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东京奥运会屡屡丢人现眼,这个锅谁来背?
近日,据日媒报道,东京奥运会主会场——“新国立竞技场”设计居然压根没有考虑哪里安装圣火台。消息一出,举国哗然,可是相关部门却公然互相“甩锅”,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东京市长:“是国立竞技场所以是国家的责任。”
奥运会总负责人:“负责建设的应该是文部科学大臣。”
文部科学大臣:“当时建筑师安藤忠雄是负责人。”
安藤忠雄:“怎么说的好像是我拍板的,我又不是总理大臣。”
总理大臣安倍:“是民主党当权时候定的草图,跟我没关系。”
民主党干事:“决定1000亿日元的这个设计最终OK的是安倍内阁。”
面对这宛如闹剧的奥运会丑闻,有网友半开玩笑地评论:2020年东京奥运会特色项目,是甩锅!
东京奥运会从最开始大众喜闻乐见的”O mo te na shi”,到主场馆屡屡受挫、标志涉嫌抄袭,是谁将这样一场举国庆典置于不尴不尬的境地?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东京奥运会走到现在,到底都出了什么乱子。
因为太贵了盖不起 扎哈的设计被抹掉重来
2012年,日本体育振兴中心(JSC)进行奥运会主场馆的第一次设计招标,最终于11月15日宣布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方案中标。
扎哈哈迪德在建筑界是“女魔头”一样的人物,和她的导师雷姆库哈斯一样是当代炙手可热的明星建筑师。她的作品多充满未来感,以锐角曲线和前卫的造型为特征。
然而她的方案由于造型上多曲面,建筑材料无法批量生产。要实现其构造,建设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虽然扎哈事务所曾表示,用现有建筑技术实现此方案,可以保证有效控制成本。2012年11月,JSC表示扎哈的方案建设工程费为1300亿日元,约合74.1亿人民币。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的建设费用为38亿人民币左右,伦敦奥运会主会场的建设费约为50亿人民币。虽然扎哈的“大手笔”初期估算的工程费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奥运会场馆建设费用,但日本政府还是咬牙接了下来。在2013年1月的日本政府预算中,仍旧按照1300亿日元进行拨款。
可是事情有变。2013年10月,东京奥运负责人下村博文表示当年估算的工程费有误,实际建造费用将达到3000亿日元,合人民币172.1亿!也就是说,要实现这个建设方案需要花的钱,可以盖4个鸟巢。一时间,日本媒体民众哗然。
即使JSC一再缩减方案,一度将估算降低到1625亿,其后又通过使用廉价材料,改动设计等方式试图降低造价,然而最终建设公司给出的报价却仍然定在了2520亿日元。而且工期将大大延长,直至2019年才能勉强完工。
从一开始就反对采用扎哈方案的日本建筑师们也积极发声,声称该方案与日本一贯尊重周边环境的设计思想有悖。据某网站的调查,民众对扎哈方案的反对率达到95%。本就负债累累的日本政府,如何能如此大手大脚地办奥运?在众多舆论压力下,安倍于2015年7月宣布扎哈的设计方案被彻底抛弃,负责人久保功人引咎辞职,日本政府白花花扔了59亿日元的违约金,一切在闹剧中告一段落。
此时,距离2020年东京奥运会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了。
奥运会会徽涉嫌抄袭 最终荒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奥运会主会场方案被宣布废弃的当月,筹备委员会发布最终入选的东京奥运会会徽。
然而会徽发表后一周,比利时设计师Olivier Debie就在社交网站上表示,该会徽与自己从前设计的列日剧场(Theatre de Liege)惊人相似。
左:列日剧场标志 右:东京奥运会徽
消息很快就在全世界的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Debie甚至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骚动,原设计者佐野研二郎一口咬定自己清白。
设计者佐野研二郎在会见中公开声明自己并未抄袭
平心而论。这个佐野的确是有些冤枉。
首先,佐野和Debie方案的相似性并不能严重到构成抄袭。形状趋于简单的图标设计,由于思想和手法有规律可循,往往难以避免凑巧类似的命运。另外,Debie以及列日剧场并未为自己的标志申请商标登录。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东京奥运会徽可说是不存在任何问题。
另外,从下图中佐野提供的初期设计草案来看。其团队的思考方式是将正方形分割成3x3的九等分,然后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来比较。可以说最终得出与列日剧场相似的奥运会徽方案有一定的巧合。
最后,从动机上讲,佐野研二郎在日本设计界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奥运会徽的竞标也只邀请了日本的顶级设计师140多人。在这样的群体中,很难认为会有人故意借鉴抄袭,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去设计会徽。
然而最终“杀死”佐野和他的设计方案的,可以说是网络舆论。
随着会徽抄袭争论的白热化,佐野从前的作品开始遭到各方面的“人肉”。结果发现佐野研二郎过去负责的设计有借鉴他人的痕迹,同时爆出其团队有盗用网络图片的行为。猜测佐野是“走关系”才得以中标的报道也不在少数。这下无论真相如何,佐野都已经无法“洗白”自己了。
为了平息舆论,东京奥运组委会于2015年9月1日宣布,撤销该奥运会徽的使用。
新的奥运会徽征集,于同年年末举行。
新奥运主会场 火炬没地儿放?
