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中国经济不能被这四个“理由”吓住
【中国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去年全年GDP增速创下1990年以来的新低,仅6.9%,虽在全球范围内仍属翘楚,不过,面对十三五期间要完成的两个翻番目标,挑战不小。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平,穿梭于中美两国,密切关注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走势,他对当前中国经济放缓的形势较为担忧,遂于美国的家中录制视频发声纵论中国经济,并授权观察者网整理发布。
陈平教授曾任留美经济学会第三任会长、北大国发院教授(已退休),因而对中国主流经济学界食洋不化的病灶认识深切。陈平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主要原因为内因,其主要症结在于,中国舆论界存在很多认识误区,比如媒体经济学家以改善环境、解决房地产泡沫等名义,游说中国经济必须减速的声音很大,使得政府决策自捆手脚,经济下行趋势日渐加深。
本文为眉山论剑第一篇,视频作品将于近期推出,敬请期待。】
这次经济下行的原因何在?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的王建认为以内因为主,北大林毅夫认为以外因为主。
我们看看世界各国金融危机后各国经济的表现(见下表):很清楚,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2008-2009是最低谷,2010年开始反弹。中国在危机期间一直高速增长,从2011年开始,增速放缓。
2000年以来各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势。数据来自联合国。点击看大图。
2010年后西方经济缓慢复苏。如果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国也应该缓慢复苏,没有理由在西方经济复苏之后中国经济继续下行,而且是2012年后经济增幅不断下降,去年降到6.9%。从这一点来看,2012年以来的的中国经济下滑是内部原因主导。
这几年还有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2012年以来,中国政治外交方面的表现非常好。一带一路的战略、亚投行的建立,连西方发达国家都急不可耐地想加入亚投行。可见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这是没有疑问的。
奇怪的是,这段时间中国经济上的表现相对偏弱。特别是,中国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凯恩斯主义,反对4万亿刺激。好像是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量化宽松成功了,值得中国崇拜,中国的财政刺激失败了,要改变。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初步判断,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准确的说是媒体经济学舆论误判,形势误判,才会造成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的时候自捆手脚,采取经济紧缩政策。中国政府原来以为速度放慢,可以解决改革遗留问题,实际上我们看到经济下行越来越严重,改革也越来越难。
下面我们来看,过去几年中国主流媒体几乎一边倒的要求经济减速都有些什么理由。
理由之一是,认为中国4万亿财政刺激政策是失败的,美国的量化宽松(QE)是成功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要向美国看齐,而非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
我们来看一下数字。美联储的量宽花了3.5万亿美元,中国的4万亿换成美元,其实不到6000亿美元,仅是美国的六分之一。但是美国的成果怎么样呢?
我说,美国没有什么成果,美国投资没有增加,银行惜贷,只不过汽车消费因为低利率恢复了,美国房地产价格也没有恢复到危机之前。特别严重的是,美国经济看不到增长的起色,所以美国的前财政部部长、哈佛校长萨默斯给美国新常态的定义是:“经济长期停滞”。
如果按照金融危机前的状态,美国年平均增长3%-4%的水平,美国未来10年到20年就是增长2%,日本就更差了,1%都难维持。
中国不到6000亿美元的的投资,最精彩的效果就是最近几年中国的高铁突飞猛进,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而且整个改变了中国经济的面貌。这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留下来的成果,如果没有4万亿,中国十年能不能建成这些高铁,这些项目能不能上马都成问题。
中国主流媒体,有一批媒体经济学家,崇美崇洋到了荒唐的地步。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都在反思卢卡斯带领的芝加哥学派的反凯恩斯主义,只有中国的媒体经济学家,在全面恢复鼓吹华盛顿共识,只不过换了个面目叫“反凯恩斯主义,反大政府”,无视中国改革成功的现实。
**舆论怀疑和反对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第二个理由是中国不可能超过东亚四小龙。**这个理由非常有影响力,说世界现代史上这么高速的增长,日本只持续过20年(从1950-1960年代),韩国只持续过30年(1960-1980年代),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可能持续增长30年呢?
