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民思潮”发言人黄子悦接受电台采访谈“简繁之争” 被问至语塞
2月15日,香港学民思潮发言人黄子悦接受香港电台采访,称不满特区教育局要求“小学生在基础薄弱时就学习简体字”,主持人反问:“文件哪里有讲?”黄子悦顿时语塞,称要“回去看文件”。
视频来自微博网友@HK_CC_BEST,时长1分18秒,部分设备无法观看请点击链接
在采访中,黄子悦称:“这次教育局特别提到(小学生学简体字),重要性亦提升了很多。特别是提及非常建议学生当语文基础还是薄弱时就要学习简体字,故我们(指学民思潮)反对。”
主持人这时发问:“其实你哪里看到这一句呢?哪里找到小学开始要学简体字呢?”
黄子悦回答:“在咨询文件中,有提及小学都要学。”
主持人更加不解,继续追问:“咦!我又没看到!在哪里?哪一段?”
黄子悦无法回答,支吾其词:“呃……我要看回文件。”
黄子悦不清楚文件内容,称要“看回文件”
据公开资料,黄子悦1997年出生,15年起担任学民思潮发言人,占中期间,曾参与黄之锋发起的绝食示威,后因体力不支退出。
香港教育局:一直强调先繁后简
香港教育局拟改革语文教育课程,在特区引发热议,有部分反对者称,让中小学生学习简体字是“政治手段”,甚至称这表明政府想进一步“内地化”。
其实,《更新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咨询文件在去年12月就已发布,咨询期截至本月15日。
文件提及,学生在掌握繁体字后,也应具备认读简体字的能力,“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以及加强与内地、海外各地的沟通”,并须关注学生运用规范书面语的能力,以免他们表达受口语或网络语言影响。课程继续以“用普通话教中文”为远程目标,建议学校按校情考虑是否推行。至于独立成科的普通话科,建议小学可选择在初小起教授声母与韵母。
修订还更强调课程有培养家国情怀的功能,以往“体认中华文化,培养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宗旨,修订为“成为有识见、负责任的公民,认同国民身分,并具备世界视野,持守正面价值观和态度,珍视中华文化和尊重社会上的多元性”。
对于争议,香港教育局回应表示,“认读简体字”以往在2002年的课程指引中就已经提出,并非今次更新的咨询项目。而且,**教育局强调建议学校“先繁后简”,在学生基本掌握繁体字后,例如高中阶段,可酌量学习简体字,以便认读简体字排印的书刊,拓宽阅读范围。**今次咨询过程通过多方渠道,搜集意见,也欢迎公众提交建议;在整理意见后,将交由课程发展议会讨论。
(观察者网综合新浪微博、香港电台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