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瑾:从潘金莲来说说宋朝的“拆墙”
“拆墙”恐怕是这段时间以来最刷爆朋友圈的话题了,围观群众里,有人想起了一位知名女性——《水浒传》里,潘金莲是如何遇到西门庆的?潘金莲关窗,撑着窗户的木头不小心砸到了在街上路过的西门庆,于是俩人就开始了后面的故事。可见,在宋朝就是开放性的住宅啊。
当然,新华社已经辟谣了:“文件中提及的‘封闭住宅小区’并非指所有的城市社区,而是指绵延数千米甚至面积超过几平方公里的‘超级单位大院’和‘超大小区’或者‘超大楼盘’。”看来许多网友的担心是多虑了,但还真别说,唐宋变革之际,确实经历了一次真正的“拆墙”,使得宋朝的街区与住宅开放一体,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
做这图片的人挺幽默,但恐怕打错靶子了
关于古代街道的演变过程,还得从先秦时说起。最迟在战国时期开始,我国古代的城市居住就已经形成一定的制度,实行“里坊制”,又称“坊市制”或“闾里制”。也就是统治者将一定的居民或者手工业者集中安排在封闭的“里”中,这些里内住户,除统治阶级显要分子外,一般居民出入都须进出里门,不许直接临大街开门,以便加强管理。“里”的形状一般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四周都筑有墙垣,墙的四面才是干道。秦汉时期,在“里”中设有专职监管的人员,称为“里胥”、“邻长”或“监门吏”。这套里坊制更多是为了防民,高耸的里墙恰恰代表了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桎梏。
在“里坊”内的路是十分狭窄的,难以容纳驷马高车的通行。里坊内有主巷道与四道门连接,这些巷道的支路叫“曲”,里内的居民,基本是一户挨着一户,非常规则地排列在两边,井然有序。在《三辅黄图》卷二中记载载,诸里“室居栉比,门巷修直”。一般如果找人的话,就直接会告诉你他住在某个里中的某个门,基本不会找错。
闾里道路布置示意图
秦汉时期的里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并不是随便排的。在秦代,居民有“闾左”、“闾右”之分,因为“里”只有一条通道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正门。古人重右轻左,右显示尊贵,所以等级高的人一般住“闾右”,相对应的,卑贱者就是“闾左”,充分显示了当时的封建等级观念。
秦代里中的居民还进行什伍编制,大夫及以上爵位的里人不与大夫爵位下或无爵位的里民编在一个伍,居住在里的不同区域。汉朝时,整个居住区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权贵府邸区,主要分布在城中部及北部近宫地段。这些府第可以直接开门连接大道;第二类就是卑贱的百姓住的居民闾里,主要集中在城东北一带,即宣平门大道以北,近东、西两市地段。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商业分区居住成为必然趋势,里都是以里面居住的人职业来命名。在《洛阳伽蓝记》记载:“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酒、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以酒为业……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木为业,凭车为事。”
然而,到了西汉末年以后,长安建设中的弱点就逐渐突显出来。汉长安城布局结构松散,宫室比例过高,所处地点也不合理,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到了曹魏时期,邺城的规划就已经有明显的进步。邺城内,宫城位于城市东西轴线的北边,方便城市的交通。城市的分区更加明确,利用东西轴线把全城各地划分开来,北边是宫廷与贵族的府第,南边是平民住的里坊。
到了唐朝,我国经济逐步走上鼎盛时期,尤其是长江流域的广大国土得到了充分开发,人口增长也十分迅速。因为这之前常年的动乱,加上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规模上已经有了明显变化。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并出现了多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分区非常明确,王朝的政治中心都在皇城之中。京城之外是外廓城,贵族官吏以及百姓商贾等各色人等都聚集于此。
唐朝时的道路不再是简单的方格状,而是十分复杂的、完善的棋盘式,坊里布局也整齐划一,市里与里坊的交错十分规矩。长安城里,共有南北向大街 11 条道路,东西向大街 14 条。其中贯穿于城门之间的 3 条南北向和 3 条东西向大街是主干道,称为“六街”。在皇城的东南方和西南方设有东市和西市,方便经济贸易。
