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笛:台湾“选举”观察报告:聊聊贿选和计票那些事儿
对很多人而言,“选举观察”可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有所耳闻的人也是将其理解为一次难得的参访活动,因为“占中”团体组队参观台湾“大选”的缘故,还让选举观察还带了点政治不正确的色彩。实际上,选举观察本身是一件技术性活动,政治中立是最核心的原则。由于本次台湾“大选”的特殊性,不仅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也推动了许多人的脚步,让世界各地的观选团队云集于此。各个“候选人”日常中的一个重要公关任务,就是招待好这些参访的团体。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专业的选举观察团的报告,往往是“候选人”当选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可以说,少了选举观察的选举,观感上会黯淡不少。
接下来笔者会以这次台湾大选为背景,从几个角度进行介绍,虽然并没有全面呈现台湾的选举观察情况,但也可以提供一个基本的关于选举观察的概况。
板桥区公所外的看板
何为“选举观察”?
从学术的角度讲,选举观察是“比较政治”中重要的调研方法。而从政治需求的角度讲,选举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监督的方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都是承担着监督职能,但是选举观察和选举监督仍然有所区别,主要是法律地位上的不同。选举监督具有法律基础,承担法律任务,它由政府专业部门,或者由政府授权的观选团体来执行。如在选举过程中出现不法情况,这些部门和团体可以直接采取措施。普通选举观察团体在工作内容上和选举监督团体相似,但是只能在选举结束后提出建议,而不能干涉选举的进程。
选举观察团可以自行组织,自由观察,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会受到一定限制。比如在菲律宾,选举观察团若要进入菲律宾进行观察工作,需要通过招标的方式。一个完整的“选举观察”过程,长则几个月,短则几个星期。观察员需要从宏观微观等方方面面考察选举,投票和计票环节是重中之重。一般在投票当日,观察员们会做工作分工,分别前往几个主要的投票所,关注选举结果否存虚假,程序操作是否正确等,并在投票结束后的一之两天内召开发布会,提出选举观察报告,介绍选举情况,然后指出不足,提出建议。
唱票
选举观察团体有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一般国际选举观察团的报告比较受到关注,因为国际选举观察团更偏向中立,且具有一定的国际认可度。早期还存在联合国的选举观察组织,以确保动乱地区的政权平稳交接,但是由于联合国地位的特殊性,媒体总会对观察员的言论有过分解读,联合国逐渐退出了选举观察领域。现在进行选举观察的更多的是相关领域的NGO。这些NGO政治负担较轻,且在行动上更加灵活,很快成为了选举观察的主力,其中以“卡特中心”最为著名。由于选举观察的常态化和普遍化,2005年包括卡特中心在内的多家NGO在联合国签署《国际选举观察工作原则宣言》,在其附件《和国际选举观察员行为守则》中,规定对观察员的行为要求,包括尊重主权及国际人权、尊重国家法律和选举机关的权威、尊重国际选举观察团的健全、时刻严守政治中立、不妨碍选举进程、维持专业性等。
台湾很早就存在“选举观察”,但那时的选举观察更多是一种形象工程。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台湾当局会邀请一些海外人士进行选举观察,但过程往往走马观花,一些计票中心的设立纯粹是为了应付观察员,选举观察更像是一次难得的度假,观察员做的选举结果也自然“完美”。现在这种风气多少还在延续,一些官方或半官方的组织和机构,会在选举季举办选举观察活动,组织观察员过来听听简报,做做参访,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后也不用提交报告。也许目的并不像以前那样阴暗,但也从一个方面说明部分台湾选举观察团体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不可不说的贿选
反贿选也是选举观察的一个重要内容,干净选举、选贤与能是普世价值。在民主政治中,贿选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无被害者的犯罪,一方出钱买票,一方收钱投票,都能获利,但其实受害的是“选举公正性”,最终受害的是全民。
早期台湾的贿选问题十分突出,操作也比较直接,直接包个红包就可以向选民买票。现在虽然有所减少,但在中南部、离岛地区仍然盛行,且手段日趋隐秘,手法五花八门。比如假借活动名义发放礼物和志愿者补贴、在文宣材料里面夹放优惠劵和招待劵等。甚至还有“候选人”利用台湾人信神的特点,来进行买票的趣事:在某个夜黑风高的时刻,“候选人”或者桩脚(是指选举中在基层为候选人拉票的工作人员。桩脚会利用各种合法和非法手段,使其支持的政客当选。而贿选的金钱或礼品亦通常由桩脚经手。)将钱送到候选人手上,然后解开外衣,露出怀内的妈祖,以示妈祖为证。台湾“法务部”曾统计出30余种新式贿选手段,这还只是已知的形式。有经验的选举观察员,可以从看似日常的事情中敏锐地嗅到是否存在贿选。比如投票所周围出现茶水摊,表面上是为选民奉茶,实际上监督被买票的选民有没有人过来投票。因为按照相关规定,在投票所外三十公尺内要净空。
众所周知的是选举是个烧钱的活动,不仅对“候选人”而言,对台湾的“法务部门”亦是如此。台湾“法务部”在选举季也要拨付预算,进行反贿选的宣导,比如制作海报,发放文宣。为了与时俱进,“法务部”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极具亲和力的宣传视频,比如为这次“选举”推出的守护篇、转动篇、愿景篇等。总体而言,“法务部”在严打贿选方面有采取“胡萝卜加棒子”的工作方式。
