名,低调做事。我贴两张图,赠帝吧,也赠热爱传统文化热爱读书的才子佳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