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祥亨:台媒看两会,知陆、仇陆,到底该听谁的
为期两周的两会眼下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眼光,然而这每年初春的会议,台湾民众却感到相当陌生。究其原因,作为第四权的台湾媒体,多数对于硬梆梆的会议内容没什么兴趣,反而是两会时期的重点警戒、空气质量等成为主要话题。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大概是因为刚刚经历“总统大选”,台湾议题自然是台湾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主要是锁定在重点人士的谈话,包括曾提及“他们的宪法”的外交部长王毅如何点评两岸情势、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对于台海未来的观察。当然,台媒更引领期盼的是,身为党政一把手的习近平将如何看待即将在5·20上台的台湾新政府。
台湾的媒体密集度在东亚可说是数一数二,然而对于中国大陆的新闻,台湾媒体逐渐倾向为两种分野,首先是知陆派,这派媒体强调的是必须审慎、客观地认识中国大陆,在立场上较为温和,政党属性则较为偏向泛蓝,比方说中国时报系列、联合报系列、TVBS电视台等;其次则为仇陆派,这类媒体展现的特点则是较为反陆,特别是报导相关议题会突出中国大陆的不文明、不人道、不法治的新闻画面,制造中国大陆负面形象的逻辑,因此在政党立场上则靠近民进党,譬如说自由时报、苹果日报、三立电视台等。在这样的两极化之下,台湾民众对于中国大陆重要新闻事实上取得的完整度相当有限,基于媒体的涵化效应,台湾社会也走向更为对立的状态。
以这次两会为例,台湾每天出刊的四大纸媒——联合报、中国时报、苹果日报、自由时报,对于两会的描述皆有不同。联合报对于两会的描述相当详尽,指出这次两会为“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报导重点更全面,不仅只关注牵涉两岸关系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侧重了十三五计划对于脱贫、环保、创新的新发展模式;中国时报与联合报在完整性上一致,但是更着重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在其社论中也可嗅出对中国大陆的友好姿态,也添增了外媒“商业内幕”对两会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溢美之词。
中国时报重视大陆两会,图取自网络
联合报对两会报导详尽,图取自网络
相较于此,自由时报和苹果日报对于两会的立场便与上述两报迥异。自由时报本身对两会的报导就较少,尽管仍关注北京的两岸政策,但是报导偏于批判,针对中国大陆对新闻的管制提出异议;苹果日报对此报导更少,在周遭议题上的批判力道更大,比方说认为两会只有表决功用;引用“法广RFI”的新闻,指北京的雾霾严重、开会城内外保安气氛凝重,并将铜锣湾书店事件牵连为替两会铺路,极尽批判之能事。
在自由时报报导中可明显看出仇陆态度,图取自网络
在台媒的“两会各表”之下,原先对于中国大陆较为陌生的民众,在媒体各自立场殊异的影响下,一来讯息更为凌乱,二来失去客观认知的能力,连带对最重要的两岸关系政策有所误读。过去被视作政府白手套的中央社,反而在新闻媒体乱象充斥的现在,有着较为平稳却扎实的表现。中央社可说是最早关注两会新闻的媒体,在去年12月底时便出了政协主席俞正声建议在3/3召开政协会议的消息,对两会召开的报导,讨论的面向更广,甚至连人民日报在微博上举行10个话题的人气投票也成为一篇新闻。
中央社将人民日报的投票纳为新闻,图片取自网络
尽管台媒对两会报导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是若聚焦在两会中的台湾议题新闻上,则几乎每一家媒体都或多或少的报导了相关新闻。对于两岸关系,当前在台湾最火热的焦点便是北京如何看待台北的蔡英文,因此关键点自然便落到了“九二共识”、“一中原则”这两个词汇上。知陆媒体报导了习近平等重要党政人士对台湾的谈话,对于接下来的两岸关系充满焦虑,包括海基会与海协会的交流中断、陆客旅游业受到冲击、台商在陆的生意受影响等方面。仇陆媒体则忽略了习近平、李克强等人的谈话,将目光转移至美国航舰巡弋驶入南海、法媒评李克强报告语调沉重等部分,因此难以从报导中看出北京当局对将来的两岸关系的态度。
在网络时代,事实上台湾多数人的消息来源不再限定在媒体上,因此笔者也将台湾的BBS-PTT论坛以及脸书这两个平台的讨论纳进分析内。在PTT论坛上,许多网民会将新闻放上或发问,再由其余网民补充意见。其中,在网民最常聚集的“八卦版”上,几乎关于中国大陆的新闻都会得到负评,比方说网民将中国时报的新闻刊登上,标题是“陆全国两会 将向蔡英文喊话”,但底下的留言则充斥着谩骂,甚至有人发起无厘头的询问“需要几团魔法师才能歼灭两会成员”。尽管这些看似光怪陆离,但PTT这样的论坛在台湾被视作最有影响力的网络论坛,也可以说是一种仇陆的言论集散地。
PTT网民对新闻嗤之以鼻,图取自网络
PTT论坛上网民发出“歼灭两会成员”的惊讶之语,图取自网络
在另一个重要的消息渠道——脸书,网民发出的文章则较有温和讨论的空间,此外脸书显示的涂鸦墙透露着个人的交友圈和喜好,因此对于每个网民接受的消息也不一而足。然而,许多有名的学者都有使用脸书的习惯,因此时常也可窥见众多学者对重要时事的评论。比方说有名的战略学者、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黄介正,便时常针砭时政,刊登出席研讨会或受访新闻。然而另一方面,也有对中国大陆不满的学者,在个人涂鸦墙上刊登的相关新闻较多为负面看法,比方说政治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叶浩,对于两会的评论便持反讽笔法。在正反两方的论述中,脸书上的言论也逐渐走向两极化——知陆与仇陆的分野。
淡江大学教授黄介正对两会看法,图取自脸书
政治大学教授叶浩发文评论两会,图取自脸书
当前的两岸关系,在双方实力不对称下,台湾的舆论走向知陆与仇陆的两极也是自然形成的状态。原因在于,一方认为中国大陆的实力庞大,台湾必须要更了解对手,与对方交朋友,而非以卵击石,因此,也才有马英九所谓的“以大事小以仁,以小事大以智”的说法。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大陆后来居上的总体力量,诸多仇陆派选择性视而不见,并且着重在软性的发展上,凸显台湾享有的人权、人道、民主等优势,但也时常因为“见树不见林”,被认为坐井观天。
不论如何,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舆论两极化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进展,两极的台湾造成更为复杂的现象,对两岸关系形成更难预估的变量,然而危险的是,舆论的两极化也呈现为老-青世代之间的差异,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被称作“天然独”的年轻世代比例上将会增加,仇陆舆论也会逐渐膨胀,也因此,中国大陆学者李毅的“2017武统论”盛嚣尘上,也反映了寄希望于台湾民众的悲观看法。两岸若真的发生战争,再次兵荒马乱,淌着祸福与共的血,流着却是难以平复的恨,这并非生民百姓之福,只能期望当权者能够以智慧来化解潜伏的战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