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科多:霍金是个“营销大师”,用微博来中国圈钱?
霍金开通了微博,一下子有了300万粉丝。一天后他就在微博宣布“突破摄星”项目,在一代人的时间内,研发出一台“纳米飞行器”,并且通过光束把它推动到五分之一的光速,预计最快用20年抵达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俄罗斯富豪尤里·米尔纳是这一项目的投资人,他投资1亿美元,用于开发计算机芯片大小,并携带摄像头和通讯设备的“星际飞船”。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也加入了该计划的董事会。
俄罗斯富豪尤里·米尔纳是这一项目的投资人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指出,这个计划激动人心,但不能不让人怀疑霍金开通微博另有目的,因为该计划需要50亿美元以上的庞大资金,让人联想到霍金他们是来中国圈钱了。郑永春还表示,这是一项基础研究项目,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工程技术实现上,是一项大胆的冒险计划,成功的可能与失败的风险并存。
比如,一个可想而知的难点在于,激光源从遥远距离怎样才能一直瞄准这么小的“纳米飞行器”?又比如,飞行器离地球越来越远,激光提供的动能也会衰减,怎么办?而小小的“纳米飞行器”又用什么办法在到达目标后把信息传回地球?
霍金以科普著称,也是一个善于营销的人,常常利用媒体发表引起公众注意的言论。今天担心人类和外星人接触会有危险,明天警告人们不要利用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后天说人工智能可能造反。
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吴恩达都看不下去了,他指出,“人工智能毁灭人类论”就是“炒作”,在那些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专业人士看来,这项技术远远不值得担忧。人工智能学界普遍的共识是人工智能实际上还处于非常低智的阶段。目前绝大多数的系统(包括神乎其神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绝对还没有达到能够思考的程度。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被打脸,虽然疼,也属于正常。那么,这一次是营销炒作吗?
霍金的微博简介称,本微博由霍金团队以及社交媒体公司Stradella Road共同管理维护,落款SH的内容均来自于霍金教授本人。而这个Stradella Road正是一个营销公司,经常为好莱坞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做宣传,其中就包括《悲惨世界》和《被解救的姜戈》等大片,甚至还有《五十度灰》,你懂的。
这些公司都是他们的大客户
《五十度灰》也在其列
可见,怀疑霍金用微博来中国营销圈钱,绝不是空穴来风。
我们不要忘记,就在去年,霍金宣布了和此次“突破摄星”项目属于一个系列的“突破聆听”项目,启动外星生命搜寻,并誓言要找到答案。该行动将通过扫描宇宙的方式进行搜寻,历时十年,将耗费1亿美金。资助者同样是这位俄罗斯富豪尤里·米尔纳。
可是警告人类不要和外星人主动接触的不就是霍金吗?呵呵。
无可否认,以畅销书《时间简史》成名的霍金,确实为科普做出过贡献。但这位已经70多岁的老人,今天所能做的更多的只是一种姿态,或者说,我们看到的霍金,其实看的是他背后的团队利用他的形象在做什么。
有人说,霍金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诱惑了很多中二少年走上物理学的道路。一直以来,他的经历成为了励志故事的最高级版本,与纳什一样,科学家与疾病搏斗,被好莱坞拍成电影,塑造成英雄,冠以“美丽心灵”。如果有谁质疑霍金的一些具体观点,恐怕会显得有点“政治不正确”。
但科学本身与粉丝数量无关。霍金在科学上的成就到底有多大?是不是一些媒体宣传的那样,是牛顿和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如果要将在世的物理学家排个名次,霍金恐怕不能算顶级。
虽然公众的印象是霍金在研究宇宙,但如今专业的宇宙学研究论文里几乎不会出现霍金的名字。霍金被引用最多的工作可能是“贝肯斯坦-霍金熵”公式,也就是著名的霍金辐射,但很可惜,这个工作不是霍金先做出来的,霍金辐射原创思想是泽尔多维奇的,建立在贝肯斯坦发现的黑洞热力学熵基础上。
而由于其主要原创工作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被实验证明,霍金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注定是无缘。可以说,霍金在科学上的贡献和地位,远远不如他在公众面前的影响力。
媒体在报道科学家的时候,常常不是以科学本身的标准来评价。比如,在评价杨振宁的时候,就没有以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实际贡献为主。杨振宁最重要的工作——杨-米尔斯规范理论,比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宇称不守恒”还重要得多,可以说是近现代物理的基石,大统一理论的指路明灯。他显然比霍金更配得上一部叫《万物理论》的电影。不同于霍金局限在自己的领域,杨振宁至少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物理学领域做出十多项世界级贡献。说他是全世界在世的物理学家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也不为过。
“标准模型”的教科书给予杨振宁的工作的篇幅
王治郅曾说:“球星分三种:第一种是球迷觉得他超级棒,但真跟他过招的球员觉得一般的;第二种是球迷觉得他一般,但真跟他过招的球员认为他超级棒的;第三种是球迷和跟他过招的球员都认为他超级棒的。”如果说爱因斯坦是第三种,杨振宁是第二种,那么霍金可能就是第一种。
公众对杨振宁所关注的,不是他举足轻重的科学成就,而始终离不开对他没有尽早回国的诘难,他的婚姻生活,他和李政道的恩怨等等。正如大家对霍金的励志故事津津乐道,对霍金的科学成就反而并不了解。
以杨振宁为代表的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和以邓稼先为代表的归国知识分子都为今日的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杨振宁的学生张首晟自述,他年轻时想做弦论,结果被杨振宁劝退,被推荐到Schrieffer那里和文小刚合作研究凝聚态理论,最终提出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薛其坤的实验证实。
作为理论物理界的一代宗师,杨振宁对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极为精准的把握。尽管回国之后,杨振宁已经是一位老人,但不同于霍金现在仅仅是一个符号,杨振宁大力推动中国学界放弃高能物理,集中力量研究材料物理、凝聚态物理等更“务实”的学科,就是从科研战略上为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但相比之下,没有什么争议的霍金却吸引了更多中国粉丝与崇拜者,他展示的精神力量盖过了科学的光芒。除了频频上镜《星际迷航》、《生活大爆炸》等影视作品,利用社交媒体打造公众形象,霍金的营销实力也和他自己的幽默感分不开。
在2015年的一场学术论坛上,霍金讲完很多关于黑洞的硬知识之后,观众在问答环节上提问:“某乐队的成员离队让全球无数少女心碎不已,这件事会产生怎样的宇宙效应呢?”
霍金回答:“终于有人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啊!对于那些心碎的女生,我建议一门心思学好理论物理,因为也许某天多重宇宙就被证实真的存在了。”
对于习惯了八股文的中国科普界和传媒界,这实在是值得好好研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