唐长安城示意图
中晚唐至北宋一段时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场“都市化”的变革,中唐时,全国有26个超过10万户的大城市,而且这些城市集中聚集了国内大多数的官员和富贾,市民生活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这一时期,大量的茶馆、酒肆、饭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娱乐场所开始顺应时代,逐步出现在了里坊中。长安西市东南的兴化坊有“以贩缯为业”(《太平广记》卷四八六《无双传》);丰邑坊“多假贷方相送丧之具”(《两京新记》卷三)。人们越来越希望可以过上“夜生活”,不愿意接受夜间回到里坊中只能居住的生活了。
到了晚唐,扬州等商业十分繁荣的城市已经开始在坊内建立大量商店,甚至开了夜市,突破了宵禁的限制。此时,“里坊”这面墙,已经有被拆掉的趋势了。皇帝曾经试图阻止过这种混乱,无奈不起作用。唐德宗时,里坊制度基本破坏,被迫赦诏“坊市之内,置邸铺贩鬻。”(《册府元龟》卷八九)
在五代十国混乱时期,里坊制度更是乱上加乱,先是“大梁城中民侵街衢为舍,通大车者盖寡,上命悉直而广之,广者至三十步,又迁坟墓于标外。”(《资治通鉴》卷二九二)统治阶级你争我夺还来不及,根本没时间去管城市里坊的琐事。虽然周世宗柴荣曾经整理过里坊的破坏,但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让步,承认居民面街而居的合法化。
宋代是我国城市多方面都发生了相当大变化的时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市坊制度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于是,封闭的“坊”“市”制度解体,开放型空间结构开始形成。宋代的商人在进行商业活动时已经不用在特定的地点设立集市,而是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或者自身需求自行选择适当的地点,因此在宋朝出现了繁华热闹的商业街。这些商铺可以面向街道直接开门做生意,即便他旁边还是一个普通居住的百姓家。同时,这些商铺的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只要有商机,随便随街布置,店主甚至可以24小时营业。
里坊制度被打破,街道划分变成坊巷制,坊成了地名标志,“墙”和“门”都被拆了。宋王朝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管理机制,设立了“厢”一级的管理机构,开封城就分为 10 厢 121坊,内城 4 厢 46 坊,外城 6 厢 75 坊。每厢都设有厢吏来进行管理。
所谓坊巷制,就是以坊为名称,按街道和巷子分地段而规划的居住制度。在坊街上建立了“坊表”,“坊表”上书写坊名,表明两个坊表所截取的那段街巷名称,此时,“坊”的本意基本完全丧失。
坊巷制的建立,使得主要街道和中心区域的政治性减弱,商业性增强。在皇城正南的御路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城南州桥地段及城东宫城附近地段商肆云集,形成内城的中心商业区。御路两旁,州桥以北为住宅,州桥以南为店铺。而城东的马行街则街道住宅与商店混杂。随着自由度的提高,夜市的生意也逐渐多了起来。酒楼、餐馆通宵营业,《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此时还出现了大型综合娱乐场所,被称为称为瓦子、勾栏,在里面有杂技等各种表演,还有茶楼、酒馆,俨然是一副购物中心的样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该图真实反映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北宋末,新的城市坊巷制度开始规划形成,按街巷分地段组织聚居的坊巷制来规划城市居住。在这些社区坊巷内设有商业网点,甚至有学校。每一个居住的社区里都配置了瓦子酒肆、茶坊、浴室。住宅与商店都直接对街巷开门,从此彻底结束了市坊区分的古典城市里坊体制。
正是这种街道与住宅交错,里坊的墙被拆除,才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商业的进步,也有了潘金莲与西门庆相遇的可能。
宋朝留下来的城市规划,一直影响到了后世元明清朝代。清朝时,城市人口又一次增加,城市也开始突破城垣向城外发展,城市内部,由于商业经济发展,地方性和行业性的会馆建筑也显著增多。城市整体规划历经元明清的不断继承与营造,基本达到了当时情况下的鼎盛水平,这种情况一直维系到鸦片战争之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