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走“老路”、不走“邪路”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发表了五千多字的重要讲话。习近平用“亲”“清”两字阐明新型政商关系。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就是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这一讲话给企业家们吃了“定心丸”,给未来发展定下了基调,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下午参加了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习近平的讲话全文五千多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做了深入的阐述,用“亲”“清”两字阐明了新型政商关系。
这篇讲话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提出了新的路线和方针,而在于厘清了当前思想界的一些混乱,强力重申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政策和方针。纵观全文,习近平总书记大量使用了这样一些说法:“两个毫不动摇”、“三个不变”、“一贯的,不会变的,不能变的”,等等,这些说辞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政策和方针重申,给未来中国的发展定下了基调。用一些参会人员的话来说,习总书记的讲话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回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主导的改革开放路线非常清晰。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十三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十六大到十七大,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执政党一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这次全国政协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下午参加了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
为什么执政党要反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以至于这次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到政协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重申这两个“毫不动摇”呢?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执政党如何一方面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在人类历史上,私有经济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即使是私有经济的最高阶段资本主义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二十世纪也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而且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曾经一度非常成功。在冷战时期,公有制和私有制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阵营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的两种经济制度。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中国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会共同存在,相辅相成。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如何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融于同一个社会经济体,则完全没有历史可以借鉴,更没有样板可以照搬。
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回顾三十多年的历史同样可以发现,中国的发展道路一直受到左和右的干扰。众所周知,关于中国的发展道路,主张走“僵化封闭老路”的声音和主张走“改旗易帜邪路”的声音一直存在。这两种极端思潮的存在并不奇怪。因为无论是“老路”还是“邪路”,都有一种路径依赖。前者依赖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某些僵化教条思路,后者依赖的是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思路。中国如果要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融于同一个社会经济体,随时都会面临着公有制的程度越高越好和彻底私有化这两种偏激思想的干扰。
当社会舆论批评现有的国有企业效率不彰,执政党把国有企业改革看做是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时,主张国企私有化的思潮就很容易顺势泛起,把国企的改革歪曲为国企的私有化,把国民经济彻底私有化看做是中国经济发展到唯一出路。按照这种走“邪路”的思维,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不过是从公有制走向私有制,而改革的最终成功就是彻底私有化。这种鼓吹私有化的思潮在中国一直时隐时现,特别是在2011年7·23动车事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达到了高峰。
另一方面,当执政党强调国企应当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时,一些视民企为异己力量的僵化思潮也常常顺势泛起。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一些极左思潮把中国的改革开放看成是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全盘实行资本主义的过程。近几年来,执政党在经济上强力反腐,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和核心价值观,这本来是完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正确举措,但一些人却故意混淆视听,有意用极左的语言来解读执政党的方针政策。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中国民营企业家对中央政策是否能持续一直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忧。
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执政党坚持辩证思维方式,坚持“两点论”至为重要。不仅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走“僵化封闭老路”和“改旗易帜邪路”,而且在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始终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特别是要防止一些人利用执政党反对某种极端倾向时乘机大力推动另一种极端倾向。事实上,“老路”和“邪路”看似对立,实则相互砥砺,相互推波助澜,最终是殊途同归。
当然,“两点论”不等于没有重点,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重点。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不仅坚持了两点论,同时也根据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而有所侧重地阐明了一些重要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之后,特别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强调了“三个不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习总书记对“三个不变”的强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近年来,全球经济欲振乏力,西方经济持续衰退,这对过去二十几年来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困难,持续了三十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明显呈现出下行态势。2016年是“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究竟能不能守住6.5%的底线或争取到到7%的发展速度,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在目标已经确定的形势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十三五”计划的实施,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中国的国有企业虽然在有关国家安全和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民营经济在在整个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早已超过半壁江山而高达60%以上。在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中,民营企业更是占了绝大多数。在2015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排行榜中,前十名全部是民营企业。此外,根据2015年的统计资料,广义民营经济占全国税收的比重大约为68.3%。
民营企业除了在经济总量和国家税收中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国企外,民营企业给中国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更为重要。从1990年到2015年,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从2263万人,增长到了2.5亿人,增长了10倍,而同一时期中国总的就业人员增长只有19.3%。到2015年9月,全国7千多万家个体和私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已经高达2.73亿人。自2013年以来,个体和私营企业新增就业人员大约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90%。
从以上几个基本数据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总量、税收和提供新增就业人口等方面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十三五规划”要想顺利实施,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做大做强国企,充分依发挥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需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民企在数量增加和提供就业方面的优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企和民企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共生共长,共同繁荣。正如习总书记这次讲话中指出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中国社会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一定要始终遵循这种辩证思维方式,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如若如此,实为民族之幸、国家之幸。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