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洋:30年了!英国人关于三叉戟的争论还没有终结
30年前的1986年,一部风靡英国的政治讽刺喜剧《是,大臣》推出了其续集《是,首相》。30年后,尽管电视剧的三位主演中有两位已经离开人世,但这部神剧对国际政坛的影响却依然不小:剧中关于环保组织、文官集团、欧盟等政治团体的犀利吐槽还是精准无比。2月27日,英国在野党在伦敦举行游行示威,针对的依然是30年前英国举国关注的话题——“三叉戟”核导弹。
英国国防部近日表示,应当在年内做出决定,兴建4艘携带“三叉戟”战略弹道导弹的全新战略核潜艇,以替代上世纪90年代服役的4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这一计划估计耗资达到320亿英镑!消息一出,一贯主张削减英国防务开支的工党当即带领数千群众在伦敦发起集会,抗议这一计划,希望实现和平,实现无核化的未来。
受困于经济疲软、预算紧缩,英国皇家海军可能正处于几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潮期,但无论是水面舰队的45型驱逐舰、26型护卫舰、伊丽莎白女皇级航空母舰,还是潜艇部队的”机敏“级攻击核潜艇,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的大国,近几年来英国新一代海军舰艇的更新依旧有条不紊。英国议会虽然已经沦为半档政治娱乐节目,议员们对于皇家海军的“政治正确“还是很有共识的,但为什么牵扯到作为”国之重器“的战略导弹核潜艇,这些代表就忽然承受不起了呢?这一切,可能要追溯到英国战略核潜艇的开端。
不容缩水的一锤子买卖
英国是世界上第三个建立战略核威慑力量的国家,走的也是战略轰炸机—核导弹—战略核潜艇三位一体的道路。不过与美苏这样的超级大国不同,英国没有资金和技术来支持这一整套核威慑力量,加上工党政府对本国航空工业的破坏,英国在战略轰炸机和弹道导弹研发上都后继无人,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逐渐放弃了陆基核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打击东欧的想法。
与此同时,在美国海军援助下(提供了“北极星”弹道导弹和潜艇核反应堆技术)发展起来的第一艘英国战略导弹核潜艇“决心”则在1967年入役,成了英国仅有的战略核反击手段。
对于当时的英国政府而言,核威慑看似耗资巨大,但却是面临苏联军事威胁时最为经济的一种。《是,首相》中对这种微妙的局面有着精准地嘲讽。然而嘲讽归嘲讽,当时的英军和其他北约盟国一样,都处于哪怕倾其所有也难以用常规力量阻止苏联坦克集群饮马莱茵河的悲惨境地。在常规力量失衡时,核力量“掀翻桌子”的能力就成了维持和平的关键。当时的英国就同今日的朝鲜一样,拼尽全力发(引)展(进)新一代核威慑能力。
当海陆空三路核力量只剩海上一路时,皇家海军心中对战略核潜艇可谓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仅有的核力量让皇家海军的重要地位有了保障,凭借“大英帝国最后的尊严”,皇家海军在彻底丧失世界海权后,再一次回到了英国国策的核心位置。
另一方面,由于造价高昂的核潜艇的存在,拨付给皇家海军的有限经费被“钦定”要优先保障战略核潜艇及其保障力量。皇家海军不得已取消了下一代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又将刚刚完成现代化改进的上一代航母退役拆毁,使皇家海军从一支小规模的全球海军缩水成一支北海核潜艇护卫队。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在马岛海战中赢得那么难堪,这几艘战略核潜艇的存在才是罪魁祸首。
英国很明智地意识到本国的核力量已经没有资格去和美苏讨价还价,因此其建设战略核力量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很有限,追求的仅仅是具备全天候战略核反击(或者叫核报复更为准确)能力。这一点从第一代英国战略核潜艇至今就没有改变。
不过对核潜艇而言,所谓的最低依然价值不菲,因为核潜艇的维修保养耗时极长,且需要万无一失,因此至少需要4艘核潜艇才能完成这一任务(1艘执勤、1艘前往执勤海域、1艘返回母港、1艘在船厂进行维护保养)。这意味着核潜艇换代计划必然是一个砍不得的“团购”。
因此当80年代英国讨论引进“三叉戟”战略弹道导弹并更换第二代导弹核潜艇时,关于能否缩减该计划的价格就曾引发过英国的争论。最初估计整个更新计划要耗资55亿英镑,而在1999最后一艘替代的核潜艇服役时,单单4艘核潜艇的造价就达到了60亿英镑,而整个项目则更是高达150亿英镑之巨。
第一代换第二代是如此,第二代换第三代自然还是该照此办理。好消息是因为冷战的结束,英美都没有要更换下一代战略弹道导弹的计划,因此这一次的换代主要经费将花在核潜艇的建造上,对于“三叉戟”导弹只要更新一些设备并且稍作翻新即可。
但坏消息是,4艘核潜艇目前预估的造价还要继续上涨,按照英国英国国防部和英国BAE公司的建造预算表,以2012年的价格计算,每艘下一代战略核潜艇的造价高达130亿英镑,比英国下一代航母贵一倍多。这还不算前期投入的接近50亿英镑的设计研制经费。如果英国还想保留最低限度的战略核威慑,那么英国纳税人们免不了就要为这一笔接近600亿英镑的大单买单,而且4艘已是最低采购数,这个数字想要通过要价还价再削减一些也是难上加难。
哈罗德哪件东西不是这样?
