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北京防空洞改造将重构地下空间 15-100万“鼠族”怎么办
据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援引外媒报道,北京地瓜社区是一个将空置地下室改装成社区服务中心的项目。一年来,地瓜社区一直在改造北京东北城区的防空洞,希望重构北京地下空间。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赞同地瓜社区的设想。防空洞的未定命运及其使用规则引起了若干存在利益冲突的相关方面的注意。北京取缔地下室当居室使用的期限已延至2017年,而即将面临的紧迫问题是:这些住在防空洞里的“鼠族”怎么办?
2015年12月25日,地瓜社区圣诞晚会。(图片来自@周子书-地瓜社区微博)
地瓜小年夜活动(图片来自@地瓜社区微博)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络)3月21日报道,北京地瓜社区中心的墙面刷着喜庆的柔和色调,屋顶上吊着五彩缤纷的纸龙。室内是美发店、咖啡厅和健身房——那种常见的普遍社区铺面,唯一不同的是,它们是在地下——所有店面都在地下二层,建在原先为预防核战争而修建的防空洞内。
报道称,地瓜社区是新的服务项目,把空置的地下室改装成社区服务中心。一年来,地瓜社区一直在改造北京东北城区的防空洞,希望重构北京地下空间的未来——一度基本被忽略、而现在面临政府、商业和艺术利益难以融合的竞争。
中心创建人、中国美术馆前设计师周子书说他的灵感来自关于如何利用北京防空洞的辩论。周说:“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改造地下室,让它变好看。实际上是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新的社区感。我们希望利用这些私人空间,让它再次成为公共空间。”
如果翻阅地瓜社区的公众号,他们是这样描述项目的:由设计师周子书及团队发起的地下室试验项目——地瓜社区。地瓜希望地下居民不再被贴有“鼠族”的标签,地下室也不再被私人利益占有,而能成为新的社区公共空间,用产消者的理念达到公益和商业的平衡,从而可持续发展,并重新激发社区的邻里关系,实现空间正义。
查阅百度百科则是这样介绍地瓜社区的,主要通过改造社区的地下空间来营造社区的青年文化,对接社区咖啡、儿童娱乐、阅览室、健身房等新的生活方式。这个地下室改造项目是北京市2015年使用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之一。
去年8月,地瓜社区曾举办过关于地下室改造后功能使用的投票,包括原来在地下室居住的人。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同意地瓜社区的设想。防空洞的未定命运及其使用规则引起了若干存在利益冲突的相关方面的注意。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北京有1万多处建于40多年前的混凝土防空洞,那是冷战时期防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防空洞已在上世纪80年代交给社区管理使用,变成了商店或办公室,当时国家实行经济改革开放。大部分防空洞改建成了生活空间,租给了北漂打工者或试图回避北京飞涨的房价的居民。
新闻媒体称这些地下居民为“鼠族”。防空洞疏于管理。2010年,北京宣布2012年年底之前将取缔地下室当居室使用,现在这个期限已延至2017年。
但是,这将使北京面临一个紧迫的问题:这些仍然住在防空洞里的人怎么办?据估计这批人的数量在15万至100万之间。在地瓜社区中心一带,几乎每一幢公寓都有以前的人防工程或地下室,大部分都以每月500至900元的价格租了出去,是地面房租的三分之一。
北京市东城区既出租也自住地下室的徐童(音)说:“如果取缔这些地下室,打工者住哪儿去?”
报道称,徐先生的租赁合同说明了政府取缔地下居室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虽然新规定2017年生效,但他的租赁合同要到2019年才到期。
打工者利用以前的防空洞当居室仍然是个棘手的话题。在本报向居委会提出采访要求之后,周先生说那里的一位官员给他打电话提醒他不要提及“流动人口”或“北漂”的字眼——这是对打工者的委婉称呼。
迄今,地瓜社区的工作仍然是新规之下的特例,合法改造地下空间。现在,北京市民防局对居住在防空洞的个人和公司实行宽限一年的租期。
报道称,停止居住的命令意味着有人要失去收入来源,因为鲜有业主愿意花钱把地下室改造成商铺。因此,被占用的很多防空洞和地下室仍在悄悄地当作住房出租。
曾在2015年,光明网发布过一篇文章为《探访北京地下室“鼠族部落”:冷战时期的遗留产物》。文章中记录了居住在北京地下防空洞的人们,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外地打工者。
文章称,他们带着梦想来到这座城市。然而,对于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在北京生活并不便宜,怎么办呢?于是他们住进了地下室。
所谓的“鼠族部落”:在北京约有一百万人生活在地下室。一些地下室的租金可低至300元,仅相当于地上公寓的一小部分。这些地下室建造于1969年,当时中国处于冷战期间,由于担心苏联进攻,城市奉命准备安全措施,于是便挖了约20000个防空洞。
改革开放后,这些防守化的战术被边缘化,城市防空洞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洞穴网络。而后顺其自然地便出现了接管这些防空洞的地产企业家,他们将这些地下掩体变成了可租售的房间。而到90年代中期后,政府也开始关注这一项目,许多这样的房间成了非盈利性住房制度的一部分。
33岁的牛松和其32岁的妻子赵安生都是厨师,同数以百计的北漂一样,为了省钱,他们一直都租住在北京的地下室中。图片来源:法新社(下同)
历史原因:这些地下室建造于1969年,当时中国处于冷战期间,由于担心迫在眉睫的苏联进攻,城市奉命准备安全措施,于是便挖了约20000个防空洞。
25岁的季兰兰同她3岁大的女儿正在地下室中的一个较大的房间内打电脑游戏。这些地下室建于1969年,是为防止苏联袭击而建造的。
为规避高昂的公寓租金,24岁的酒吧服务员蒋英与23岁的白领李莹已经在这个地下室中租住了一年半了。
而在改革开放后,这些防守化的战术被边缘化,城市防空洞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洞穴网络。
维持收支平衡:23岁的何冰正在试穿一套借来的西装,因为晚上其要去参加一场保险推销员的考试。
房间的地板上到处到是瓜子和方便面渣,然而24岁的刘飞(穿紫色衣服)却在房间中一边抽烟一边打电脑游戏。对于他来说,生活在北京最重要的事就是可以保持收支平衡。
不确定的未来?尽管城市计划在2012年取缔这一系统,提供更为适宜的经济适用房。不过目前,他们的将来还不确定。
来自江西的谢京辉过去住在北京三环的中心位置,但在一年前,他们所住的地区拆迁了。他说:“每个人都认为他们只是暂时住在地下室,但后来发现,他们可能会在地下室中呆很久。”
(观察者网综合参考消息网、光明网、@地瓜社区微博、@周子书-地瓜社区微博、百度百科、北京社会建设网等消息)
FOR_lqq解读:
很明显,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交通环境,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所有这些现象的本质,我认为都是社会资源需求大过于供给所造成的,而社会资源向大城市倾斜造成这样的现象暂时无法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