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族小视角看供给侧大改革-娜娜的猴面包树
去年中国经济政策最火的一个词莫过于“供给侧改革”,虽然有人一直要把这个词和美国的供给学派给联系上,但作为一名资深海淘成员,我怎么觉得这个词的日常背景是我们火爆的海淘大军呢?!小女子不懂大政策,只是每每看到各种对大政策的解读,总要提及日本的马桶盖、荷兰的奶粉、韩国的化妆品……貌似中产们把巨大的消费能力贡献给海外,而中国经济却呈现“新常态”,需求刺激不起作用了,于是该改革我们的供给了?
怎么改呢?学者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去产能、调结构等等应对措施纷纷出台。据说钢厂关了一批,金融产品多了不少,其他的小女子不太清楚。春晚上那一广场的机器人也算是新供给吧。
过年时候最火的一部电影莫过于星爷的《美人鱼》了,有人说星爷是利用环保题材讲爱情故事,还有人说该片体现了星爷的香港意识——港人和内地人就像人鱼族和人族,本是同类,无奈分开,却不得不学习相处。小女子对文艺解读莫衷一是,只是觉得人鱼族的感觉和我们海淘族心有切切呢。小女子业余在美国商海里打打擦边球,采个牡蛎,挖个珊瑚,好不开心,人鱼一样嘛。感觉供给侧改革就像某根巨大水管一开,海里的形势要有变化了呢。专家们的政策建言如果有效,国内商品能替代进口,是不是以后我们人鱼族就没海淘机会啦?别急别急,作为一名一边在美国学马列一边消费美国商品的马克思主义海淘者,偶的目光是绝对不会仅仅局限于消费的,我从个人以及姐妹们的海淘经历中发现这些政策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1.海淘都是外国货?
日本抢购的马桶盖一经爆料,就有杭州厂商说明此商品中国早就有制造。早些年国人出国买回来“Made in China”的产品在如今已算不上新闻,其实这种境遇不独游客遇到,因为全世界有几个国家不在消费中国制造呢?!小女子今年暂居美国,发现美国人日常生活中使用中国制造产品的比例令我始料未及,厨房用的锅碗瓢盆、身上穿的衣服鞋帽以及各种圣诞节礼物,随手拿一件都是“Made in China”。曾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美国记者萨拉写了一本说:《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书中就描述过这个现象。2004年她在收到的39件圣诞礼物中,发现“中国制造”的有25件,与此同时,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于是她尝试离开中国制造一年,最后她的生活经历却告诉她已经无法离开“中国制造”,只好在2006年元旦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想想美国人的生活都充满着中国制造,我们又为什么海淘呢?姐妹们告诉我,同样的商品,美国的质量标准体系与中国是不同的,虽然中国制造,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质量就是好!
2.外国商品质量好?
大部分人也许觉得,即使中国制造,因为出口商品要遵照出口国的质量认证体系,所以国外的商品就是要比国内好!这种观点看似有道理,但实质依然是外国的月亮就是圆,寄托的是姐妹们集体的幻想。小女子曾经海淘美国阿迪运动外套一件,不到一个月就全身起球;海淘美国CK羽绒服,每次穿完都像钻过鸡窝,看来国外产品也不是所有的标准都是高。
绒毛都出来了,好像刚钻过鸡窝唉
话说由质量标准所决定的产品质量,这就不再是个产品制造的问题,这明明就是产品监管问题。想想中国庞大的制造大军,供应全世界人民的日常用品,可我国人民为什么在国内买不到高质量的商品?是我们制造不出来吗?这种商品肯定有,像克强总理提及的高端圆珠笔“圆珠”(看了观网的文章,知道低端圆珠早就能造,高端圆珠刚刚研发成功),但是亲们海淘的大部分商品我相信中国可以制造,据“比达咨询”2015年4月针对海淘用户购买行为的调查,服装鞋帽是红男绿女们最喜欢海淘的商品,占比均在50%以上,而这恰恰是中国制造贡献给全球的。问题在于亲们为什么不在中国买?因为长期以来,在中国市场上,劣质商品更具有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生产能力有限,扩大生产满足供给是第一要务,并不追求质量标准。随着市场体系渐渐完善,针对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质量标准体系也逐渐建立,但是即使严格的标准制定出来了,执行、监管却不严格,大量的低质产品仍然充斥市场。这就如同劣币驱逐良币,作为生产商,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只会增加成本,而销量却不一定会提高,还不如山寨赚钱痛快。而作为消费者,又苦于买不到高质量的商品,信心就一次次被假冒伪劣产品欺骗后消失殆尽,无奈走上海淘之路。泥沙俱下,把我们人鱼族都赶到海外去了。海关就是一道筛子,帮我们把很多质量低劣的商品挡住了。水清一点,挖贝壳好挖一点嘛。虽然最后淘来的都是中国货,就是觉得用的放心!
当然也有一部分亲们海淘的不仅仅是质量,还有价格,同样的包包,国内外有接近一半的差价,因此大部分人选择了海淘。
3.外国商品价格低?
国内外各种奢侈品有差价,这个是我们怎么都无法否定的问题。可奢侈品的差价是中国制造的问题吗?大家都知道多少大牌的代工厂是设在中国,拿着别人的设计,用着别人的原料想必我们也是可以生产出来的,呵呵,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A货仿得那么好。但奢侈品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品牌,好的品牌同时意味着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当然,消费奢侈品同时也是身份、财富、地位的象征,要不怎么能显出壕气来呢?!此外,造成国内外差价的还有税收问题、厂商市场定价策略问题,而这些都不是靠去产能、调结构能解决的。相对于海淘的大部分普通商品而言,国外大部分商品的绝对价格是大大高于中国的,这个很好理解,一件同质量的衣服,如果剔除品牌的因素,中国肯定卖的便宜,因为我国的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远远低于国外,最终也会显示在商品价格上。但是如果把品牌纳入进来,国外的品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同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可能在国外就会更低一些,所以与其说大家买的是国外的产品,还不如说买的是国外的品牌,当然品牌的背后是大家对品牌的信赖。
写到这里,小女子已经有点累了呢,长话短说,我们再看海淘,完全是中国制造的问题么?是也不是,论生产,天朝的生产体系是供应全世界人民的,怎么就满足不了本国百姓了呢?!但是,论消费,姐妹们有时候真心不知道哪里能买到靠谱的产品啊?!也许更大的问题在于我国的生产与消费的不匹配,生产者生产出来而卖不出去,于是产能过剩,而消费者想买的买不到,于是全球海淘,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而不仅仅是一侧出现了问题。而这些大大们能不能管管呢?有人也许会说,这不是市场决定的吗?交给市场好了。但市场决定靠什么?靠价格,问题是中国产品的价格体系并不能完全反映产品的质量体系,所以在消费者分不清产品质量的时候价低的产品最容易占领市场。前面说过劣币驱逐良币,我就不再多说了。因此,供给侧改革光压企业产能也许还不够,还得让政府行动起来,可以不去做证明你妈是不是你妈的事情,但要把质量监管的活做好,把消费者的信心再次树立起来。一味压缩产能,恐怕会有人受伤;一味压缩政府,恐怕也不利于发挥监管职能,公务员也是辛苦,监管侧改革也是必要的。最后,小女子想说的是,既然供给侧改革是为了更好的满足需求,所以也听听姐妹们需求无法满足的声音呗,避免缘木求鱼!好了,我要去海里游个泳透透气了,说的不好,请亲们多多指正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