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绍成:别忘了,民进党也曾受益于国民党的党产
近日,一些在野人士提出处理国民党不当党产的观点,讲得震天响,好似振振有词;同时在台湾认同的问题上,也有新的发展。这看似是两个不相干的问题,背后却有着剪不断的联系。早在台湾“大选”之前,国民党就担心民进党“立委”过半后会清算党产,这也是早早换下洪秀柱的理由之一。如今民进党果然不出所料,试图在钱的问题上掐死国民党的咽喉,一旦党产被清算,被“赤化”的国民党自然束手无策。这样说来,其实党产只是在去中国化背景下,在认同之争中的一个棋子。
党产问题:难道国民党对台湾没贡献?
国民党是一个百年政党,从孙中山推翻满清开始就继承了满人的遗产,当时台湾还是在日本的统治之下。但是,在1941年中华民国向日本宣战之际,同时废止了马关条约。易言之,当时的台湾就理应回归祖国,只因战乱尚未收复。同时,因为马关条约已经失效,日治(合法统治)时期就变为日据(非法占据)时期,其中的差异就在于是否合法,此法乃马关条约也。
依此观之,当时的国民政府来台湾接收日本的财产,自然顺理成章,因为这些都是日本自大清政府所夺取,国民党继承满人的财产,当然也包括这一部分。再者,当时的党政关系是以党领政,“党国大佬”一词就道尽了其原委,党在前国在后,政党大于政府,没有政党哪有国家?因此,当时必然是由国民党来主导,再加上戒严政策,何来当与不当的问题?用当前的标准看过去,这是正当的吗?
再者,国民党从大陆带来的巨大资产,其中包括人才、资金、军队、国宝与技术等,都投入了台湾的发展与建设,一方面保卫了台湾的安全,更使得台湾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钱淹脚目(“脚目”指脚踝关节,以前台湾有句话说“台湾钱淹脚目”,意思是说以前台湾经济发达,钱放在地上都可以盖过脚踝——观察者网注)也不是假话,难道国民党对台湾都没有贡献?若与纳粹德国相比,或云对纳粹的追讨直至今日已七十年,那更是不伦不类,因为希特勒祸国殃民,而国民党刚好相反。
更进一步观之,其实国民党在台湾成功的经营与治理,也曾受到国际高度的关注,并形成数十年前的典范之一。在此情况下,国民党将部分党产投资成功并获利了结,也不应当被如此清算。若此,一些在野党台面人物或曾获得国民党的奖学金出国留学,或参加国民党副随组织所举办的活动,比如“救国团”与民众服务站等,尤有进者,国民党自来台时在风雨飘摇的状况下,创造了大多数台湾人安稳与小康的成长环境,这些资源的开销是否也应当清算?再加上故宫博物院的国宝,这些是否也应该是属于国民党的资产?
总之,不论喜欢与否,今天在野党台面上的人物都多少受益于国民党,当然受害者也在所都有,但也多半加以平反,因而无理对国民党的党产如此清算,相信大多数的台湾人应该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
2007年1月,民进党台南市“议员”王定宇发动的“公投连署讨党产”现场
认同问题:两岸都接受中华民族的概念
与此相关的,就是台湾的认同问题。这两个问题虽然看起来相距甚远,但实际上也息息相关。党产之争本身是在“去中国化”背景下,“认同之争”中的一个棋子。
依据日前联合报的民调,认同台湾人的比率高达73%,认同中国人的比率只有11%,这自有其历史与现时的原因。质言之,一般所谓的政治认同,主要内涵包括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而两者也都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再从另一角度观之,政治认同的主要因素可分为原生因素(如种族、语言、文字、血统、宗教、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与建构因素(如共同的历史经验、好恶、情感、利益与意愿等)两大部分。在台湾的政治认同中,五大族群(福佬、客家、外省、原住民、新住民)之间的原生因素甚为相似,此乃当前台湾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此外,经由共同的历史经验(比如退出联合国与台美断交的冲击等),或是对于日本人的好恶等所产生的自我认同感(命运共同体),也日益增强(建构因素)。
再从外部因素来观察,许多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观感不佳,也是重要的认同原因之一,其中包括北京对台不放弃武力与外交围堵,以及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与一国两制等,此乃台湾人民耿耿于怀以及难以解开的心结。因此,台湾人自感其尊严被蔑视,生存与发展被威胁,虽然大陆近年来陆续提出一些惠台政策,但多被中间商以及大财团吸收,一般民众的感受并不明显,一时无法改善对中共政权的观感,这也就强化了对于台湾人的自我认同。再加上以同心圆理论为基础的历史教科书中,将台湾史与中国史分开,自然也助长了你是你、我是我的认同感。
虽然如此,多次民调显示,约八成台湾的受访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约六成认同“两岸民众同属中华民族”,可见台湾人民接受中华民族的程度极高,此乃由于这是比较集中在历史与文化的层面所至。因此,传统“台湾人”与“中国人”这种二元对立的问卷方式,其实无法完全符合台湾人的选择,除了问卷中“中国人”的内涵已被转化之外,且都以政治认同为主要考量(ROCvsPRC)(ROC即Republic Of China,原是“中华民国”的缩写;PRC即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缩写——观察者网注),文化认同无法表达。
1999年李登辉提出“特殊国与国关系”的论述,以及2002年陈水扁主张的“一边一国论”,都受到北京的强烈抗议。直至2008年,马英九提出基于“九二共识”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之间“特殊关系”的模式,双方才找到了和解的基础。由此可见,两岸对于国家的概念仍旧极为敏感,争议性极大,但中华民族内的两个地区则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安排。
综合言之,由于“一国”台湾难以接受,除非此指“中华民国”,“两国”北京无法接受,而“一族”乃双方目前的交集,由此可见民族与国家认同的差异性与重要性。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何两岸对于“中国台北”与“中华台北”的争议,台湾若接受前者,则会被认为是隶属中共,并被列于与“中国香港”同一等级,当然无法交代;而后者或可解释为“中华民国台北”,或可自视为是中华文化的正统代表,自然比较可以接受。
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难道大陆的中国人真的是外国人吗?这好像也有一些牵强,因为我们在文化上还是很相似的。因此,若以先分再合的方式,来处理政治与文化两个认同的问题,比如我们认同的内涵可以是“政治的台湾人,文化的中国人”,政治上我们认同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的一切价值与制度,而文化的中国人当是趋向于中华民族的内涵。进而,这个概念就可以综合为“台湾的中国人”,同时来取代“台湾人”与“中国人”的对立,这是否将可成为当前两岸新情势当中的一种妥协?
结语
总之,对于国民党党产问题的处理,还须审思慎择,不要穷凶恶极、一路追杀,以免遭受忘恩负义的骂名,这就像是台谚所云:养老鼠咬布袋。国民党对台湾的贡献不小,落得今日的下场,确实有欠公允。对于台湾认同问题的理解,也应深度思考,以免被扭曲的民调所牵引。
若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认知扩张到一定限度,北京领导人自然没有回旋的空间与退缩的余地,必须炮打出头鸟,这也就是两岸共同的国家利益(reason d’etat)。目前“台独”的气焰高涨,有些像在喝劣酒,先醉再朦最后变瞎,已至于增加了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的可能性,这都是两岸大多数人民所不愿见的情况,必须谨慎为之,以免后悔莫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