这种说法通过和其他东亚国家比较来贬低中国发展的可能性,使得大家觉得中国的所有问题都是发展太快造成的,而且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可能在高增长的过程中解决,比如环境污染、房地产泡沫等,所以中国经济必须放缓。实际上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这些问题在增长过程中解决比停滞中解决更容易。但中国媒体压倒性的怀疑中国维持高增长的理由,就是日本韩国有先例。
反驳这个理由是非常容易的事。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和日本比较,中国人口是日本11倍,国土是25倍。和韩国呢,中国人口是韩国的28倍,国土是韩国的97倍。
此话怎讲,中国发展的空间,比日本和韩国大多了。世界上哪有一个规律是靠人均GDP来决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世行搞的什么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论,是来忽悠人的。
提醒大家一点:中国地理最主要的特点,是中国有一条从黑龙江到云南的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的96%集中在黑河腾冲线的东南,而这条线东南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6%。也就是说,中国还有60%左右的国土没有开发,过去30年只有开发了沿海。为什么沿海开发的奇迹不能在内地重现?
特别是习主席提出来的一带一路设想,我认为历史上前所未有。历来大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海洋国,为什么先发展起来,因为交通方便,进出口贸易便宜。但是走到后来,包括德国俄国和中国,都是大陆国家凭借规模经济挑战海洋国家,最终战胜海洋国家。
从这个角度讲,如果中国前30年代发展沿海的布局是跨国公司主导(因为他们要把中国的加工产品运到海外,沿海物流比较便宜)。现在这个局面要改变了。现在,内陆的渝新欧铁路货运已经延伸到了欧洲。如果一带一路成功实施,一定要先开发内地,尤其是大西北,30年也开发不完。
鼓吹中国经济必须转型的第三个理由就是中国制造业已经饱和。这条对经济企业界金融界有非常大的影响,我要重点谈谈。
他们说,中国制造业已经饱和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粗放型增长,效益不高,要提高效益,就是发展服务业。
出过国的人知道,中国的餐饮、旅馆服务业,比国外的发达多了。他们说的服务业说白了就是金融,认为金融可以赚大钱,做制造业利润很薄。这个说法是中国现在最有诱惑力,但也是最危险的。
我提醒大家一个事实。金融可以空手套白狼吗,金融效率高吗?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成本估计在12万亿-22万亿美元之间,美国把从中国赚到的大量利润转回美国,然后批评说中国储蓄太多,消费太少。
我问大家,美国几万个桥没钱修,美国这么能赚钱,为什么不改善基础设施,要搞房地产泡沫,搞次贷危机?所以美国所谓的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害,远远大于利,已经把美国经济架空了。
美国主流经济学家自己的分析,最有名的是前IMF首席经济学家、MIT教授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 2009年写过一篇文章叫《安静的政变》,文章说,美国经济在70年代前为什么重视实体经济,因为当时美国是军火工业集团主导的。美国里根总统搞了减税革命后,债务急剧增加,导致美国金融集团取代了实体的工业集团,把美国的工业经济架空了。
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2012年在他去世之前几个月,在家里曾经跟我对谈。当时我提出来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病”,就是金融的高利润挤出了其他实体经济产业,霍布斯鲍姆补充说,应该是“英美病”,英国因为同样的病走向衰落了。
早在1850年的时候,英国工业生产占了全球一半,但赚钱不多。赚钱最多的是海运和金融。因此英国1850年后就开始搞去工业化,结果一战前英国就开始走向衰落了。
最近一位意大利裔美国经济史家阿瑞吉写了一本书,叫《漫长的二十一世纪》,这本书总结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几次金融霸权盛衰的周期:最开始是意大利的热那亚建立金融资本强国,接下来是荷兰、西班牙、英国和美国。他说,这每一波的霸权更迭,最后都是金融恶性扩张取代实体经济导致的衰落。
从这一点来讲,金融过度扩张导致实体经济衰弱,这是我们最要警惕的。如把金融扩张作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弄得不好就会把我们过去三十年的改革成果,毁于一旦。(比如现在的P2P泡沫就值得我们警惕)
大家看看去年股市的动荡、汇率动荡,半年不到,耗掉中国几千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些钱拿来干实体经济,消化过剩产能,改善民生,能干很多事。现在中国最要反思的就是,中国发展的方向,是坚持实体经济,还是学美国搞金融投机,自我毁灭?
