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方民调:对中国不抱亲近感的日本人比例创新高 达83.2%
从“政冷经热”到“政冷经冷”,中日关系经历了一条下滑曲线,至于现在是“正在好转”还是“情况没有改善”,各种说法纷纭。不过从日本官方日前公布的民调看,似乎无法得出“正在好转”的结论,日本民间对华不抱“亲近感”的人数比例创历史新高。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内阁府12日公布的外交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不抱亲近感”的受访日本人比例与“较无亲近感”比例合计后为83.2%。该数据与创下1978年开始调查以来最差纪录的上次2014年调查结果(83.1%)几乎处于同一水平,比例微升刷新了纪录。“抱有亲近感”和“较有亲近感”合计为14.8%,与上次持平。
对韩国“抱有亲近感”等的比例合计为33.0%,上升1.5个百分点。“不抱亲近感”等合计为64.7%,下滑1.7个百分点。这两项数据均有所改善。
对华感情未见好转可能是受到了担忧中国在钓鱼岛附近和南海海洋活动趋于活跃的影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秋季以来多次举行会谈,日本民间智库“言论NPO”代表工藤泰志认为“政府为改善关系所做的努力没有获得国民理解”。
认为目前日中关系“良好”和“还算好”的比例合计为9.5%,认为“不好”和“不算好”的合计为85.7%。
对韩感情出现改善可能是受到去年年底日韩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共识的影响。
对美国“抱有亲近感”等的受访者比例合计为84.4%(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美国开展东日本大地震支援行动“朋友作战”以来,调查结果持续呈现80%以上。对俄罗斯“抱有亲近感”等的合计比例减少2.7个百分点至17.4%,不抱的合计为79.3%,增加2.9个百分点。
调查于今年1月7日至17日实施,以全国年满20岁的3000人为对象通过面谈方式进行。回答率为60.0%。
2015年9月27日,日本东京,临近中国国庆长假,日本各大旨在招徕中国游客前来“爆买”的商家纷纷打出庆中秋、庆国庆的招牌。东京的池袋及秋叶原等中国客集中地,更是商家“暗战”的集中地点。日本商家替中国人庆国庆节日的现象颇为有趣,也说明了日本商家已经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人的节庆习俗,并充分加以利用了起来。
不过另一方面,在东日本大地震满5周年的11日,日本驻华大使馆在中国《环球时报》以驻华大使木寺昌人的名义刊登广告,题为“感谢中国!日本东北地区欢迎您!”
广告表示“对于在地震后贵国及贵国人民给予的巨大援助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广告提到温泉和美食等东北地区的魅力,结尾称“真诚期待能有哪怕多一位中国朋友看到日本东北地区真实的样子,让日中两国之间的纽带更加牢固”。
日本大使馆还在“微博”刊登相同广告,收到了日本加油、感谢日本在四川地震时提供的援助等评论。
在中国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外交部长王毅8日在北京也回应了中日关系的问题。王毅表示,日本政府和领导人,一方面不断声称要改善日中关系,一方面又不断到处给中国找麻烦。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双面人”做法。
王毅说,由于日方在历史等问题上的错误做法,这些年中日关系确实伤得不轻。尽管在双方有识之士努力下,两国关系出现了改善迹象,但前景仍然不容乐观,其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和领导人的“双面人”做法。
王毅表示,中日两国比邻而居,隔海相望,两国人民也有着友好的传统,我们当然希望中日关系能够真正好起来。但是俗话说“治病要断根”,对中日关系而言,病根就在于日本当政者的对华认知出了问题。
“面对中国的发展,究竟是把中国当作朋友还是敌人?当做伙伴还是对手?日方应该认真想好这个问题,想透这个问题。”王毅说。
此前,日本财务省1月底公布的2015年贸易统计初值显示,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比上年减少了1.1%,三年来首次出现下滑。日本政府把日元贬值带动出口企业业绩向好作为了拉动经济走向复苏的主要力量,减至13.2292万亿日元,但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经济减速影响了这一预期。
而同期日本对中国的贸易收支为逆差6.1911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逆差纪录。以高档车为中心的汽车和塑料瓶的原料有机化合物等产品的出口额出现减少。
财务相麻生太郎此前曾就中国经济减速表示:“存在着设备过剩等背景,清理起来需要时间。”如果对华出口持续低迷,日本政府也有可能被迫修改重振经济的策略。
观察者网综合新华网、共同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