如果说仅仅是昂贵的话,那么下一代核潜艇的更新也能算是物有所值。对于重要的武器,任何一个海军都会毫不吝啬。英国皇家海军为了下一代航母能具备理想的战斗力,对于放大吨位、造价达62亿英镑的航母宁可采取买两艘用一艘的荒谬设定,也不允许进入现役的航母在性能上多打折扣。
相比之下,战略导弹核潜艇要比航母贵得多,在这个不容妥协的巨大采购订单中,每一艘核潜艇的造价都要比两艘航母的总价还高。之前还在因为第二艘航母是死是生挣扎不已的皇家海军现在却要不折不扣地“挥金如土”连买多艘核潜艇,不知皇家海军自己究竟作何感想。
与这大贫大贱到大富大贵的快速变化比起来,核潜艇最让人纠结的,还在于其大多数时候”毫无作用”。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所谓核武器撑起了五大国地位的说法,大家也不怀疑在冷战期间,英国正是依靠战略核武器部队坚持不懈的执勤才让苏联对闪击西欧的战争行为心存忌惮,但是时至今日,随着大国间越来越趋向和平,大国间的全面公开战争已经很难发生,核武器作为“末日报复”的价值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
早在冷战时期,核武器几乎不会被用于实战已经算是个公开的秘密,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英国政府仍然找了一大堆理由让纳税人为核武器买单。
正如汉弗莱爵士所说“哈罗德哪件东西不是这样”,耗资高昂却鲜有用武之地的战略核力量就像客厅中巨大的陶瓷花瓶,在与邻居攀比富贵时也许会天天擦拭周周冲洗,一旦挪进阁楼的边角,即使当初添置花了再多的真金白银,也未必会再得到主人几眼关注。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紧张对峙局势的消解和欧洲局势在战略上的迅速缓和,对于美英法而言,时刻待命的战略核武器虽然因其资历依然重要,其受关注度却远远不如以往。
以美军为例,大量的核导弹部队在几乎不存在核战争可能的环境下保持着一刻不停的战备值班。这些20世纪90年代生的士兵用着20世纪80年代的5英寸软盘,操纵着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役的弹道导弹在60年代修筑的混凝土发射井中待命,以保卫21世纪的美国安全。如果考虑到俄罗斯已经废弃了大半的核武库,这种高度戒备不仅不必要,甚至还完全无用。无怪乎美国导弹部队近年来士气低落,接连出现军队考试不及格、补考又积极作弊,甚至部分官兵沉迷毒品的恶劣情况。
而英国核潜艇呢,虽然没有落魄到那个地步,但其漫不经心依然惊人。2015年初,前皇家海军潜艇工程师麦克尼尔就爆料称,人们只需一个假的身份证明文件,便能登上核潜艇,继而接触潜艇上的核武系统。他本人更是在英军潜艇上服役3个月时,发现30个保安漏洞和安全问题。
想来不少英国人一定也在问一个问题:冷战时期,英国人会因为莱茵军团在欧洲大陆覆灭而选择与苏联同归于尽,可是在俄罗斯全面入侵欧洲的可能性接近于零的前提下,若是为了ISIS就保留昂贵的战略核武器值班体系实在说不过去。既然中国在没有建立起24小时战略值班和核报复系统的条件下,靠着有限的弹道导弹就能40多年太平无事,那么英国人,一定也可以。
离开了美国人的英国核潜艇
在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中,“首相”吉姆·哈克说:“从世界局势来看,外交部可有可无,我们(指英国)又没有实权,只不过是个美军导弹基地罢了。”时至今日,冷战早已结束,随着美国从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两个需要派驻地面部队的战场上逐步撤军,英国对于美国的意义,甚至连个导弹基地都比不上了。
当下美国的战略注意力正向远东太平洋西部地区集中,在那个地方,擅长治安战和笼络人心的英国陆军派不上用场,捉襟见肘的皇家海空军也几乎腾不出空来部署过去,至于英国的核力量与核潜艇,也不大可能会被美国捆绑着送上前线。
英国人终于获得了一次自己决定本国核力量去留的选择机会,要地位还是要钱,这是一个问题。最后决定英国议员、民众支持保留核潜艇的理由,恐怕得是“法国人有,我们也要有”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军事频道微信“观军”(guancham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