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华:德银巨亏 坏账之外还有秘密
近日,欧美金融市场大起大落,俨然全球金融危机逼近的排场。许多分析师将其导火索归因于德意志银行的巨亏。德意志银行去年4季度亏损21亿欧元,2015全年亏损达68亿欧元。德银将成为第二个雷曼的呼声鹊起。
德意志银行陷入大麻烦。图片|彭博社
德银当然不会像雷曼那样倒闭,也不会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德银作为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其资本实力远远强于雷曼之类的投资银行,本次亏损并未超过其净资产的10%。
不过从本次亏损的原因中,可以窥见欧洲银行的外强中干,令人怀疑欧美银行报表中的水分。大家都说中国的银行会“藏坏账”,而欧美银行的报表中不仅藏坏账,还藏并购损失、诉讼费用、衍生品风险。
潜藏的并购损失,自欺欺人的商誉
在企业的报表中,有个科目叫“商誉”(英文叫Goodwill),外行人咋一听可能不太明白。该科目是为了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如果A企业花3亿买B企业,结果B账面上只值1亿。那算不算亏了2亿?
当然不是。A会把B账面的1亿计入自己的对应科目。然后多花的2亿单独计入“商誉”科目,好像自己买贵了也没亏钱一样。多花的2亿,难道不是买到了B在账面体现不出来的商誉价值嘛?
让商誉数字一直躺在账面上骗自己当然没问题,但哪天要把B企业卖掉就出问题了。如果卖不出3个亿,商誉是要减值的。而2015年德意志银行的亏损,主要就是这个商誉减值。
2015年其商誉与无形资产减值达57.8亿欧元,包括对德国邮政银行、Bankers Trust等子公司的商誉减值。而德银出售华夏银行股权的损失为6.5亿欧元,还没有计入该科目。
这样大规模的商誉减值风险,不仅仅出现在德银,其他全球大型银行,也都在火山口上:
欧美大型银行集团,大都在历史上经历多次并购形成,其商誉与无形资产占净资产比例,当然就远高于中资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全球主要银行,该占比均超过20%,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甚至超过1/3。
这些银行的净资产水分可能非常大。并购潮中高价买入的公司,很难说价格没有高估。而次贷危机后经济环境的改变、监管要求的趋严,也往往使子公司价值下降。一旦遇到重组与拆分,这些潜在亏损就会暴露出来。这些商誉要是减值起来,不知股价会跌到哪里去了。
拖延时日的诉讼纠纷
德银2015年诉讼费用达52.2亿欧元,比2014年增加32.5亿,是造成巨亏的另一大诱因。德银自己解释说:这是公司为甩掉历史包袱,集中解决了一些拖延时日的历史诉讼纠纷。
由于欧美的法律环境,欧美的银行更易面临巨额诉讼费用。对于金额较大的纠纷,银行可以充分利用法律程序,选择赔偿或和解的时间点。例如,德银最近花7.75亿欧元了结掉与基尔希集团十几年的旧恩怨。起因是2002年德银前CEO曾在电视上暗示银行将不再向基尔希集团贷款,从而导致了该集团破产。
电视上一句话赔了7.75亿欧元,欧美果然是法制社会。不过德银拖上十几年才赔钱,也并非不是故意的。选择在2015年把风险暴露出来,大概是考虑到商誉减值本来已经导致巨亏了,索性把隐藏的诉讼亏损也暴露出来,给未来的业绩增长排除隐患。
至于欧美银行藏着多少诉讼纠纷,外界很难统计,也很难估算纠纷的赔偿数额。例如,在臭名昭著的LIBOR操纵案中,巴克莱在2012年被罚4.5亿美元,股价暴跌15%。而其他银行似乎并没有受到惩罚。不过持续的民间诉讼会让这些银行一直难以舒坦,很可能会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赔钱了事。
听起来很美的交易型银行
最近德银巨亏事件后,有分析师担忧欧美银行在大宗商品上的交易头寸太多,在大宗商品的大跌中,可能要承担巨额损失。这在国人听起来有点难以理解,银行不是放贷款的嘛?
这里体现了欧美银行和中资银行的一大区别:欧美大型银行的资产中,贷款占比很低。有人把这种资产结构叫做“交易型银行”,即主要持有可交易金融工具,而非贷款的银行。
例如,德银2015年三季度持有贷款4283亿欧元,仅占总资产的24.9%。而金融衍生品则有5716亿欧元,占总资产33.2%,其他交易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有3101亿欧元。两者合计超过贷款规模两倍,占总资产51.3%,是典型的交易型银行。相比之下,中国的工行、建行、中行的资产结构较为传统,贷款的占比均超过50%。
外强中干 并非中资银行学习榜样
这样的资产结构听起来很炫酷,不过潜藏的风险很大:
首先,交易性资产的价值,尤其是各种金融衍生品的价值,对市场的变化很敏感。如果银行主要持有这些资产,会使得银行自身的稳健性受市场波动的巨大影响。
其次,交易性资产的价值和风险,其实很难算清楚。一般大型银行都基于内部模型来计算市场风险,虽然监管机构对模型和相关流程会有要求,银行内部还是拥有一定的操纵空间,难保不会高估价值、低估风险。
即使银行能尽量公允地计算,目前通用的市场风险模型,也常被认为低估了市场风险。对MBS相关衍生产品的模型设定错误,就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虽然银行报表上白纸黑字写着交易性资产的价值和风险,但实际上它是一笔糊涂账。
然后,银行在交易中能够获得价格的好坏,跟自身信用高度相关。如果银行自身出现问题,会导致其后续交易的价格变差,从而带来更大的亏损,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当恐慌积累到一定程度,银行可能会被交易对手“挤兑”,即所有交易对手突然都不跟该银行交易了,银行突然失血猝死。
最后,银行之间互为交易对手的复杂网络,把各银行的风险紧紧绑在了一起,就像越垒越高的积木,等待着哪根积木的突然抽离,让金融大厦瞬间倒塌。
银行在市场中的大量风险暴露、风险模型的设定失误、金融机构的猝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雪崩,这些问题在次贷危机中都已上演。但危机过后,“交易型银行”仍大行其道,改观有限。而国内银行仍在争相模仿,将其定为重点发展战略,模仿有余,反思不足。
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资产质量、经营效率方面,确实有提高的空间,不过上述欧美银行的各种问题,我们都还没有出现。中国的金融业一直缺乏自信,以前各大银行股改上市时,都引入过外资行作为战略投资者。这些合作在后来重新审视,其实大部分都不太成功,中国的银行业主要还是靠自己的摸爬滚打,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环顾四海,其实欧美银行有许多问题,所谓“外强中干”并不为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财经官方微信:羽扇观经guanchacaijing,每日三分钟,专享重磅财经新闻趣味解读。资本长袖善舞,事关你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