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佩塞克:安倍经济学失败原因剖析
在最近访问东京期间,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向安倍晋三提出请求:日本已经深受通货紧缩的困扰,请您不要再荒唐到对这样的国家加税了。
实际上,保罗·克鲁格曼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只是解释了安倍经济学为何一败涂地,以及安倍团队如何依然坚持着在日本现阶段和未来都没有立足之地的教条,正在对这一失败的政策加上双倍的赌注。
一些媒体仍在将安倍经济学作为眼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来讨论,这是安倍卖力推销的结果。但骗局就是骗局。安倍经济学的首次真正破灭是在2014年4月,当时安倍政府将消费税从5%提高到8%。当然,解决日本庞大的公共债务非常重要,但这一举措扼杀了日本经济增长前景。然而,这一缺乏力度的举措尚不足以让安倍意识到,他需要更多地着眼大局,对政策进行调整。
令人惊讶的是,克鲁格曼和斯蒂格利茨竟然还得花时间向安倍教授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坚持要在明年将消费税提高两个百分点,只会促使日本企业进一步采取紧缩措施,从而压低工资涨幅。
各项政策治标不治本
这种开倒车的税收闹剧暴露了安倍经济学最大的缺陷:缺乏想象力。利用三支箭——货币宽松、财政刺激和放松国家对经济的监管——安倍团队希望鼓励现金充裕的企业为员工加薪。这样就能刺激消费,实现经济复苏、通货膨胀、更具创新精神的良性循环,让日本官员在步入七国集团会场时更加昂首阔步。
然而,日本政府旨在重获创新动力的计划缺乏创新。为了避免日本再次遭遇信用降级,为何不在不会遏制经济增长的领域增税呢?为何不将烟草税增至三倍,让日本不再成为吸烟者的天堂呢?征收斯蒂格利茨赞成的碳税怎么样?与此同时,增加遗产税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安倍经济学长期以来存在一种“思维纯粹”的问题。它寻求解决困扰日本的症状(通货紧缩压力)而不是根本的顽疾(对未来彻底缺乏信心)。这就是日本银行前所未有的印钞计划富裕了对冲基金、而不是日本家庭的原因。这是建立日本硅谷和掀起初创企业浪潮的承诺化为泡影的原因。这是除鸿海集团收购夏普公司外,其他外国企业没有冲向日本的原因。这也是在5月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上日本官员将更尴尬而不是自豪的原因。
安倍团队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安倍经济学的内容之一。正如去年5月22日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专栏文章中所写的:“无论你怎么说自由贸易的好处,大多数的好处都已经实现。”此外,他指出,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贸易协定并非真的关于贸易。一些本就很低的关税将取消,这份协定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知识产权——例如药品专利和电影版权——并改变企业间和国家间解决争端的方式。
该协议将加强索尼公司和丰田公司的收益,但如果他们缺乏信心,不愿加薪,那又有什么用呢?安倍应该降低所有贸易关税,而不是积压企业福利。
女性赋权只是装样子
安倍的骗局还表现在将女性推到主角的位置。在日本的男权社会,让1.26亿人口中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一半“发光”是一个重大话题。制定一个到2020年让女性占据30%管理职位的目标也是如此。糟糕的是,安倍并没有树立榜样。在他的内阁中,女性只占据少数位置。此外,关于女性占30%的白日梦,政府在这方面至少落后15年。在政府机构中,女性只占中层管理岗位的6%,高层管理岗位想都不要想。
尽管日本歧视女性的问题早在安倍之前就存在,但自1955年以来,他所在的自民党一直执政,中间只有短暂的中断。可以想到自民党并没有设法赋予女性权利。这种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生育意愿下降导致人口减少的问题。安倍的自民党始终不明白的是,对许多志向远大聪明女性来说,推迟生育是对希望她们留在家里操持家务的日本社会的一种抗议。
近日,一位母亲写的一篇题为《我找不到托儿所,日本要完蛋!》的博客文章将安倍置于不利地位。安倍政府最终匆忙采取措施,为女性提供基本保障来平衡家庭和事业。
为保全面子痛失良机
在安倍承诺提供“子女抚养支持”是新三支箭之一之际,关于国家债务的担忧重新排到前列,这意味着坚持在2017年增税的计划面临压力。但由于担心丢脸,安倍也不愿推迟增税。正如《每日新闻》最近的一篇社论所说:“如果安倍坚持当前事态不允许增税的话,那他就必须首先承认安倍经济学失败。”
真正的悲剧在于,安倍浪费了在国会中的绝对多数优势、在民众中的高支持率和难得的机会,如果他的团队在过去39个月里放松劳动力市场、简化创业手续、降低贸易壁垒、调整封闭的企业文化,那么经济增长可能会加快——让企业高管有更多空间提高员工工资,让评级机构相信日本政府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财政。
然而,重点却放在了向几乎25年没有增加收入的家庭增税。以丰田公司为例,他是安倍日元贬值政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在3月31日结束的财政年度中,该公司预计利润达两万亿日元左右,但该公司平均月薪却仅仅上调了1500日元。在2014年增税并放话要再次增税之后,日本眼下确切无疑正在制造信心危机。日本政府不需要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来解释安倍经济学为何失败,只要照照镜子一下就可以了。
(本文原文载于《日本时报》网站,《参考消息》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