2015年12月,JSC发布了由日本两大名建筑师隈研吾和伊东丰雄设计的新国立竞技场A案和B案,被日本网友戏称为“汉堡与寿司”。
隈研吾建筑事务所的A案
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的B案
最终组委会从工期以及预算等重点考虑,采用了隈研吾建筑事务所的A案。这个方案沿用了隈研吾的一贯风格,使用木头建造屋顶,与扎哈的旧方案相比,整个设计呈现出对周围环境友好接纳的姿态。这既是日本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隈研吾的名声也压得住奥运会主会场设计师的位子。一切看来都完美落幕。
可是,偏偏事情就不那么顺利!
中标案发布后,JSC才发现一个致命的事实——隈研吾的方案中完全没有考虑奥运会火炬的放置场所!设计师认为,奥运火炬的位置应该由开幕式的节目设计决定,因此和场馆设计本身无关。这可让JSC头疼了。如果把奥运会圣火放在体育场内,那么木质屋顶可能带来消防隐患。而放置在场外,不仅在奥运会史上没有先例,而且可能产生视觉死角,导致一部分观众无法看到圣火。
如此,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甩锅”的一幕。
由于基本设计在5月份必须完成,圣火的位置也必须在4月内得出结论。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各方责任者却互相推卸责任,真让人为东京奥运会捏了一把冷汗。
屡屡丢人,到底怪谁?
对于每一个现象,都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存在。有人会怪安倍执政太没力度,有人怪安藤忠雄审查不力,有人怪奥运组委会管理混乱,都有其道理。可日本的官僚制度特点,就是“其实没有任何人说了算”,文首图中的诸人,充其量不过是某个组织的代言人而已。他们说自己担责太委屈,也是不无道理的。
要怪,可能得怪日本的官僚制度,和全社会普遍的逃避责任的习惯了。
日本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公司,都更相信组织和制度的力量,而非个人。比起靠单个高能力精英的活跃和判断,他们更倾向于打造出滴水不漏的制度和作业流程,然后把任意的人安插到其中按照指定的职责行动。这样做,就可以保证不依赖任何单个人的力量,即使换人,组织也可以正常运转下去。
基于这种思想,日本公司招聘大学生往往不问专业,一律从零教起。很多传统日企还有所谓的轮换制度——销售干两年,人事干两年,企划干两年,各个职种轮换一遍之后再根据表现决定之后的走向。由于企业一般是终身雇佣制,所以大多数人也不会去怀疑这种扼杀了专业性的培训制度,安心跟着公司安排的位置轮转。
这样的制度,使得日企与中国呈现出一种极其不同的风貌——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职责范围,甚至对于职责外的事情帮都不帮。因为帮了管了,就要担起额外的责任,出了差错就要被怪到自己头上。与其说是坚守规则,倒不如说“钻规则的空子”,只要规则上自己没责任的事情,就一定要推脱不管。
这种看起来滴水不漏的制度,是难以应对快速和富于变化的环境的。一旦制度出错,就会出现大家甩锅的情景。“反正当初没定我要负责,我绝对不会负责”的态度就这样出现了。
细细追究起来,每个人的借口似乎颇有道理,但却又那么无力。奥运会这么大的事情,连续出现震惊世界的丑闻,组委会居然可以说毫无责任?最终签字的首相居然可以推脱给在野党?安藤忠雄作为享誉世界的建筑师,为什么对没有设计火炬这件事只字未提?又是谁定下的招标书,没有将火炬位置的设计作为必须条件放进去呢?
回想当年东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如今闹到这样的地步,着实让人遗憾,又有点恨铁不成钢。胆小怕事、不愿承担责任的日本人,到底是否还能再现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辉煌?但愿过了这么多年,展示给世界的不要是一个倒退的姿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周姚解读:
再甩锅也比不上当年东电的福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