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学生会83年爱国议案“被消失”香港各界批亵渎历史
曾刊登文章《香港民族论》,主张香港“寻找自立自决的出路”的香港大学学生会刊物《学苑》,前几日再次鼓吹“港独”言论,扬言香港2047年面对“二次前途问题”,主张“独立建国”。与此同时,三十多年前的港大学生会通过的爱国议案却无故“被消失”。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港大学生会于1983年通过了“致函中国政府,争取香港民主化”的议案,表达了“中国拥有香港主权”的爱国基本立场,但有关议案未见于学生会公布的《已通过的重要议案摘录(Extract of Important Motions Passed)》当中。有港大学生及学界人士都认为,有关议案属重要的表态,不论现在的学生会是否认同,都应该将议案保留,如此“被消失”是对历史的亵渎。
大学学生会发起“全民投票”,主要是为了白纸黑字记下当时学生对重要议题的看法与取态。在港大学生会于网上公布、去年9月修订的《摘录》中,55项议案,上至1962年,最新近至2015年,“重要议案”的内容由“历届学生会长名字应挂在校务会议厅”、“要求中山阶广场学生会作租借单位”,至“香港行政长官必须由普选产生”都有。
当年六成学生投票 承认度高
不过,在中英谈判时期“全民投票”通过、有关香港前途问题的重要议案,却无故“被消失”。**本报翻查以往报道,证实港大学生会于1983年11月2日通过了一项“致函中国政府,争取香港民主化”的议案,该函件写明包括3个立场,分别为“中国拥有香港主权”、“香港必须尽速民主化”以及“强调‘民主、法治、人权、自由’必须受到保障”。**当年的投票更有逾3000人参与,占学生总数约六成,代表性远较现时港大学生会的全民投票要高得多。
香港《文汇报》当时的报道
从报道上看,议案内容列明“中国拥有香港主权”的立场
现任学生会长辩称:不是重要议案
文汇报就此事向2015年的学生会会长冯敬恩和现任会长孙晓岚作查询,冯敬恩未接听电话,孙晓岚则辩称1983年的议案只是“授权致函这个动作”,而非立场表达,不是有约束力的决议,所以不会被包括在重要议案内。当被问及有关议案是否从来没有被列为重要议案时,孙晓岚表示“以我理解是无”,但同时表示自己暂时未看到以往的《摘录》。
港大现任学生会长孙晓岚
有往届学生会干事则对孙晓岚的说法有保留,该人表示,孙晓岚未看议案全文,就指有关议案是授权“致函”而无授权立场,说法轻率。其实所谓的重要议案并无清晰界定,而1983年的致函包括了“中国拥有香港主权”的内容,对香港长远亦有影响,所以应该算是重要议案。
当年副会长叶建源“失忆”
近年积极关注港大事务的“港大校友关注组”召集人叶建源,原来正是1983年港大学生会外务副会长。当香港《文汇报》问及任期内的议案“被消失”一事,叶建源表示,自己对当年致函中国政府表达3个基本立场的议案“不是很有印象”。
叶建源(资料图)
虽然当年的全民投票估计有约六成港大学生参与,但叶建源回复文汇报记者查询时却表示不太记得,只对之前相关的全民大会“比较有印象”,记得该全民大会上有“意向表示”的投票。根据文汇报早前翻查的资料,有关意向投票中,也是大多数认同“中国收回(香港)主权”。
对于“致函中国政府”、表达“中国拥有香港主权”等立场的议案不见于《摘录》之中,叶建源认同,有关议案一般而言都会被同意是重要的议案,至于为何不见于《摘录》,他则表示不作假设,也表示不知学生会的行政安排。被问及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没有记录而未有出现于《摘录》之中,他则表示全民投票获通过的议案,原则上相关的文献记录应该齐备,但有可能是整理得不好。
至于其任期内的议案应否被列入《摘录》,他称不希望自己因曾任学生会干事的身份,就要求“千秋万世”,但他也表示,每一项获通过的议案,对学生会之后的立场都有影响,但如果有新议案就可能有不同说法,而每一届学生会都可提出自己的想法。