“胡萝卜”是指奖励检举,利用远高于贿选的收益来支持选民的检举。根据“选罢法”的相关规定,检举“总统、副总统”贿选的,奖金为1500万新台币,检举“立委、正副议长”的奖金为1000万新台币,检举“地方级”公职人员“候选人”的也有几百万,这些对普通人而言已然算很大一笔数额,甚至出现过依靠检举贿选而发家致富的职业检举人,比如有“抓鬼达人”之称的王坤盛,专业检举十余年,赚取1300多万酬金。
但“胡萝卜”的方法也面临着问题,由于华人社会中的伦理纲常、人情关系,检举人往往被冠上“见利忘义”,很多人对于本人的家人、亲友遭遇贿选,有高达99%的人并不会检举,这也使反贿选的工作极为艰巨。
另一个就是“棒子”,即由法务部门进行的检察,没什么特殊之处。由于选举观察员没有权限对发生中的贿选行为作出行动,但是可以在事后反映给相关部门,或者是在选举报告会上向社会大众反映。从某种程度上,法务部门也要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位置,因为反贿选具有极高的政治敏感性,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注意是否造成影响或者暗喻,防止引发政治风暴。
需要做一个说明的是,“选罢法”规定选举赠送的物品价值不能超过30元,但这个标准在操作中往往会被放宽,因为新台币30元实在是买不到什么东西,构不构成贿选的最终标准,还是看所赠之物的价值足不足够影响到选民的投票行为。
投票当日
本次台湾选举的投票日为1月16日,投票所往往倾向设在学校,相较菲律宾布满弹孔的简易屋舍,要温馨太多。“选举”之前,每位合格“选民”会收到一分印有投票所分布、候选人及其政见、还有参选政党的文宣材料,同时还会收到一张投票通知单,上面写有“选举人”的姓名编号,以及投票地点与投票类别等。
一般而言,投票所的布置要在选前一天进行,负责票务工作的工作人员往往“就地取材”,由学校的老师担任,并支付一定的津贴。投票时间从投票日早上的8点到下午的4点,投票期间,选民需要携带身份证和通知单前往所在选区的投票所,并将通知单归还。在投票过程中禁止携带各式通讯设备,在进入投票所时,会有专人保管选民的通讯设备。随后选民会获得获得三张选票,分别投给“总统”、“所在选区立委”和“政党”。投票时,要进入一个盖上帘布的投票台填写,之后将填好的选票投入相应的票箱。
这个时间段并不对外开放,但部分投票所通融一下还是允许观察员进入参观的,但不得进入投票的房间,也不得拍照。4点结束后,开始进行计票,计票过程允许公众参观,开放拍照,但要在规定的站立区域内,不得干扰计票过程。来参观计票的除了普通市民,还有媒体的记者、“候选人”团队工作人员以及类似“监票者联盟”这样的NGO。一个票箱一般会安排五个工作人员,一人计票,两人取票,两人亮票。统计结束后,其结果会密封送往各个区域的“选举委员会”,进行汇总(汇总过程也是开放的),并最后由“中央选举委员”公布正式结果,也是最精确的结果,通常会比媒体公布的数字要晚上一点时间,胜选人的庆功会也早已开完了。
对选举观察员而言,整个过程观察的重点在于是否有不法投票行为,也就是“做票”。比如以前常会发生的“黑灯法”。由于选举多在冬季,早先投票截止时间订为下午五点,故开票时均要挑灯夜战。现在时间虽然提早到四点,但是如果选票过多,时间也会延后。在民进党执政前,最常听闻的是开票中途,常会遇到“停电”,一段时间乌黑一片,谁也不晓得会发生了什么事。通常做票的手法是是偷塞选票,甚至整个票箱更换,等电力恢复再继续开票。现在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是应该有所关注。再比如亮票人是有公示选票,还是一带而过。因为亮票人很有可能会在亮票时,若是发现是对手的选票,就会弄污选票,使其变成废票,这一招被称为“抹红法”,现在还依然流行。
当然以上两例,是比较明显的做票手法。相对隐性的,如“选票卧底法(事先在票箱内投票)”、“重复投票法(尽可能搜集不能来的选民的身份证明,然后多次进入选取内的不同投票所)”等等,不一而足。绝对称得上是一门“科学”,很多选举观察员也很难得知其中奥妙。
尾声
其实选举观察并不算是一件很高端的事情,如果将其内涵放宽,还包括媒体报道、学术评论等,准入门槛也很低。但如果从技术层面理解,选举观察具备更多的方法论意义,也需要一定的训练以掌握精髓。就这一点而言,专业NGO带领的观察团队,会比一般选举观察团,关注更多的角度,做更深入的分析,也会制订有针对性的考察指标,但这也意味着要忍受理论学习中的枯燥,和调研跑腿中的辛劳。一些选举观察员,往往会比记者更第一时间跑到现场,为了观看一场偏僻地区的选举,要在凌晨上路,三更半夜返回驻地。他们很多人都是自掏腰包,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危险,观看各式各样的选举,并赶在第一时间将结果做成报告进行发布,而这并没有什么酬劳,他们所追求的,不过是一份责任而已。一场选举观察可以了解到当地的许多东西,也可以从职业观察员的身上见证一份深沉的使命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WB战友解读:
台湾所谓民主,其实质根本不是民主,而是党争,是台上政客之间的争权夺利;在中国统一问题上,更是被政客用来对抗大陆统一的政治工具。其实,所谓民主跟台湾普通岛民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吹嘘的一人一票,其实既不能决定自己,也不能决定他人。如果台湾人你要硬吹你那一票多值钱,你选个县长让我看看?台湾的经济自从所谓“民主化”节节败退,连年负增长这种日暮途穷的社会,要点脸的话你根本没资格吹嘘民主!把民主当遮羞布,其实是用来遮掩日暮途穷的社会而已。台湾岛民吹嘘的民主,只不过是三分钟的“民主”,政客在台上表演,岛民在台下摇旗呐喊,三分钟选举结束,升官发财的是政客,岛民对不起还得回家该干嘛干嘛,卖茶叶蛋混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