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光环?3月CPI涨2.3% PPI环比2年来首现正值
受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影响,3月CPI同比再涨2.3%,但环比看猪肉、蔬菜价格已经开始下跌,说明喧嚣一个月来的通胀隐忧已经缓解。
另外,象征工业企业扩张程度的PPI数据来看,同比跌4.3%,已经连续第49月为负,但环比看跌幅继续在收窄。经济总体在微弱反弹。
国家统计局今天(4月11日)发布的2016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上涨2.3%;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4.3%。CPI连续5个月上行,PPI同比连续49个月下滑但降幅大幅收窄,环比2014年1月以来首次上涨。
CPI低于机构预测
2016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7.6%,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价格上涨1.9%。1-3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1%。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4%;食品价格下降1.8%,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0.6%,服务价格下降0.2%。
2016年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4.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下降5.2%。1-3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8%。
观察者网注意到,公布后的3月CPI数据比此前最低预测更低。此前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此前预测,食品价格周环比持平,蔬菜和猪肉进一步推高 CPI空间不大。预计 3 月CPI同比涨幅为2.4%,为国内机构中预测最低。
而交通银行、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瑞银中国等机构预测值稍高,为2.5%。预测最高的是银河证券分析师潘向东,其预测3月份CPI同比增速约为2.8%。
此前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涨幅重返“2时代”,也创下自2014年7月份以来新高。至今,CPI已经连续5个月上行。
猪肉再成上行推手
此前有业内人士认为,以猪肉价格为代表的食品价格是3月CPI上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3月21日~30日),猪肉后臀尖及五花肉分别上涨0.84元和0.78元,涨幅均超过2.5%。
据发改委监测,3月份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贸市场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0.2%,比生猪价格同比涨幅低35.1个百分点。发改委预计,今年中秋、国庆节前生猪价格将高位运行,生猪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预计9月份以后供求关系趋于宽松,明年春节后可能进入新一轮调整阶段。
7日,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上涨,总的看,是前三年价格长期低迷的反弹,具有恢复性和补偿性。因为养殖效益较好,规模场户补栏积极性开始恢复,有利于增加后期猪肉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尽管猪肉价格在高位运行,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但伴随着生猪出栏的逐步增加,猪肉价也将逐步企稳,暴涨的可能性不大。
除猪肉价格上涨以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7日透露,近期,蔬菜价格也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特别是叶菜、瓜菜、葱蒜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受天气因素影响。
徐高指出,近期通胀走高主要受蔬菜和猪肉价格上涨推动。历史经验显示蔬菜价格难以持续大幅上涨,结合相对疲弱的需求,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也有限。随着二、三季度基数效应的体现,通胀将在4月之后进入下行通道。
不过,从3月的数据看,猪肉和蔬菜价格已经出现-1.3%、-5.5%的环比下跌。
通缩比通胀更令人担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对3月CPI、PPI数据进行解读认为: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
她表示从环比看,3月份CPI环比下降0.4%,主要是受鲜活食品和部分服务项目价格回落的影响。春节过后鲜活食品价格有所回落,蛋、鲜菜、水产品、鲜果和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下降7.4%、5.5%、2.8%、2.0%和1.3%,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38个百分点。
她还指出,春节假日影响消退,飞机票和旅行社收费价格分别下降8.2%和5.5%,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1个百分点。
此外,务工人员陆续返城,春节期间涨价的部分服务价格有所回落,车辆修理与保养、美发、家政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下降5.8%、4.4%和3.3%,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4个百分点。
针对3月PPI环比由降转升,余秋梅指出本月环比变动有如下特点: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9%和2.3%,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4.4和2.2个百分点;二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止跌回升,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转为本月分别上涨9.9%、3.6%和0.9%;三是石油加工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3.7个百分点。
民生宏观管清友团队认为,中期来看,通缩比通胀更令人担忧,控通胀不是货币政策的核心,稳增长和防风险才是第一要务。一方面,本轮通胀上行源于鲜菜和猪肉的反季节上涨,近期已明显缓解,未来CPI将逐步回归基本面。
“从中长期基本面看,只要不发生大放水、大贬值或供给危机,中国就不会陷入持续滞胀。另一方面,CPI仍低于全年3%的目标,全年实现目标毫无问题,而且PPI仍在持续负增长,通缩相比于滞胀更值得担忧,央行不会因此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