被问及应否让议案“重见天日”,他表示这交由学生会自己决定。
虽然叶建源表示自己对有关议案不太有印象,但记者其后翻看相关资料时发现,叶建源在2014年接受《明报》访问时称,自己当年有份撰写“致函中国政府”的函件。《文汇报》指出,时隔不到两年就“不太有印象”,有点奇怪。
港大学生:如今看法不同 也应保留历史
对于上述议案未必列入《摘录》之中,港大一年级学生周同学认为,有关议案重要,关系到香港政治制度发展,而且明明获得通过,没理由不在《摘录》上出现,“这样做法不太尊重历史。”
另一名一年级生吴同学也认为《摘录》应该要包括有关议案,因为这是港大学生在中英谈判时期的看法和决议,直接关乎香港政策,“即使现在的学生看法可能不一样了,也应该要保留,因为以往的确有这个投票,学生会也应该把这个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这件事。”
港大校董:带有欺骗同学成分
港大校董、立法会议员钟树根也认同,上述议案重要,并指出即使每个年代学生思潮不同,也不应该抹杀历史,应把该次全民投票结果记录在案,“现时这样做不尊重历史,也有点欺骗同学的成分。”
日前,“港独”激进组织“本土民主前线”发言人梁天琦、黄台仰承认密会美领馆官员,梁天琦为港大文学院学生
近年港大屡见有学生煽动“港独”,而表达了“中国拥有香港主权”的议案却“被消失”,钟树根坦言情况令人忧虑。至于学生会应否让议案决定“重见天日”,他认为这要由学生会自己决定,“但如果不把议案放出来,应该要解释为何会这样决定,否则容易让人觉得学生会认为对自己争取的事不利的就不放出来。”
港大校友张民炳:前人追求 不容抹杀
教育政策关注社主席、港大校友张民炳对议案“被消失”感到无奈,认为议案无疑是重要的,“学生会争取的事应该要有历史依据,而非一两届学生会干事去操控。以往通过了的议案,现在一笔勾销,放在他们身上,我想他们也不愿意。这是前人寻求向前发展的结果,不能说前人做的事就不重要,也不能因一小撮人的政治喜好而这样。”
教联会会长黄均瑜:创校“为中国而立”
香港教联会会长黄均瑜表示,其实港大创校时就表示是“为中国而立”,现在有学生却可视若无睹去煽动“港独”,“一两个议案没有出现在《摘录》也不足为奇”。
港大学生会刊物《学苑》近年多篇文章鼓吹“港独”
“捍卫港大”须正视历史
对此,香港《文汇报》发表评论表示,与近一两年香港校园号称“全民投票”,实则少有人参与而通过的议案相比,被“无故消失”的爱国议案则是当时六成港大学生投票决定的。如果学生会有心去“捍卫港大”、最基本的一点,应该是要先正视港大的历史。
文章指出,近一两年香港大学校园内出现多次“全民投票”,一些类似的议案,本科生投一次、研究生投一次、教职员投一次、校友再投一次,制造一波波的“声浪”,不论是本科生的约三成人投票,还是不足3%参与的毕业生议会投票结果,都会被别有用心者以区区千人投票去“拥兵自重”,加以强调其命题的“合法性”,而无视“代表性”的缺乏。
相比之下,三十多年前、中英谈判时期、讨论香港前途问题的紧张关头,逾千名、即约全校五分之一的学生开了逾十小时的会议,去讨论学生会致函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一事是否合乎程序;约六成港大学生投票决定是否致函中国政府,去表达港大学生对香港前途问题的看法与立场,通过后再由评议会成立9人小组去负责草拟信件,并去咨询学生意见,如此认真的磋商,竟然不被列为“重要议案”之一。
即使未看过议案全文、未看过过往《已通过的重要议案摘录》,现任的学生会会长孙晓岚已可以“捉字虱”般表示有关议案只是“授权一个致函动作”,而不是表达立场,轻而易举地推翻前人努力。
如果现届学生会有心去“捍卫港大”、“保持港大一贯文化”,最基本的一点,应该是要先正视港大的历史。
琪琪解读:
所以每当有人操着繁体字或者广东话要像我介绍他们的“历史真相”时,我一般都会文明地请他们滚蛋——还没上台,就开始改写历史了,等这种人上了台什么烂事干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