第四个恐吓中国经济的理由是: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理论,这是当前主流经济学家非常流行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正在误导中国经济转型。
大家记得在苏联东欧推行休克疗法的时候,鼓吹经济自由化的是一些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比如诺奖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哈佛经济学家萨克斯、匈牙利的科尔奈,他们好歹还是做过一些对经济学有价值的研究。
但是这些年来,忽悠中国的世界银行报告的作者,比如世行2012年提出《中国的2030》的报告,里面提出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理论,这一报告的作者,完全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他们的理论是什么呢?他们把历史上过去50年里, 101个国家无论大小放在一起做一个回归,得出结论说,能够从低等收入国家跨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国家,只有13个,然后拿这些国家作为中国下一步经济转型的榜样。
他们的方法论很成问题。假如我是生物学家,我把跳蚤、青蛙、大象、人类放在一起,拿个指标做个回归,得出生物演化的规律,你们能相信吗?但世行的计量经济学就是这么做的,我们来看看这13个国家暴富有什么窍门?
有些窍门你想学也学不到,有的国家(赤道几内亚)发现海上石油,一夜暴富,可惜只有几十万人口,而且是独裁腐败的国家,值得中国学习吗?
13个国家里,十个国家人口加起来不到中国一个省,最少的冰岛人口只有30万,多的以色列几百万,葡萄牙、希腊一千万,就是把日本、韩国、西班牙全算上,才仅相当于中国的五个省,别忘了中国的人口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他们可以提出一些发展经验,比如小国可以发展旅游,房地产、离岸金融,暴富很快。但是在过去金融危机期间,一半国家恰恰是受到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比如著名的冰岛银行危机,包括陷入富国困境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他们现在失业率达到20%以上。
金融危机之后还鼓吹这些跨越中等收入的样本,我觉得是非常惊奇的。
这个理论最大的误导是,忽视了发展经济学一个公认的共识:拉美和东亚国家陷入的是“依赖经济陷阱”,是因为跨国公司控制当地经济发展,不为当地人造福。最好的例子就是阿根廷,20世纪初的时候,富裕程度和美国相当,始终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路子。
即使发展最好的亚洲四小龙,包括日、韩、新加坡、台湾都属于美国的依赖经济,特别是大家羡慕的日韩,在二三十年高增长之后,陷入停滞的原因正是,战后一直被美军占领,没有独立的国防、科技,扛不住美国金融自由化的压力。当时日元被美国逼迫大幅度升值,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时被迫开放金融,将核心企业股权廉价卖给跨国公司,才在高增长之后未能持续发展。
中国要超越日韩,只能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历史上建立独立的科学、军事、金融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苏联。现在除了美国和中国以外,还有谁拥有如此独立完整的科技体系和经济政策?历史上的文明大国,甚至大帝国,要全盘西化搞现代化的国家,土耳其、伊朗、印度、埃及、墨西哥、巴西,情况怎么样,那个能比得上中国?
所以中国的大众和知识分子,特别是领导人,要清楚的明白,中国的下一步发展目标,只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只有掌握科技军事的制高点,才会有独立的金融和稳定的经济发展。
我们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假如沿岸国家,不能学习中国发展经验,建设小康社会,而是利用自然资源、地缘优势,要搞暴富,在大国之间搞投机,不可能形成一个长期的稳定合作,不可能有持续经济发展。
这点上,中国经济学家没有自己理论,盲目的搭世行什么中等收入陷阱的便车,不但失去金融市场话语权,也会失去国际合作的话语权,这一点要有非常清楚的认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财经微信:羽扇观经(ID:guanchacaijing)。每日三分钟,专享重磅财经新闻新鲜解读,资本长袖善舞,事关你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